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生财
海东市第四中学 ,青海 海东 810709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时期对于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要求,教师必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数学这门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宽学生的学习视角,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很多高中学校在实践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理念对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由于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式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程教学时,对概念性的知识问题进行重点的教学讲解,并且通过题海战术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思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教师所采用的题海战术很难使学生掌握灵活的学习思维,很多学生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枯燥和乏味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对后续的教学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高中数学教学进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在课堂当中处于主体性地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培养并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能依靠自己的探索性思维解决问题,使思维更加活跃和完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当中深入地分析和探究问题,不断完善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学习思路,使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共同得到发展。教师也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主动提问的方式来理清思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思路和学习观念,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和探究数学问题。通过这种长期的思维引导,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形成创新性思维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设置新颖的教学内容,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对于学生学习领悟能力的培养,通过积极的引导,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地解答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教师通过开放式以及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扮演好教学的角色,引导学生在学习当中学会体会和感悟。由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创造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坚实的基础工作。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与学生密切地交流和沟通,使教学气氛更加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教师要发挥引导性作用,尽可能地完善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思路,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师也要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教学意见,多鼓励学生探究和思考,使学生养成多方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高中数学是学生思维得到突破和提高的重要教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性思维。所以,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也要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渠道来帮助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完善和提升。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强化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创新意识培养,增强对学生的思维引领和学习提升。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状况,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教师也要在当前的教学中,与学生主动沟通,切勿压制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活跃和创新,防止学生在学习当中出现偷懒的情况。教师要尝试使用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动力。
(四)增强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能力是学生在数学探究和思考当中的重要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要避免学生盲目地进行学习,通过条理清晰的引导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模式,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也要在实践教学当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通过教学问题的设置,让学生主动地质疑和探究,提高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数学知识探索和挖掘中养成正确的学习理念。教师也要重建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动力。
(五)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数学思想是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掌握数学知识,探究数学思维的基础,所以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师也要在教学实践当中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探究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会观察和思考。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课本当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通过观察,根据教师的引导及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也可以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熟悉所学的内容,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本规律,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有效的迁移。
综上所述,数学属于高中阶段的重点教学科目,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正确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通过多元化教学引导,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与探索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丁红梅.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6).
[2]李岳鹏.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刍议[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6).
[3]王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8).
[4]李媛媛.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