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见真知 实践中见成长 ——浅谈班级活动对班级向心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6期   作者: 徐佳
[导读] 在学校,一个班级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到班集体能否拧成一股劲
        徐佳
        常州市新北区香槟湖小学
        摘要:在学校,一个班级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到班集体能否拧成一股劲,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班级向心力越强,全班越能齐心协力地开展活动。本文以班级活动为例,谈谈班级活动对班级向心力的培养。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向心力、活动
        班级向心力,简单来说,就是以教师为核心的团结程度,也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在学校,一个班级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到班集体能否拧成一股劲,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班级向心力越强,全班越能齐心协力地开展活动。因此,增强班级向心力是管理好一个班集体的前提,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地需求,更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如何培养班级的向心力呢?笔者认为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级培养班级向心力的“强心剂”。
        一位教育家说过:“生活就是一本书,有的知识记录在书籍里,有的却在生活中”。学生的生活以学习和活动为主,有益的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让他们热爱校园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焕发青春的活力。本文以班级活动为例,谈谈班级活动对班级向心力的培养。
一、长效评价,促进自律——规范向心力的行为
        一个班级,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班级机制,长效评价能够规范班级的向心力。学生进入三年级,对班级的管理有了评价意识,他们开始检举、监督,眼睛里容不得任何“沙子”。如何做到公平公正的评价呢?我和学生商量重新制订班级评价规则。我们首先结合中队名称小蜜蜂中队,给这套评价方案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蜂收榜,“蜂”是“丰”的谐音,刚好把中队名称融入进去。接着,我们考虑到一日常规,把纪律、吃饭、作业、早读等方面的约束规范写进去。方案初步形成后,班级进行公示表决,最终定稿。这是一份大家共同能力的“结晶”,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这比所谓的“纸上谈兵”有效多了。一月一评选,优胜的前八名同学作为下月班级班干部的候选人,他们之间再进行岗位的抽签。应该说,这种带着神秘又有些刺激的感觉学生都非常喜欢。学生把每月的“蜂收榜”当作“珍宝”收藏起来,数一数、比一比,在班级形成良好的竞争风气,不断增强班级的向心力。
二、搭建舞台、展示自我——提高向心力的意识
        学生进入三年级,对作文有畏难情绪,拿到题目不知如何下手,有的呢,愿意写,写出来的文章并不尽人意。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教学生写作方法,摘抄好词佳句,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把自己的所想所感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学生慢慢有了自信心,我开始鼓励他们参加一些作文比赛,如全国性的作文大赛——快乐杯作文大赛、七彩语文杯作文比赛等。在七彩语文杯作文比赛中,班级的初夏不负众望,在众多的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顺利闯过初赛,最终在决赛中夺得桂冠。刘歆冉、周睿远还参加了常州市小学生作文展播,孩子们在常州经济台读自己的作文,足足过了一把瘾。

一次活动,一次提高,作为老师,我们在帮助孩子提高学科成绩的同时,要积极组织一些比赛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在更大、更好的舞台展现自己,不断提高向心力的意识。
二、抓住契机、落实行动——增强向心力的吸引
        在生命教育月中,我们所在的年级开展食育活动,食育就是让学生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得到品质、精神的提升。开始接触到这个题目,我们年级的老师想到了目前的时令菜春笋和马兰,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挑马兰。可是当我们想实施时,年级老师翻出了其他小学的一篇报道,人家已经想到并且实施了。我们开始转变方向,重新开始策划,最好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有”。我和班级的学生重新开始策划,我们想到年级老师的老公在青海支教,那里很难吃到笋,我们决定以这个为切入点,笋娃娃的青海情由此产生。我们制订了细致的活动方案,细致的活动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让活动开展的更顺利、更有质量,所以就有了方案的一稿、两稿。等到正式去挖笋的那天,我们对照方案实施,轻松多了。笋挖好后,我们就开始把笋寄往青海,班级的学生利用家校联系本的信笺写了笋的小诗,通过搜集资料找了笋的做法,把孩子们做的这些信笺一起邮寄给让青海的老师和孩子们,让他们一起品尝春天的美味。这次活动意义非凡,通过挖笋,体验美味的来之不易,通过分享美味,把笋娃娃作为连接我们与青海孩子们的纽带,传递一份情,在做笋干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我们知道,笋长大后,就变成了竹子,竹子拔节,有一种不断向上的精神,而我们的孩子们作为新竹娃,同样也要学习这种精神,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取、创新。而作为老师来说,组织活动也是一种成长、历练,只有做了你才指导原来看似复杂的活动在你的巧手下变得那么简单,那么灵动。一次活动,一次历练,从找活动的切入点、方案的策划、制订到实施,学生全程参与其中,锤炼了能力,不断增强班级的向心力。
四、亲子活动、家校助力——锻造向心力的基石
        我们常常说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缺一不可。为了增强与家长的联习,促进亲子之间的关系,班级会组织亲子活动。学校附近的新龙生态林开展小树认养活动,听到这个消息,想到班级即将要开展的10岁成长礼,我立刻筹划起来,我们决定来一场甜蜜的跑。活动那天,班级的学生和家长全程参加,有的爸爸妈妈都来了,看着学生脸上热情洋溢的笑,不得不说班主任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在一次活动,一次亲近,一场甜蜜的跑,拉近了孩子与家长的距离,有的家长平时忙于工作,这次的活动正好能好好陪伴孩子,和孩子进行亲密互动。很多家长都会有一种感觉,班主任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往往非常伟岸,甚至有些“言听计从”,其实不光孩子如此,班级的家长也是这样。我想这源于班主任与家长一次次不厌其烦地诉说和联系,源于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不断产生的认同感:一次活动,一次亲近,老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也是与家长的一次次家校沟通,活动中,家长鼎力相助,拉近家长与老师的距离,不断锻造班级向心力的基石。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不断向上的“催化剂”,是一个班级对外的名片。增强班级向心力的任务艰巨而长远,无法一蹴而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慢慢培养和积淀。只要我们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总结经验,相信一定会建立起一个生机勃勃、团结向上、具有凝聚力的集体,能够真正践行“让学生绽放生命成长的美丽,让教师体验职业创造的幸福”。
参考文献:
1.《谈谈班集体向心力的培养》,雷冠军,《东方教育》2014年06期
2.《浅谈班级形象设计下的班级向心力建设研究》,《教育现代化》2017年40期
3.《“新基础教育“学生发展与班主任工作指导纲要》,李家成,张永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