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贵琪
安徽省宿州市桃园中学 234116
摘要:音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有着极强的感染力,有助于陶冶情操,提升人们对于美的认知,丰富我们的生活。素质教育的改革对初中音乐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掘出初中生的音乐潜能,提升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本文基于此对声势律动融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声势律动;初中音乐;运用试析
1.声势律动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意义
1.1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初中音乐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旨在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因此教材主要以世界经典音乐曲目为主,但是这些乐曲和新时代学生的兴趣爱好不符合,再加上初中生具备的音乐基础知识是有限的,导致很多中学生对音乐课本中的乐曲内容难以深入的理解,更加不能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意境。而声势律动讲究的是在自然的条件下,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肢体表达出来,而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枯燥教学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体验。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新颖有趣,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还使教学课堂变得轻松生动,有助于学生保持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
1.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提起音乐的学习,我们通常会想到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音乐的艺术之美,不仅要求能够知道音乐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欣赏它的美,与其表达的情感产生共情,并用自己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音乐响起,人们或许会感到兴奋愉悦,或许会感到悲伤难过,或许会不自觉的跟着节拍就想哼起来动起来,这些都是一种对于音乐的表达方式。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快速成长发育期,情感丰富、思维敏捷、精力充沛,通过声势律动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学习,引导他们运用身体的动作去感知音乐,能够通过身体律动去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情感和节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还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表达音乐的途径。
1.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主题可能只有一个,但是通过声势律动的教学方式,不同的学生表达音乐内容的肢体语言却不尽相同,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启发,避免学生故步自封以自我为中心。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身处信息化的时代,面对飞速更迭的变化,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唯有拥有不断创新的觉悟和创造性的思维,才能利于不败之地。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多多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的思维进行思考,努力创作出不同种类的声势律动来进行音乐的表达。对于初中生而言,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型思维的思考模式,将会对于他们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未来人生道路中的成长带来无限的成长空间。
2.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2.1游戏教学法
每一首音乐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讲述着不同的故事,蕴含着属于它的情感,自然而然所呈现出来的旋律和节奏也各有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可以结合课程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比如在节奏的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游动物园”这一游戏进行创作改编来进行节奏的教学。课前首先教师要将游戏进行改编,可以在走路、跑步、各种动物的叫声环节加入声音以及肢体动作;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将准备好教学用具,钢琴,节奏卡,动物头饰,人像头饰分别分给不同的学生角色,教师在课程上通过钢琴和拍手来提示大家做出相应的节奏。这样一趟课下来,不仅学生学习到了相应的节奏知识,而且在自己亲自参与的过程中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丰富了学生的课程体验。
2.2情境创设法
情感是音乐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创作的灵感源泉,想要把握音乐的主题思想,体会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必须能够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建立起共情。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声势律动对音乐的情感进行体会,对于学生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卡门序曲》上半乐章,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来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结合音乐来营造斗牛场的氛围,可以通过学生角色扮演再现斗牛场上人员的交流,斗牛士担任英雄式的出场以及斗牛士的随从们迈着整齐步伐的场景,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之感,那么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也就清晰明了了。
2.3律动创作法
声势律动与音乐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的时候要能做到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将声势律动自然的有层次的引入到课程中,并结合着音乐进行展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利用一些节奏简单的音乐带领学生从最基本的拍手,跺脚做起,然后循序渐进到发声、节奏,甚至是舞蹈的动作,等到学生对于音乐有了一定的感知以后,可以尝试着播放音乐,自己先做示范,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表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对于学生增强自信,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3.结语:
声势律动融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发掘出学生的音乐潜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发散型思维,因此教师要不断的对这种创新型的教育模式进行探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使其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涵恬.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微[J].北方音乐,2020(02):155+159.
[2]于琪.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20(3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