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2期   作者:杨玉敏
[导读] 本文将主要研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杨玉敏
        西昌市第七中学  615003
        摘要: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也是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关键期,此阶段的学生本身独立意识就很强,历史教师若是能够按照新课标要求的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然会有很大的提升,这样也能够促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基于此,本文将主要研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引言
        在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历史这门学科在中考的分数占比不高,因此很多教师在相关的学科教学中都是采取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对应的学科学习活动中也只是被动跟着教师的教学指挥棒前行,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都未能得到切实培养。对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尝试设计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萌发。
1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长久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教师教给学生知识,学生通过教师传授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被忽视,导致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思维受到限制,很难用自我的历史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再加上应试考试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教材内容几乎都是考试范围内的内容,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至对教材内容中的知识都一知半解。学生对历史教材进行预习时,虽然能明白文字表达的简单意思,但并不能完全掌握其内涵,将历史知识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过段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活动时,广大历史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开展教学活动。
2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对教学内容产生疑问,才会使学生有思考的过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甚少,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产生一些与教师当堂教学内容无关的疑问,提出疑惑。教师此时扮演的是一个“益友”的角色,让学生在班级同学面前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经历提出疑问、分析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有疑问,才有可能具备创新意识,具备创新意识是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例如,对两次鸦片战争进行教学,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并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寻找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课上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启互问互答。

提问的学生会对将要提出什么问题进行思考,作答的学生也会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并对现有的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下开展学习活动,会对历史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2营造和谐氛围,落实主体地位
        从某些方面来说,历史本身是一个比较单调、枯燥的学科,很多学生对历史并不感兴趣。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师要善于创造情境,营造轻松的历史学习氛围,为初中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创造课堂情境,如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通过大屏幕播放历史纪录片,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情感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其次,可以组织历史事件的表演活动,将初中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作为表演的剧本,学生自主设计表演剧情、台词、服装,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做出个性化的评价,表演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掌握会更透彻。再次,历史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到博物馆或者红色教育基地去参观学习,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初中生的可持续发展。参观以后,要求学生写一份参观感受,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为深入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2.3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除了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外,初中历史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的方式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的好胜心与不服输的性格特点,组织一些竞赛类的教学活动,像是根据历史教学内容中的一些争议点,然后让给学生根据争议点开展一个辩论赛,以《北宋的政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就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一下北宋的发展情况,然后在教学时以“你认为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对国家发展有利之处多还是有害之处多?”让学生以此为辩题分为两派,由教师作为裁判然后让学生进行辩论,为了维护辩论的秩序教师还要制定一些辩论规则,像是有人发言时其他人不得打断其发言,采取正方反方轮换表达规则,保证各方发言代表都能够拥有公平的发言机会等。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一日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针对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个部分让学生利用自己课前预习的成果来充当教师的角色,为其他学生进行此部分的授课,这样学生就能够产生极大的课堂参与感,这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良好的途径。
结束语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观念,制订与当前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相结合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创新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大胆地展开思考,勇于展示自我,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素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探[J].新课程,2010(9).
[2]沐春美.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2013(10).
[3]苑晓婷.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探[J].中华少年,2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