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区线损异常成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倪静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倪静 陈旭东
[导读] 摘要:台区线损管理是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低压线路特有的技术状况和用户用电的多样性决定了低压线损成因的错综复杂。
        国网射阳县供电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  224300
        摘要:台区线损管理是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低压线路特有的技术状况和用户用电的多样性决定了低压线损成因的错综复杂。针对线损管理实践中常见的台区线损率异常现象,着重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台区线损异常成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引言
        台区线损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是很苦恼的一项问题,由于台区供电的特殊性,其低压线损率一直都很高,对供电设备运行带来较大的影响,如果这一问题不及时控制住,将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导致台区线损的因素有很多,台区工作人员要找出线损问题的成因,从根源去遏止线损问题,才能使台区线损率降下来,才能让台区供电情况趋于正常。
        1.相邻台区线损率的互补现象
        1.1原因分析
        这种现象主要是在台区进行技改之后才发生的,通常都是发生在新增变压器或者撤销公用变压器上。首先表现在配变台区对变电器和户表之间不清晰的关系上,城镇台区在铺设低压线路的时候通常都是将其埋在地下,线路的走向是非常隐秘的,老台区原有的电缆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挂上标示牌,或者没有对标识牌进行更新,这时候要是有新增的公用变压器,其分表要是想变更台区,就会因为原有的电缆没有标识清晰或者因为原始资料没有明确记载,导致配电变压器和用电户表之间不能正确区分隶属关系。其次表现在营销系统没有对实际的变电器和户表所变动的情况进行信息更新工作,这样就会出现营销系统中所记录的变电器和户表资料对不上实际的情况,统计线损率的时候偏差也会较大。
        1.2解决方法
        面对台区线损异常的情况,应该及时做好变电器和户表之间的检查工作和核对工作。首先要在营销系统中去核对电缆的原始资料好弹去用户的各项信心;其次要做好线损的技术采样工作,并进行仔细核对;最后,要根据实际的采样结果,更新营销系统中原有的用户信息。如果台区现场的变电器和户表情况不够明确,而且电缆线路没有明确的走向,那么可以利用用户识别仪对变压器进行逐户核对工作,这样能将老的配变台区变电器和户表遗留下来的不准确信息给解决好。要是没有用户识别仪,可以依据地下线缆的标识牌或者线路的走向对变电器和户表进行逐一排查,如果需要的话还能采取拉电的方法进行识别。等到核对工作结束之后,要及时地在营销系统中进行录入,并将台区资料管理工作给做好,不能再有误差。
        2.同一台区内线率的变化过大
        2.1原因分析
        如果这种现象在台区出现,则说明抄表质量不高。有的抄表人员会为了减少工作强度不在规定时间内去现场进行抄表工作,一般都是找人代替抄表或者直接估抄,还有的抄表人员是到现场抄表了,但是也会有错抄、漏抄等情况,甚至频繁出现人情抄表的情况。除了这个之外,还有能够引起抄表误差大的原因就是抄表顺序不一致、数据录入时出现差错,以及公用变压器的低压侧总表没有和它相对应的分表抄表时间进同步进行。如果台区低压电网和用户用电情况都没有什么变动的前提下,综合比对台区低压侧总表所统计处理的数据,在确定总表和计量数据都没有任何问题和误差的话,那么导致线损的主要原因就是抄表工作不到位所引起的。
        2.2解决方法
        首先要对台区内的抄表工作进行考核,要保证台区范围内的所有分表,在抄表的时候都能达到见面抄表的原则;并对各个分表所抄表的数据进行核对,看存不存在用电变化大的用户,保证抄表的时候不会有漏抄、估抄等现象出现;还要对营销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复核,将错误录入等现象都改掉。其次要对抄表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教育培训,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并开展技能培训,将它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提升上来,使抄表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最后,有效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去监控低压负荷情况,并将营销系统的综合分析能力予以完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对台区的抄表工作进行远程炒作,以降低人为误差的影响。


        3.台区线损率在短时间内变化过大
        台区内原线损率长期正常稳定,但在短时间内线损率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随后较长时期内又在某一值附近排徊。
        3.1原因分析
        除“变与户”不对应和抄表质量低下引起因素外,引发短时间内线损率较大幅度升高或下降的原因还很多。常见因素有:季节性用电及临时用电、追补电量、用户窃电、公用台变总表与分表及TA错误接线或故障、表计及更换后当月用电量没有进入台区线损报表统计等。实际工作中以公用变压器低压总表、错误接线或故障造成计量不正确的原因最常见。在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因负荷上升TA配置欠合理而引发计量失准。
        3.2解决方法
        出现此类异常现象后,应根据线损率的具体变化趋向分别查找原因。若线损率大幅增加,应检查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否有临时性、紧急性用电电量未计入台区;其次是否存在窃电现象;再次抄表是否到位;最后台区内用户供电线路三相是否平衡。若线损率大幅下降,应检查是否有临时性追补电量及囤积电量进入。上述因素检查无误排除后,可根据“随后较长时期排徊在某一值附近”的现象,重点检查公用台变总表和用户的表计与TA运行情况,有无存在表计、TA接线错误和故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表计、TA轮换后的二、三个月内会引起台区线损较大幅度波动,通常表计全部轮换约一个月后,台区线损才能恢复稳定。这类正常原因的线损波动有别于其它因素的线损波动,在查找线损原因时应仔细鉴别。
        4.台区线损率偏高,功率因素偏低
        4.1原因分析
        由于认识和管理体制的历史原因所限,低压无功管理相对呈粗放状态,忽视台区无功补偿和无功就地平衡,因线路无功功率过大所引起的高损耗问题相当突出,就浙江金东电网而言:2008年400 V低压配电网的损耗占全网损耗的43.05 %。电工理论和用电实践均已证明提高功率因数会产生很好的降损效果。
        4.2解决方法
        从技术降损的角度适宜采用低压无功就地平衡降损法。具体可通过:①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安装电容器进行补偿;②在低压线路中点或负荷集中之处集中安装电容器进行补偿;③对电动机就地补偿(随机补偿)。综合对比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可操作性,又以电动机就地补偿方案最简单易行,有最佳的无功就地平衡效果,降损作用最明显,且不易发生过补偿现象。
        若进一步提高无功管理实效,目前阶段仍需大力倡导、宣传全网无功优化的思想与技术方法,相关人员应正确认识到无功管理在降损中所发挥的作用,根据农网改造的新情况、新特点,制定并实行更严格的无功管理标准。除对100 kVA及以上专变全部实行功率因数考核外,更应从政策上鼓励、财力上扶持低压动力用户无功就地补偿,尤其是全力支持动力负荷处在线路末端且线路较长的用户,台区内的所有动力用户原则上要求就地安装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加强电网科技监管力度,密切关注台区无功补偿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各种补偿措施,尽量避免出现无功过度补偿或欠补偿现象。
        结语
        台区线损现象多变,成因复杂,实际线损通常由多个增损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综合治理台区线损更需各相关部门全力合作。在当前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下,线损管理人员更应该坚持不懈地做好台区的线损分析工作,将技术降损与管理降损紧密结合,积极发挥人的能动性,充分运用科技的力量,以创新的姿态解决台区线损中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施文,李牧.台区线损异常成因分析及解决方法[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0)
        [2]蒋仲俊.浅议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J].神州,2012(2).
        [3]方荣.浅议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J].科技风,20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