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大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问题及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高云飞
[导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好。
        山东港口集团烟台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通用码头分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好。作为港口的“心脏”,机械设备本身的技术质量和工作后的及时维护管理都影响着其正常运行。其工作状态的好坏对港口的经济发展和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单从当前港口管理系统和维护条件下,尽管很多新技术和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也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从实际出发,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结合开发实际情况,适当的措施来改善其操作条件。同时,更要注意港口的维护和管理,以保证港口和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港口的管理水平跟不上自己的发展,以确保港口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港口大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问题
        引言
        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正处于为生产服务的一个阶段,但绝对不能只是停留于此。它应该适应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顺应港口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发展,长期以来的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新时代也对港口有着新的要求,所以,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港口设备维修管理的问题及分析
        1.1机械设备维修种类确立
        作为海上经济贸易与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为保障港口的平稳运作,需要完善好各个方面的管理维修工作,而机械设备作为关乎港口能否正常运行的决定性因素,其维修与管理更是重中之重。港口的机械设备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种类,如装卸运载设备、港口运输设备以及仓库分类分拣作业设备等,由于港口的吞吐量过于庞大且工作强度集中,机械设备的帮助便成为了必要的一项,同时,也决定了机械设备在港口工作运行中是一项必要条件。如果不能对设备进行行之有效的分类管理,那港口机械设备的维修将成为一项较为艰难的工作,当机械设备出现各类问题时,得不到快速、高效的解决,这样便会影响港口的正常经营及运行,从而增加维修成本及一系列间接的经济损失。港口机械设备维修可主要分为定期维修与不定期维修两大类,其中,每个类别中又分多个小类如小型检修、中度维护以及大型维修等环节,各个步骤环环相扣,再加上相对应的恰当措施,齐心协力共同防止故障的出现,从而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及性能,进一步降低维修及生产成本,助力港口平稳运转。
        1.2机械设备超负荷工作
        由于日订单量逐渐加大,港口吞吐量只增不减,港口机械设备常常会需要加班加点的运行,在这种工作情况下,港口机械设备将会进入超负荷运转状态,而这种超负荷的运行极有可能会造成港口的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即使这种故障不会影响当时的运行,但日积月累下来,小故障的堆积便会造成某种严重的故障乃至瘫痪性问题并影响港口的正常作业,产生经济损失及效益下滑。
        1.3注重使用轻管理
        港口设备的长期超负荷运行,而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缺乏重视,这种情况极易导致设备的故障,从而影响机械设备本身的利用率及生产利润,严重的还会影响港口的正常运转。这便属于港口的管理维修跟不上港口的发展所造成的问题。各个港口的运行均存在着工作强度大、工时长、损耗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便需要港口的维修保养工作跟上进度,不掉队。但因为在港口机械设备作业时经常存在“连轴转”的情况,很多保养维修工作往往还没有进行,设备便需要进行下一项工作。这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工作效益及使用寿命,为港口的作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截至目前,我国的大多港口还存在上述所讲问题,并不断造成经济效益的下滑,但由于传统的固有模式难以更改,许多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定期保养、维修的措施。但随着经济情况的发展变化以及时代任务的要求,各地的工作量仍在不断加大乃至超负荷,从而使得维修的脚步跟不上工作的进行,长此以往,港口机械设备的运行性能及稳定性只会越来越差,不断造成损失。显而易见,传统的维修保养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港口必须采取新的措施改善现状。如维修管理工作或者新技术不能及时引进,港口的作业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长此以往,甚至会形成滑铁卢效应,最终被时代所淘汰。


        2港口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改进对策研究
        2.1转变对于设备的认知
        以往对于机械设备来说,通常采取封闭的管理模式,为港口生产服务是它的主要职能,但现代化的观念不应该只是机械技术的发展,也应该让管理者有所改变,设备作为一种有形资产,不仅仅是为生产服务的,它本身也尅一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比如技术改造、租赁、转让等都会让它本身创造另一种形式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该对设备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2.2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
        机械设备的管理是全方位的,从前期的规划、设计等到后期的使用、维修,各个环节都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企业的发展就是要用较小的投资获得较大的利益,满足发展的需要。这是发展和协调的一个基础。只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不会在出现问题时手忙脚乱。因此,要保证企业的发展,保证机械设备管理的完整运转,一定要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与规章制度,并在发展中不断地去完善它。
        2.3加大设备更新力度
        由于对于港口机械设备的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一些不适应需要的生产设备,导致经济资源的浪费,所以调整机械配置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设备种类和数量的选择对于港口生产作业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慎重的考虑。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种类和数量,过多的机械设备只会加大企业的负担,同时由于科技的发展以及市场的变化,许多老旧生产机器已经不适应生产需要了,不仅会拉低工作效率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维护。因此企业应注重工厂设备的更新以适应港口发展的需要。
        2.4加强设备检测与维护
        机械设备的高强度工作,不同于人工的周期性作业,经常会不间断的进行生产作业,这样造成的机械磨损越来越严重,而企业投资越来越大,导致这一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一旦出现机器无法运转,损失将无可估量。因此,现代机械设备必须配备专门的检测人员,进行定时定期的检测分析,才能更加的了解机械的运转情况,更大限度的让机械发挥作用。所以,加强设备检测与维护是今后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未来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
        2.5加强成本分析,促进技术管理
        技术是发展的一大手段,只有掌握技术才算掌握了发展的道路。技术管理是为了让设备能进行良好的工作,从而极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寻找技术薄弱环节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以此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结语
        作为港口经济的基础,港口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及其管理,是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保障,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与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港口的经济向好发展,维持稳定的经济向好性以及效益,为保障机械设备的性能稳定、港口经济效益的长久,我们需要不断剖析现存的问题,努力钻研积极探索,对其采取适用性强的方法措施进行管理,不断细化精化各个环节,不断改良创新方法,保障港口的机械设备维修工作的稳定,从而推动港口的经济发展向高效益、低风险及现代化发展,让港口经济得以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添砖加瓦,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庞胜楠.港口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20(3):372-372.
        [2]王国浩.大型火力发电厂港口机械设备存在问题与管理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00(007):257-258.
        [3]薛光华.港口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16).
        [4]邵军.港口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精细化管理探讨[J].科学与财富,2020,000(02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