老年患者膝关节外伤的诊治进展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田洋
[导读] 老年患者膝关节外伤的诊治进展

田洋
(乐业县同乐镇中心卫生院;广西百色533200)
   摘要:作为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膝关节承担着整个人的负重及下肢稳定性。膝关节外伤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患,其症状多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与肿胀等,严重影响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由于膝关节处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极易出现漏诊情况。所以在临床治疗时,疗效往往不佳。本文主要介绍了膝关节外伤的病因及临床症状,通过膝关节试验、X线片、CT检查、磁共振成像等影像检查方式明确该疾病的类型与严重程度,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法治疗、关节镜手术等,希望能为老年患者膝关节外伤的诊治提供较为有效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膝关节外伤;新进展;诊疗;老年患者
  膝关节对人行走、负重和调节下肢稳定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全身最容易发生损伤的关节。造成老年病人膝关节外伤的原因多种多样,车祸、剧烈运动与堕伤等均会导致患者膝关节外伤情况[1]。因老年患者骨关节老化,血液循环缓慢与膝关节活动不足等,加上膝关节功能和解剖结构较为复杂,老年患者康复能力下降,当老年患者发生膝关节外伤时,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伸屈功能受限等临床症状更为严重,需马上进行有效治疗,不然会造成受损关节组织和范围扩大,导致膝关节功能与结构紊乱,患者的治疗难度非常大[2]。随着我国近年来老年膝关节外伤患者不断增加,其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如果不能及时确诊与治疗,将会对老年病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后果[3]。因此,老年患者应及时确诊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对策。本文将结合老年患者膝关节外伤的临床诊疗新进展进行研究,详见于下文。
1. 膝关节外伤的病因及临床症状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屈戍关节,并且它不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关节。所以,膝关节韧带结构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与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虽然膝关节是一个屈戍关节,但在弯曲膝盖时,它也可以进行轻微的旋转与研磨[4]。传递载荷、负重、参与运动是膝关节的重要功能,可为腿部活动提供力偶。但膝关节的柔韧性不如髋关节,主要是屈伸运动,但由于其位于下肢中部,承受的力较大,易造成骨折与扭伤[5]。急性膝关节外伤常伴有皮下淤血、关节积液、膝关节周围肌肉痉挛、伸屈功能受限等。骨挫伤是其根本原因。骨挫伤主要指骨在紧张韧带牵引力、外力和邻近骨的碰撞作用下,超过骨小梁的承载范围,致使断裂情况,骨小梁断端未出现显著错位现象,骨髓内弥漫性或局限性水肿、出血与充血。膝关节半月板是一种纤维软骨,其成分主要为胶原组织,能有效减少邻近骨的碰撞,以及重力与外力对骨的影响[6]。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质,随着年龄增长,半月板可存在不同程度的弹力退变与减弱。若老年人发生跌倒,可增加膝关节股骨、胫骨关节面受力区的冲击力以及邻近骨的硬性碰撞,导致关节面下多处骨挫伤[7]。半月板弹性的减弱或退变,可导致膝关节的形成,维持半屈曲位,使髌韧带内侧与外侧关节出现间隙可触痛性隆起物[8]。使病人下肢不能完全伸展。长期可造成膝关节屈伸受限,膝关节僵硬和跛行,病人的跛行程度和膝关节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2.老年患者膝关节外伤的临床诊断
  临床通常采用简单的膝关节试验,来判断老年病人的膝关节损伤的基本情况,比如检置内翻外翻分离试验、侧方重力试验、膝关节夹枕试验、阿氏试验、膝关节麦氏试验等。对于软组织与骨关节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如X线片[9]。其主要采用X线片机对病人的膝关节与周围组织进行全面查扫,后生成影像学资料。但由于老年患者骨关节老化,韧带松弛、退化,膝关节稳定性差,造成关节骨的相对运动增加,这些不利因素造成关节面下骨质与韧带附着部位出现骨挫伤,单纯的X线检查很难发现这些问题[10]。可对老年膝关节外伤患者使用CT进行诊断,扫描范围从膝关节间隙上方到下方10cm左右,在数据收集完成后进行数据重建,将图像发送至工作站进行数据统计与数据分析,后由计算机显示扫描部位。CT检查可通过断层成像来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反应,该方式对于骨小梁断裂的诊断具有一定优势,但CT诊断对于膝关节外伤的分辨率较磁共振更低,区分与诊断膝关节外伤类型相对困难[11]。
  随着我国近年来医疗科技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进步,磁共振检查越来越广泛应用于膝关节疾病的检验中。MRI可通过空间编码来建立起人体图像,记录病人的空间分布情况,MRI扫描范围从膝关节间隙上方到下方10cm左右,扫描的主要方位包括冠状位与矢状位,后将扫描数据输入工作站,并进行图像重建处理。与CT检查相比,MRI能清晰区分膝关节骨、韧带、半月板与软组织,能够多方面成像,直观显示出患者韧带病变情况,准确率更高,MRI检查还具有无创性的优点,能准确区分创伤的类型和程度。陈张敏[12]等纳入了100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患者先后进行CT和磁共振成像诊断,并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有80例病人确诊为膝关节损伤,损伤类型中,韧带损伤20例、关节腔积液29例、骨折6例、半月板损伤25例,相比于CT诊断,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损伤的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和本研究类似,能够说明磁共振成像诊断老年患者膝关节外伤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3.老年患者膝关节外伤的临床治疗进展
  老年膝关节外伤患者的治疗需综合考虑,依据老年患者膝关节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对于损伤后膝关节不稳、下肢运动受限与全关节相继受累等,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对策。其治疗原则是筋骨并重,髋、膝关节同时治疗[13]。采用药物治疗方式,可修复膝关节受损组织,吸收炎症,缓解疼痛,达到抗炎作用,改善肌肉痉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采用手法治疗方式,可缓解关节压力,减轻疼痛感,恢复损伤膝关节的正常功能。理疗、药物治疗与局部热敷等均可促进膝关节损伤组织的修复,消除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外伤恢复。

若上述治疗膝关节疼痛顽固不愈或保守治疗疗效不明显,外伤严重的状况下,可考虑手术治疗[14]。
  近年来,微创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膝关节外伤应用最为广泛的微创术式为关节镜手术。该术式能够最小程度的损伤膝关节功能与结构,具有手术损伤小、不良事件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在关节镜下,可精确监测患者膝关节损伤部位情况,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主观功能恢复。由于关节镜治疗后恢复期短、可重复手术等优点,大部分膝关节外伤均可采用关节镜治疗。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外伤,一般遵循尽量保留半月板的原则,在关节镜下进行半月板移植,或在关节镜下将半月板全切转变为部分切除,尽可能修复受损的半月板。关节镜还可用于其他多种关节手术,如关节内骨折复位固定、交叉韧带损伤修复、退行性关节炎骨赘切除等。同时在关节镜辅助下,关节腔在手术过程中始终处于无菌状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细菌的感染几率。王志鹏[15]等纳入了74例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观察研究,观察组37例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对照组37例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2组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IKDC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优良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78.38%(P<0.05)。其结果和本研究类似,能够说明关节镜技术治疗老年患者膝关节外伤有较高价值。
 4.结论
  膝关节外伤在临床上较为多发,属于外伤性病症之一。造成老年病人膝关节外伤的原因多种多样,车祸、剧烈运动与堕伤等均会导致患者膝关节外伤情况。由于老年患者骨关节老化,韧带松弛、退化,膝关节稳定性差,发生膝关节外伤时,其症状多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与肿胀等,如果不能及时确诊与治疗,将会对老年病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严重。通过膝关节试验、CT检查、X线片、磁共振成像等影像检查方式明确该疾病的类型与严重程度,依据老年患者膝关节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对策,以筋骨并重,髋膝关节同时治疗为原则,根据具体症状进行综合治疗,采用理疗、药物治疗、局部热敷、关节镜手术等方式,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减轻疼痛感,消除局部炎症反应,控制病情进展,促进膝关节损伤组织的修复,进而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宋永攀. 关节镜微骨折术对老年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疗效[J]. 河南医学研究, 2019, 028(022):4064-4065.
[2]罗美杰, 董伟芹, 董胜莲,等. 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体重指数对关节症状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 040(003):632-634.
[3]徐鹏志, 郭思汝, 柳韦华. 退化性膝关节炎老年患者认知与应对的质性研究[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20, 041(006):410-412.
[4]朱永锋, 王建平, 王静瑞, 等.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 26(16):2336-2340.
[5]史宇涵. 研究全身振动训练对膝关节骨关节炎老年患者膝踝本体感觉以及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08):114-115.
[6]刘洁, 刘安, 陈世强. 肌骨超声在中老年退行性膝关节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J]. 实用骨科杂志, 2019, 25(04):26-28.
[7]Xiaotian Y , Hongchen H , Wenwen Y , et al. Effects of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rapy on Pain, Stiffness, Physic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s[J]. Physical Therapy,2019, 4(7):233-234.
[8]谢郁芳. 止血带不同使用策略在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对血浆D-D水平的影响[J]. 人人健康, 2018, 479(18):234-234.
[9]郭玉斌, 车传东, 苏玉霞, 等. 比较CT与MRI在膝关节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2019, 007(029):67,81.
[10]李雯, 刘宁, 白洪忠. 核磁共振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08):172-173.
[11]呼田晶. 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8, 006(012):170-171.
[12]陈张敏. 磁共振成像与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比[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002(010):190-191.
[13]赵宗振.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对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 033(003):230-232.
[14]邓铭锋, 车志新, 何松蓬, 等. 超声引导下连续收肌管阻滞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20, 049(004):586-590.
[15]王志鹏, 李育森.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对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 033(002):196-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