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安全审查的法律依据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谭超
[导读] 摘要:利用全数字仿真技术,可以开发集纵向加密认证网关设备逻辑、多设备组网、业务配置、故障模拟等功能一体的仿真实训系统,高效支撑各种纵向加密认证网关培训场景,提升调度自动化运维人员和安全防护专业人员技能水平。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
        摘要:利用全数字仿真技术,可以开发集纵向加密认证网关设备逻辑、多设备组网、业务配置、故障模拟等功能一体的仿真实训系统,高效支撑各种纵向加密认证网关培训场景,提升调度自动化运维人员和安全防护专业人员技能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审查、法律依据
        1不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引发的法律问题
        1.1违法犯罪行为界限的不确定。并不是所有的计算机网络的犯罪行为都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犯罪行为,通过计算机制造假币、通过计算机发布不良信息、恶意攻击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逃税或者偷税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原型亦或是可以理解的看得到的犯法行为,但这仅仅是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之一,也只是犯罪的一部分行为,例如最为常见的一种犯罪就是软件著作权亦或是盗版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软件著作权和盗版问题涉及范围广、影响也特别大,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解决,没有任何一部法规对其做了完整的规定,此外侵权的程度、盗版的程度也没有一个评估的标准,这也造成不能大面积和最大力度的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
        1.2跨国法律,统一困难。世界是一个地球村但世界绝不是一个法律完善的、统一的地球村,黑客跨国违法也不是一例,跨国犯罪直接对被攻击的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由于国家的不同其法律法规对其犯罪行为的惩罚程度不同,这就会影响评判的公平性引起受害国家的不满,更若是某个人受到了跨国犯罪分子的攻击而因国家的不同不能取得公平的评判,则受害者的权益谁来维护?
        1.3网络犯罪取证困难,相关技术和经验不够。公安警官是人民的守卫者但大多数不可能十分熟悉网络犯罪证据获取的高端技术这也给公安警官造成了很大麻烦,有了丰富的经验却没有技术而有技术的人员却很少有过抓捕网络犯罪分子的经验,网络公安警察队伍的建设难度大、过程慢与当前的公安警官差别很大,网络犯罪证据获取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网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网络犯罪证据获取技术永远都是落后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也就间接导致了更多的违法犯罪行为的猖狂,更多的受害者权益被侵犯。
        1.4相关法律不健全,适用困难。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超乎人们的想象而致于众多的法律文件不能及时的更新,又因为计算机网络的特点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制定难度特别大,并且计算机网络犯罪的范围更广比一般的刑事案件更为复杂,现有的法律体系根本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原有的法律法规是否适用于当前的社会生活或者国际生活并不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国家能够实现的,修订法律以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既要补充原有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法也要在新的环境下进行新的法律法规建设。
        1.5计算机网络各环节安全状况堪忧。在新的环境背景下网络运营商没有一个严格的、系统的管理体系,在各方面都存在管理不足的现象,比如网络运营商的主体真实性可疑而并没有广泛实行实名制,一旦此类运营商有违法犯罪的行为就无从查证;计算网络信息中介没有安全防护的措施,在一个局域网中可以分为更多个小的局域网并且在这个小的局域网中会有一部分终端连接,有可能是计算机也有可能是手机,但它们都处于一个大的局域网之中,黑客很容易通过连接在一起的局域网中进行攻击或者违法犯罪行为。
        2计算机网络安全审查的法律依据
        2.1严格审查网络运营者,提升网络民众素质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对于网络运营者个人信息以及使用的设备,上传的信息内容更加需要进行严格审查,对于没有个人信息的用户,网络运营者有权不为其提供服务,审查时也可运用人工审查与智能审查多种方式并行,一旦发现有危害普通市民个人信息安全或者是国家机密安全的情况,有关部门立即进行安全审查,予以制止,并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让不法分子在法律的审查下无处遁形。

对于提升网络民众素质,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双管齐下,让民众有辨别信息好坏的能力,不会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民众自我信息安全意识的提升是不给犯罪者可乘之机的根本,同时监督他人,普及安全卫士、防火墙等应用软件,减少个人信息泄露的机会,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每个普通网民都责无旁贷的,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可以潜移默化的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只有扫除网络空间的“妖魔鬼怪”,才能给民众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2.2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为更好地打造一个安全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就需要从源头做好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管,培养多批优秀的网络安全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程,互联网是无形的,操作互联网的人们确是有形的,培养高端技术型人才就需要从多方面引进吸收优秀的人才,一方面从高等院校学府或社会上破格选拔人才,另一方面从国内外引进出类拔萃的技术人才,只有多角度来吸纳人才,才能够为网络安全添砖加瓦。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信息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计算机网络每一天都在不断更新着,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细化补充网络安全审查的具体规定,修改完善相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条款,明确界定网络空间中的合法行为、违规行为以及违法行为等等。如果没有完善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计算机网络安全将岌岌可危,网络空间混乱,民众不清楚哪些行为将会触犯到网络安全法律,也就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起应有的责任,所以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2.3加大计算机网络信息审查力度,确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想解决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就需要加大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审查力度,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有关部门对计算机网络信息重视起来,禁止非法盗窃、贩卖他人及国家安全信息,对于违法者将予以一定的惩罚,严重者会判处有期徒刑,将计算机网络安全上升至法律层面,让违法者不能违法,不敢犯法。在加大计算机网络信息审查力度的同时也需要确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确定需要进行安全等级保护的系统部门以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程度,明确各部门的权责,避免出现权责不统一、无人管理的情况,要求各个部门根据相应的网络安全等级制度在面对问题时采取相应的制度规定措施解决问题,履行好网络安全保护的义务。
        2.4广开言路、征询民意,运用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近年间,政府多次与多家主流媒体进行联合征集民众意见,并将征集到的有代表性的建议纳入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也使市民与政府通过计算机网络这一媒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吸纳了普通市民的建言,同时也促进了计算机网络安全审查工作的改进。与此同时,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纸质媒体等多项主流媒体也为计算机网络审查的准备工作出力不少,不断普及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让人们了解法治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即使是在虚拟世界人们也不能够肆意妄为,同样需要受到法律的制约。使计算机网络空间做到互联互通,形成动态感知网络安全的态势。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也导致相关的法律法规难以及时更新和完善,计算机网络安全审查的法律依据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因此必须要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立法工作,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计算机网络安全审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参考文献:
        [1]李娟.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的实施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11):132-133.
        [2]周晓.计算机网络安全审查的法律依据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1):107-109.
        [3]欧阳林.探究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问题与策略[J].智能城市,2018,4(02):50-51.
        [4]吴惠庶.计算机网络安全审查的法律依据探究[J].信息通信,2017(11):180-181+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