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琪
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者浪乡中心校 533411
摘要:少先队管理工作在小学阶段是比较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对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少先队管理工作包含的内容比较全面,德智体美劳都有涉及,是集多种教育形式为一体的工作。从当前我国少先队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其在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本篇文章结合相关经验教训对少先队管理工作进行了相关讨论,希望能够借助创新管理模式等方式促使少先队的管理工作变得更为顺利。
关键词:少先队;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地区特色
对于小学阶段的少先队工作而言,其中主要是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等为一体的重要形式之一。这一工作无论是对于小学学校教育而言还是学生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受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影响,我国小学阶段的少年先锋队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新课程标准以及理念的指引下,少先队的工作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对于各学科教学改革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目前少先队的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亟需相关人员进行完善整改。
一、少先队工作应当具有地区特色
我们都知道,对于小学阶段的少先队工作而言,无论是工作模式还是呈现形式都主要以活动为主。很多学者认为受地域文化差异等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少先队工作也应当有着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少先队工作应该有着不同的特色特点。从现如今来看,小学阶段的少先队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摒弃了属于其特有文化特色的部分,反而更加追求其他学校或者地区的活动内容。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少先队工作中丰富的活动需要以地区实际情况为主进行开展,这需要从事少先队工作的相关人员需要能够真正深入了解少先队工作的本质以及目标,重点针对活动内容与地区实际二者的结合进行深入讨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少先队工作模式能够推陈出新,拥有自己独特的风采。
二、注重少先队管理模式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少先队工作在管理模式方面应该也有所改变,将注意力多放在学生主体性上面。在新课程标准中,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需要重点抓住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对于新型少先队管理模式而言,应该以学生的主体性为重。
从传统的角度对少先队工作进行分析,其核心部分是中队干部处,它相当于管理的中心点,少先队中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需要由他们进行统一处理。从这一点来分析,这种模式对于少先队其他队员的参与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少先队管理模式也要彰显出创新性,这是现代教学与管理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的新鲜血液。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他们不能真正参与到少先队管理之中,那么少先队管理工作的民主性根本就无从谈起。因而在少先队管理工作中,为了能够刺激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应该采用干部轮换制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例如可以增强少先队员的自信心,多鼓励他们要勇于表现自己,主动参与值日班长的竞选等。在不断的激励中提升整个少先队的责任意识,不断使其品德得到完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维持少先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秘诀。为了便于队员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还可以设置一些投诉邮箱等,这样既能够为队员提供一个自由发表意见的端口,同时也能够使得很多问题得以凸显,便于问题得到更快、更好的解决。
三、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时代性
对于小学教育工作而言,少先队工作显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因此它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一点与小学教育培养目标有着较为一致的观点,同时也预示着社会后续发展的主趋势。少先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建设者以及接班人,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摇篮,我们应该重视这一工作的时代性的增强。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在少先队工作进展过程中,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很多地区的工作情况都是与社会发展不匹配的。例如很多地区所开展的活动仍然是之前老一辈的少先队工作者创造的活动内容,无论是从创新性还是时代性的角度来看,其特征都不明显。对于少先队而言,它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对少先队员各方面的锻炼,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对于从事少先队管理工作的人员而言,需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真实想法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在积累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为此管理者可以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等工具帮助学生寻找相关素材资源,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断努力。
总的来说,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少先队工作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这对于少先队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为不利的影响。对此身为新时期的少先队工作者应该立足于实际,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将少先队工作与社会、学校、学生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少先队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金燕.小学少先队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魅力中国,2015,(3).
[2]郭芳.学校少先队活动课常态化与有效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上旬,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