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2期   作者:陈猛
[导读] 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来创新、完善教育方案。
        陈猛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青杠坡小学 565100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来创新、完善教育方案。新课改要求提高小学生参与小学音乐教育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因此教师们逐步改善教学为小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使其融入课堂氛围中,并进一步加深对所学音乐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为之后的音乐学习奠定稳定的基础。游戏法是促进学生兴趣的提升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中笔者主要是针对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方法展开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现状;方法
        素质教育理念下,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小学生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与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引入游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自我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拥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学习都是非常有益的。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改变以往单一、传统的教育模式,而是要真正把音乐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音乐游戏教学中体验到快乐,进而激发小学生的音乐潜能。
        一、依托音乐游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新形势下教师们追求的一种目标,因此提出了很多教学策略。音乐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优美动听的音乐还能够带给人带来享受,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尝试依托音乐游戏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以此促进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在游戏中高效获取音乐知识。
        例如,在《铃儿响叮当》的教学中,音乐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把握住歌曲的节奏感,并且深化对歌曲和歌词中所传达的欢乐情绪,可以采取游戏法展开教学活动。所谓音乐游戏,其实就是即让学生进入游戏角色中,并分别表演节日氛围中家庭成员,并根据“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的节奏,分别用三角铁、小铃、双响筒表演出不同的动作,为强化全体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对节奏的把握。当学生通过游戏表演到“铃儿响叮当”一节时,音乐教师还可以一起用拍手的方式进行打节奏,进而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其主动地去探究音乐节奏的积极性。
        二、结合音准训练游戏提升学生音乐技能
        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音准训练游戏来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音乐理论知识。音准训练一直是小学生不喜欢、不擅长甚至常常排斥的音乐教育内容之一。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难度较大的音准训练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挑战。

鉴于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把音准训练和音乐游戏有效联系到一起,争取将抽象的音准和趣味的游戏活动合二为一,最终提高音乐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把音阶用小黑狗爬楼梯来表示、把小跳音阶用小猫蹦蹦跳跳来表示,通过比喻、实物形容来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通过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动物、事物来讲解音乐知识概念。其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音准练习的时候去想象以上场景,这样让音准练习更为趣味化,提升学生对于音阶的感知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音乐游戏活动中,需要时刻监督学生的安全问题,让学生在一个安全、愉快的氛围中开展音乐游戏活动,感受到学习音乐知识的快乐与实用性。
        三、借助竞争性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好胜心是每位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普遍心理表现,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此心理特点适当地组织一些竞争性质的游戏活动,以此促进学生在课堂中好胜心进一步提升的同时,学习欲望也逐步升高,进而逐渐进入音乐学习状态,和教师一起去探索音乐的魅力。
        比如,在唱歌的部分,首先给学生播放歌曲的音频,让学生结合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试着给这首歌起一个名字。进而选出最为贴切的歌曲名字,为该生小小的奖励,其他学生也会很快地开始聆听歌曲,发展思维,会起出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曲名。这样以竞争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给歌曲起名的游戏活动,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级的学生表现出来的身心特点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低年段、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好胜心不同,因此教师们要结合每个层次的学习心理进行教学创新和改进,合理地采取竞争性游戏深化音乐教学活动,进而促使他们在好胜心的带领下,学习主动性和效率进一步升高。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引入游戏教学,充分展现出游戏教学的育人功能,在音乐游戏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维持课堂秩序,不要让音乐游戏课堂成为学生休闲、娱乐的场所,而是要真正把音乐知识与游戏活动融合在一起,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同时,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音乐学习需求来选择游戏素材,最大程度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毅.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游戏的积极作用与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157+159.
        [2]彭宪发.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4(13):127-128.
        [3]胡琴. 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教育, 2016, 000(007):P.36-36.
        [4]王丽丽. 巧用音乐游戏 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儿童音乐, 2016(2):7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