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产业技术创新推广中心(市产业技术研究院)
摘要:科学技术统计是相关的科学技术部门对一个国家的规模和结构进行全方位测量,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调查和认识研究对象的工作。宏观统计的来源是基础科学技术统计,科学技术统计是统计学的重要分支,是统计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国家和基层领导干部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统计的重视,打好基础科学技术统计的基础。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科技统计工作。
关键词:科技统计;共性问题;优化措施
引言
质量第一是基本统计工作的重要意识,提高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是统计工作的必要条件。面对繁重的统计工作,需要所有从事统计工作的同志共同努力,顺应当前形势,了解现状的不足,坚定自信,积极进取,建立高质量、全方位的科技统计体系,使基础科学统计在社会生产、社会管理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
一、科技统计概述
科学和技术统计侧重于科学和技术活动,组织、定量计算和分析通过统计方法收集的与科学和技术活动有关的数据,以统计报告和国家统计研究所报告的形式反映科学和技术活动的规模、结构和分布情况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符合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科技统计结果也成为审查和评价科研工作的重要指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统计工作在促进科研人员科技管理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技术统计是科学管理部门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的基础,也是科学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技活动的主要力量,科研机构的统计覆盖面和数据量越来越大,统计要求也不断增加。科学研究机构的科技统计指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科技投资、科技活动和科技成果。科技投资主要包括金融投资、劳动力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反映了科研机构的研发努力和对科研的重视。其中,财政投资是衡量科研人员科研创新规模和范围的核心指标。科学和技术活动通过关于各种科学研究项目的资金来源、类型和资金投入的统计数据,反映了科学研究机构的科技活动水平、创新程度和学术交流。科技成果主要包括申请和批准的专利数量、技术转让合同数量、进口转让、各级科技奖励措施、文件和图书出版。体现科学研究机构开展科技活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衡量科学研究机构科技水平和科技效益的重要指标。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院科技统计在科学研究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许多科技统计已成为高等科技部门审批科研项目和支付项目资金的重要参考。
二、存在的问题
1、基层科技统计工作人员变动频繁对统计工作产生不良影响。统计工作中连续性对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工作十分重要,但大多数县区级科技统计人员都是兼职科技统计工作,由于工作调整等诸多原因使负责科技统计工作的人员变动频繁。新接手工作的人员需要从头了解统计常识、工作流程、相关概念、统计范畴、参考指标等等相关内容,影响工作进度和数据质量。而且他们不了解统计对象的历史沿革,不掌握历年相关数据、规律和变化原因很难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2、基层科技统计工作人员缺少专业的统计知识培训学习。由于经费、师资等问题很难对基层科技统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只能通过会议、文件、PPT等方式进行简单的学习,从而影响科技统计工作的质量。
3、基层科技统计人员在工作中很难做到应统尽统。①虽然近几年大众的法律意识增强,《统计法》渐入人心,但科技统计人员不是统计部门工作人员,在向统计对象要求填报数据的时候,被统计单位不认可科技统计人员的身份及科技统计工作的合法性,不认为科技统计在《统计法》保护的范围内,使科技统计数据收集工作进行困难。②由于科技统计体系的完善,填报数据内容增多,勾稽关系、平衡关系要求增加,提高了填报难度,使有些统计对象产生畏难情绪而放弃填报。有些数据是涉及到填报单位的财务信息,税务信息,人员工资信息,这对需要对这些信息保密的统计对象产生影响,(例如上市公司需要在一定时限内对财务信息等保密),从而不能填报科技统计数据。③这些年个人隐私意识增强,很多单位及个人不愿意填报人员工资等信息。由于科技统计的经费较少,对统计对象不能起到激励作用,统计对象没有填报的意愿,从而做不到应统尽统。
三、解决科技统计工作的对策
科技统计工作存在问题和矛盾,主要受到主观和客观原因的影响。主观原因是统计理论滞后,难以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要。统计组不稳定,质量差。政府资金不足,对科技统计工作重视不够。客观原因是我国在法治基础上权力不足。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和矛盾,利用科学体系和方法推进基础科技统计改革。
1、认真宣传、贯彻执行统计法,依法治统、依法兴统
通过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手段加强科技统计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公众对科技统计的认识,让大众了解科技统计工作也是统计工作的一部分受《统计法》保护。举办讲座、报告等,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科技统计意识的宣传教育。完善立法,加强执法机构建设,有序实施,依法保障科技统计工作的进行。
2、加强科技统计队伍建设,设立专职科技统计人员,改变兼职人员流动性大,专业性不强的情况。举办培训班或研讨会,组织科技统计人员进行系统学习,尤其是基层科技统计人员,从而建立高素质、稳定的专业科技统计队伍。
3、完善科技统计指标体系,改善填报系统操作难度,使统计对象的填报工作更加容易进行,从而提高科技统计数据的质量。注意历年数据保存,提高科技统计数据利用效率。使科技统计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
4、增加激励机制,使统计对象有意愿参加科技统计填报工作。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以及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科技统计经费投入少。没有对被统计对象产生激励作用。而科技统计工作又涉及内容多、操作程序复杂,填报工作有一定难度,导致被统计对象没有参与科技统计工作的积极性。
5、合理设计填报流程及填报项,减少被统计对象的工作难度。在数据项设置和逻辑关系、勾稽关系设计上尽量合理,考虑统计对象的各种实际情况,避免发生因为勾稽关系限制、上市公司保密制度等原因无法完成填报的情况。
6、 建立数据抽查机制
监测和检查是确保客观和真实统计数据的有效手段。在科技统计最后报告前,应安排专家提取一些数据,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修订统计评估和分析报告。奖励成功完成科技统计的单位,向不认真对待科技统计工作的单位通报批评意见,在资源配置、高企身份认定等方面予以减分。
7、在互联网+政务的大趋势下,科技统计工作应从软件设计开始打破部门壁垒,在统计跨部门数据时建议和其他需要跨部门统计数据的部门一起建立一个填报软件,使用统一标准的数据化模块方便各部门提取使用数据,这样既方便统计工作的下发,又方便统计对象进行数据填报,减少工作量和操作难度。
结束语
总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技统计起步较晚,但我国在科技统计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努力推动科技统计的进步和发展,大大提高了科技统计水平。但是,在目前科技管理部统计工作的实施中,不难发现调查方法是单一,统计指标缺乏科学性和规范化,基础数据质量差,总体效率不高等等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科技术统计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应探讨协调和加强科技管理部门统计工作的有效优化措施,以便切实提高科技统计水平,为提高科技统计数据利用价值创造条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宁.中医药科技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7(18):98-99.
[2]窦雪,毛晓峰,德力夏提•依米提.科技统计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校园(上旬),2017(05):31-32.
[3]沈海霞.浅谈科技统计工作[J].甘肃科技,2017,33(01):51-52.
[4]陈江燕.做好科研院所科技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J].辽宁农业科学,2016(02):66-67.
[5]杨玲,宋元.国土资源科技统计工作平台建设[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6(01):49-52.
[6]李建周.加强基层科技统计工作之我见[N].中国信息报,2016-01-28(007).
[7]杨玲.国土资源科技统计工作的创新探索[J].管理观察,2016(02):59-61.
[8]王斐.科技统计的量化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22):187+189.
[9]赵苏.科技统计在科技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才智,2014(29):57.
[10]王硕,冯莉,何俗非,杨虹,任明.加强科技统计工作,提升科教管理水平[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05):30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