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视角下的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营造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李娜
[导读] 摘要:随着地区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为拓宽经济增长渠道,各类特色小镇应运而生。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106
        摘要:随着地区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为拓宽经济增长渠道,各类特色小镇应运而生。其中,文旅特色小镇主要就是依托于当地特色条件与人为环境,营造出更加舒适的旅游氛围,吸引大批游客观光。因此基于地域视角,打造出良好的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尤为重要。针对此,本文以文旅特色小镇概念为切入点,提出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营造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域视角;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营造
        前言:从过去几十年的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可知,文旅特色小镇在城镇化建设中占据的比重日渐增大,影响范围更广。但由于缺乏丰富经验与先进理念,导致在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规划过程中存在本土资源价值未充分挖掘,定位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因此为充分发挥出建设文旅特色小镇在提升当地经济增长水平中的重要作用,需要结合地域特征,对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进行不断优化。
        1概述地域视角下的文旅特色小镇
        1.1文旅特色小镇发展历程
        文旅特色小镇诞生于富有地域特征的古城古镇中,主要就是依靠当地资源、接纳外来游客为支柱产业,代表地点为乌镇、平遥古城等。随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文旅特色小镇实现了产业升级目标,出现具有居住功能的风情社区特色小镇种类[1]。因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针对文旅特色小镇发展颁布了系列明文规定,使当前文旅特色小镇具有较为完整的开发体系。
        1.2文旅特色小镇种类
        文旅特色小镇就是以旅游驱动为主,依靠特定旅游优势与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吸引力,促进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在文旅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应当深入挖掘地域特征,如人文生态、形态业态等,基于因地制宜原则,挖掘出本地资源内涵价值,催生出更具辨识度的产业模式与风貌特色。依照文旅特色小镇依托地域优势种类不同,可分为自然资源主导的文旅特色小镇、历史文化资源主导的文旅特色小镇、特色旅游商品主导的旅游特色小镇、饮食餐饮住宿服务为主导的文理特色小镇等种类。
        2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营造问题
        2.1小镇建筑风貌片面化定位严重
        现阶段文旅特色小镇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部分小镇规划建筑风貌期间的定位并不清晰,存在盲目抄袭及仿造等现象,导致建筑风貌定位同质化严重,无法切实发挥出建设文旅特色小镇工作的积极作用。
        2.2小镇建筑风貌特色资源为充分挖掘
        在部分文旅特色小镇营造建筑风貌过程中,没有深入挖掘本土资源优势,建筑风貌与实际环境相互脱离,导致小镇旅游市场竞争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生活质量[2]。同时,建筑风貌营造期间没有充分重视小镇文化内涵,建筑风格与本体资源的兼容性差,难以激发起旅游者兴趣。
        2.3小镇建筑风貌发展规划亟待完善
        在营造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过程中,风貌发展规划工作需要切实把握产业结构,使旅游产业能够与自然生态、人文背景结合在一起。但由于缺乏先进的建筑风貌发展规划理念,导致规划内容编制形式较为单一,在建筑风貌整体把控等方面没有突出地域特色。

部分地区建筑规划还存在规划重复、侧重点不清晰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文旅特色小镇建设各类资源。
        3地域视角下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营造具体对策
        3.1明确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营造要求
        在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营造过程中,需要细致分析建筑风貌物质属性层次要求。结合当地地貌特征,确保此些特征能够在建筑规划布局与形态设计等方面得到回应[3]。举例而言,在当地地质风貌以山区为主的情况下,整体建筑风格需要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确保建筑形态能够与当地地形地貌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不仅如此,小镇建筑风貌营造过程中,还需要最大限度控制建造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形式与自然资源间的适用性。
        营造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还需要细致分析气候条件特征。由于不同地区的日照、温度、主导风向等气候条件不同,所需营造出的建筑风貌也应随之不断优化。具体而言,具体日照条件、主导风向会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建筑疏密程度、建筑组合形式;温湿度条件也会影响到建筑形态,使建筑墙体厚度,窗口面积大小形态不一。
        3.2注重划分文旅特色小镇建筑功能空间
        在营造文旅特色小镇建筑空间风貌过程中,需要确保建筑整体风格与功能空间属性存在密切关联,使建筑风貌的开放性等方面呈现出较大差异。举例而言,在文旅特色小镇商业区建筑与公共空间建筑风格营造过程中,由于此建筑需具有引入大量人流的功能,开放性较强,因此可以设置较为丰富的建筑周边附属设施,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空间体验[4];在一些传统居住建筑中,建筑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私密性,因此在营造建筑风貌期间,需要使建筑整体风格更加稳重,使建筑功能与地域人文历史文化更加协调。
        3.3深入挖掘当地民俗风情价值
        由于不同地域发展历程、自然资源种类不同,所形成的民俗风情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农耕文化、饮食文化作用下,建筑风格的塑造也应体现民俗习惯特征。例如,在当地经常会举办一些庙会等地方活动时,建筑形态需满足小商铺经营需求;在当地具有很浓重的戏曲民俗文化情况下,整体建筑风格也需与古戏台形式及功能方向靠拢。通过将民俗风情作为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格营造重点,确保建筑风貌能够最大限度承载民俗活动,体现出当地人文风情,具备更加显著的旅游竞争力。要求在建筑风格塑造过程中,以继承及发扬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为主,使当地人能够更好肩负起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职责。
        4、总结
        总而言之,各地域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特征不同,适用于的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存在较大差异。为从根本上提升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营造效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文旅特色小镇特征,不断优化重建筑风貌宏观及微观上的规划方案,确保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营造工作能够深入挖掘当地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1]孟思. 特色小镇的内涵延伸及空间建构策略探析[D].苏州科技大学,2017.
        [2]孙文浩. 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策略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20.
        [3]张震方. 基于旅游发展的云南特色小镇民族文化应用研究——以大理喜洲古镇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20.
        [4]梁珂. 采煤沉陷水域构建漂浮特色小镇景观形态规划研究——以淮南潘谢矿区为例[D].中国矿业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