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在高静水位下的护岸设计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许昊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和进步,各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好,与由于自然的不可抗性引发的灾害频发,江河崩岸险情发生的概率较之前相比大幅度提高。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天津分局  天津市  300380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和进步,各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好,与由于自然的不可抗性引发的灾害频发,江河崩岸险情发生的概率较之前相比大幅度提高。因此,提高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的建造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工程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堤防护岸工程是水利工程的相关防护体系中的重要施工环节,在保证了我国水利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上,也确保了两岸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关键词:堤防工程;高静水位下;护岸设计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本安全保障设施,利用堤防来对河流与湖泊水形成有效的约束和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洪水出现的频率,从而控制住洪水对河流附近居民的危害性,为我国社会正常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在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占用了水利工程大部分资金,为了确保堤防能够起到应有的效果与作用,河道堤防工程中具备着墙式护岸、坡式护岸及坝式护岸三种保护洪水河流对河道堤防造成的损害。
        1河道堤防护岸施工的原则
        首先,任何河道堤防护岸的工作,都需要切实符合国家、政府所出台的最新规律与要求,尤其是在部分灰色区域或争议性的指标上,必须切实依据更为严苛的要求去完善,切忌出现任何模棱两可、不够完善的内容出现,做到在现有的资源和基础上创造最大的价值,从根本上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其次,在进行工作作业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可持续化发展的原则,除开恶劣天气等不可逆转的特殊因素以外,河道堤防护岸的工作应当不间断进行。从本质上来看,河道堤防护岸是一项特殊性较强的工作,一旦出现中途中断的情况,极易导致过往的成果出现变化,造成不小的安全风险。
        2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相关的问题
        2.1安全风险高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堤防护岸工程施工的环节较多,涉及的人员多。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安全事故。例如,在堤防施工中,对于结构施工质量不满足工程要求,存在结构性裂缝,可能会导致后期发生洪涝危险。因此,对于河道堤防护岸施工,其安全风险相对较高。
        2.2管理制度不健全
        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经验可知,目前工程施工中对工程重视不够,未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管控制度,导致一些工程施工过程总存在诸多的问题,不仅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进度,且还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导致工程施工存在安全隐患。
        3河道堤防护岸技术分析
        3.1坡式护岸技术
        在进行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过程中,是将岸坡、岸脚位置处将覆盖一层抗冲材料,而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即为坡式护岸技术,采用该技术的最为重要原因在于,不会对原有河床产生负面影响。护脚工程是坡式护岸技术的关键,同时也处于护岸工程的根基位置,护脚是否稳固,对于护岸工程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想做好护脚工程,首先必须要有较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保证建筑材料不仅可以有效的抵御水流的冲刷和磨损,还应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对于河床的变形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此外,由于护岸工作主要是在水下完成的,所以相关的设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水下防腐性。而在河床的枯水期,可采用抛石护脚的方式完成河道护岸工作。为了保证施工的效果,需要严格依据施工工序推进,通常情况下是自上游往下游进行,由点及面、由远而近,保持均匀的节奏完成工作。与此同时,沉枕护脚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类河道堤防护岸工作中的护脚技术,其施工的工序如下:先采用芦苇在内的水生植物,捆扎成一个具体的梢把,放置在石头堆叠的块上,使用铅丝捆扎完整,在整个装置的两段放在两块体积较大的石块,保证无布袋渗出。通常情况下,该装置只需要覆盖一层即可,遇到坡道相对较抖,则可将适度设计为双层或三层。要预先了解好河床的枯水期,将装置置于枯水位下半米的位置,并在上方再额外添加一定的重量物质,保持稳定性。


        3.2墙式护岸
        顾名思义,所谓的墙式护岸的工作,即为工程中为堤岸修筑起一道竖直方向上的挡墙,此类护岸技术在沿海区域以及城区内部的河流中,运用相对较为广泛,尤其是在河道相对较为狭窄的区域,亦或是容易受到地形条件限制的河流,该方案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扶壁式挡墙、重力式挡墙以及悬臂式挡墙。通常情况下,为了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工程量,采用直立式的挡墙是最为广泛,从而降低护岸的断面,但其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在于稳定性更契合采用这样的方法,工程队切忌凭借自己的经验主义盲目选择不适当的方式,确保要将每一个墙体在整个堤岸护脚插入的深度。
        3.3坝式护岸
        目前坝式护岸运用最为广泛的两类技术,即丁坝和顺坝两类,该技术的使用是预防岸边的边坡装置长期被河流和水流冲刷,故而提前将其推离。目前坝式护岸的发展已经相对较为完善,运用最多的即为丁坝护岸的方式,该方式具备良好的重点性和间断性的特点,能够适应各个类型的河段。然而部分河道堤岸施工的高度严重不足,使得防护的效果较为薄弱,反而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建议在堤岸高度的提升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首先,分析河道堤防护岸施工现有的一些隐患和河流的流量情况,针对既往10年以内的变化和洪涝灾害情况做出研究,分析未来10年-15年可能出现的变化,合理对堤岸的高度做出提升。其次,在进行高度上的调整时候,还需要充分考虑下述的问题,例如河道自身是否足够稳定、坚固,整个河道的生态系统是否会因为制造了堤坝而发生改变,能否带动周边的居民得到有效的发展,都需要施工部门具体展开考察。
        3.4其他方法
        还有包括土工布法以及播草籽法等几个具体的方法,前者主要通过不同规格、不同尺寸的土工布缝接起来,而后者则预先做好植物的播种,通过纯天然的生物防治方法,将堤岸整体保护起来。尽管我国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河道堤防护岸工作中其难度仍然不低,为了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减少日后的修缮作业,需要在混凝土结构上施加更多的支持。首先,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确保整个河道的生态体系完全平衡。其次,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分析过程之中,可采用现代化的BIM技术进行模拟与分析,通过模块化的方式进行推演和计算,确保最终的效果最佳,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4堤防护岸施工管理
        由于堤防护岸工程施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中落实施工管理,依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从而确保施工管理能够顺利进行,充分发挥保障工程质量的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①建立起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并且在施工中不断完善,提高管理效率;②要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施工全环节中,明确岗位职责,保证管理的有效性;③要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对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监督,确保管理能够真正保障施工质量。落实施工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施工技术的完善。确保施工高质量顺利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把控,针对关键环节的施工工艺,需要经过工艺比选,确定最佳的施工工艺,保障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堤坝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洪涝灾害。
        参考文献
        [1]张哲.水库移民安置过程中垫高防护工程探索[J].东北水利水电,2019(10):54-56.
        [2]汤卫字,蒋建东,朱丽江.亭子口库区农田防护工程低地垫高方案研究[J].水利水电快报,2019(02):36-39.
        [3]孙增春.库区深水桩基础施工平台的安全性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9.
        [4]陈婧.水库工程边坡加固设计研究--以重庆市南岸经开区长江防洪护岸整治工程为例[J].建材与装饰,2020(28):279-280.
        [5]任建营.漳泽水库库区护岸工程设计研究[J].山西水利,2020(06):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