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成勇
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 四川 成都610200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是响应新课标的要求,体育教师要明确体育教育与品格教育之间的联系,认真研究两者的融合途径与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品格的优势,接着从教材特点、教师得体的言行以及组织教学过程等方面提出了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品格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品格教育;渗透策略;案列分析
小学体育是小学阶段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体育中渗透品格是国家教育部门一直以来对体育教师的要求,通过体育与品格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时候要明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针对学生实际,结合其情感意志、品质特征等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品格的优势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品格,主要的特点是把思想品德方面的教化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跟其他学科相比,品格与体育融合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作为学校开设年限比较长的学科之一,体育课程可以说是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伴随在学生左右。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中都离不开体育教育,在其中渗透品格教育也能保证品格教育的连续性。其次,学生的思想意识在口头上的表现不明显,一般都是表露在实际行动中。体育跟其他学科的一个不同点就是通过各种训练与活动进行教学,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言行举止,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品格教育,这样的实际效果明显,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企及的。再次,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具备一定的思想性特征,能够跟学生的意志、品质以及道德等联系在一起。
二、品格渗透的策略
(一)根据体育教材特点进行品格渗透
体育教材尤其独特之处,教材中有对教学目的、学生饮食与健康生活方式、奥运会以及全运会等知识的介绍,通过教材中的这些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为终身体育意识打基础。比如,教材中的耐力跑能够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力。由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比较多,很多学生都缺少体育锻炼,没有吃苦精神,教师要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再比如,跳跃、障碍跑等项目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不怕失败、不怕挫折的精神,培养顽强的性格品质。而球类项目教学过程中,结合其竞赛性以及集体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让他们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得体的教师言行渗透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良好的教师形象,让给学生从教师形象中观察教师的性格与气质。所以,教师要时刻保持教学热情,让学生看到其对体育教育事业的信心,充分体现体育教师健康与朝气的形象。教师通过言行来感染学生,通过文明、简练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明白礼仪在生活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
对于那些组织纪律比价差、不喜欢体育的学生,要给予耐心的帮助,杜绝讽刺语言的使用,更不能辱骂学生,要本着细心与认真的原则,蹲下身来与学生交流、谈心,让他们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当这些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要带领大家一起对其进行热情的鼓励,这样不但能够增强他们体育锻炼的信心,还能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促使学生的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
(三)组织教学过程的品格渗透
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课堂规范。这是为了保障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设立的,对于学生提出了一些要求,属于学校体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一个科学有效的班级规范表现在课堂纪律、考勤制度以及考核制度方面。通过班级规范的实施来严格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让给学生养成团队意识、遵守纪律以及服从组织安排的好品德。其次是课前准备。要上好一节体育课,备课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都要进行备课,备课就是制定教学目标,这是教师全面把握教学内容的体现,能够突出教学重点,也是一堂体育课成功的关键。要把课前场地布置的干干净净,体育器材摆放的井然有序,这样不但美观还能方便组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工作方法,还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器材使用与送还。这些步骤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开学到结课,都要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学生完成这些工作,让学生通过这些接受劳动教育。体育教师要告诉学生器材的使用方式与要注意的事项,结合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学会爱护学校公共财物。
三、具体案例分析
有一位年轻的老师在上一年级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时候,在课堂当中就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老师在组织学生列队的时,老是有几个学生站不好,还有的同学在给老师打小报告,说“谁谁谁,在说好,在乱动,带了什么不该带的东西”等,老师忙的焦头烂额,老师的情绪也上来了,就大声的呵斥学生,把几个捣乱的学生给粗暴的拉了出来,罚站、批评。在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和比赛时,有的学生就是要在起点线前起跑,脚超过了起点线,已经有学生在给老师反应了,然而老师在口头上说了一下过后,就没再注意了,后面又有学生在犯同样的错误,老师没有及时的纠正。不难看出,老师在对学生的组织和引导上面有所欠缺,我们对学生进行一个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出来,他们在幼儿园的学习就是比较开放的环境,到了一年级后,对纪律的自我约束不够,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对他们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榜样,让做的好的同学来展示,进行大力的表扬,可以有适当的奖励等,还可以用一些能引起他们注意力的话或者是物品,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在老师身上,都是有效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当学生在违反规则时,老师一定要严格的制止,并要讲清楚我们的游戏和比赛要求和规则,对违反要求的同学,一定要有合理的评判,这样才能树立学生正确的规则意识。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与品格教育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不但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能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因此,体育教师要认识到在体育教育中渗透品格教育的优势,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坚强的意志以及团结互助的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姚常德.关于现代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J].科技咨询导报,2014(21).
[2] 杜江.体育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师个性特征的作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3]徐名党.体育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创新[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