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强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镇前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对其学科能力发展、个人后续发展均有一定益处,需要引起各教师的重视。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语文学习的难度更大,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信息能力,能有效搜集、处理及运用信息,以此正确解决各学习问题。基于此,以下从三方面出发,探究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能力;语文教学;小学高年级;培养
引言:信息能力是学生搜集、处理及运用信息的能力。在现阶段中,学生信息搜集的渠道更为广泛,部分学生不能对各渠道灵活运用。信息处理及应用,考验学生的信息整合、思维逻辑等能力,但小学学生上述能力相对不足。因此,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及参与,通过有目的、有方法的培养活动,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进步,实现信息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培养学生信息搜集的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借助交谈、图书查阅、事物观察等途径,对信息做好搜集的能力[1]。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自然景象等的观察中获取信息;在有计划、有目标的采访中获取信息;在检索刊物、书报等资料后获得信息;在网上搜索及浏览目标信息。而各类信息搜集手段均存在自身优缺点,教师要鼓励学生综合使用各方式,促使其各感官得到最大程度调动,有目的、有意识的对信息资源合理获取。
以《示儿》为例,作为一首经典古诗,对本诗的学习,要求学生基于作者生平、古诗注释等内容翻译及理解全文,体会作者赋予诗词内的思想情感。因此在本诗教学中,对诗词背景知识的拓展十分重要。而为了锻炼学生信息搜集的能力,使其不断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笔者鼓励学生在课前,通过图书查阅、互联网查询等手段,对《示儿》有关的信息进行查询,并在课上互相分享个人所得。在课上,笔者为学生组织了自由发言的环节,使其能对个人搜集到的背景知识互相分享,学生搜集到的信息五花八门,有陆游写下本诗的时间及时代背景,也有陆游的主要生平经历,在此次信息搜集中,学生的信息能力获得了有效培养。
二、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借助筛选、分类或归纳等手段,对信息做好处理的个人能力[2]。在信息搜集后,更为信息呈现分类不清、无序繁杂等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有效方式,做好加工处理信息的任务。而在加工信息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信息加工的效率、信息的易懂性等要点,带领学生简单分类信息,并归纳概括、快速筛选及组合信息。
以《己亥杂诗》为例,在本诗学习中,笔者同样也为学生组织了信息搜集的活动,并要求学生能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简化整理,使其能清晰划分于某一类别中。例如部分学生了解到《己亥杂诗》是作者龚自珍所作的一组诗,而并非一首诗,于是他也搜集了其他诗文内容,并将该类诗文归为一类,再将搜集到的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分类处理,简要制成了一个处理后的信息表格。在本表格中,学生处理后的注释、翻译、作者背景等内容清晰明了,通过这一活动,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锻炼,而内容清晰的信息,也为其信息运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培养学生信息运用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信息运用的能力做好培养,使其能借助信息,对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并能对生活问题有效解决[3]。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对信息做好运用,首先,教师应告知学生信息的应用方向,并引导其在适合地方应用有关信息,再使其能在适当时机内,自主选择有效信息进行运用,由教师进行监督指导。
以《少年中国说》为例,本文是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文言文,作者通过他的笔墨,对个人强国的梦想进行了真情诉说。而作为文言文,学生在课前,对写作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注释等的收集十分重要,他们是学生理解全文,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为此,在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后,笔者为其提出了“少年中国及中国少年的联系是什么?”等问题,鼓励学生尝试以对搜集信息的运用,对问题表述个人的想法观点。在学生掌握丰富信息的基础上,他们了解到了作者写出《少年中国说》的原因,掌握了本文写作时国内的落后状况,体会到了作者赋予中国少年、少年中国的期望。在不同信息的支持下,学生踊跃发言,笔者也会肯定及鼓励学生的想法,在此活动下,学生信息运用的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
结束语:在语文教学中,对各学习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收集、整合及利用不同信息,因此对其信息能力的培养,便应受到教师的重点关注。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不断锻炼信息收集、处理及运用的能力,以学生的自主实践,教师的监督指导,让培养活动获得最佳成效,以学生信息能力的提高,让语文教学获得进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褚安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000(015):33.
[2]韦秀兰.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09):205.
[3]马颖.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7,015(006):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