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聘上岗,农村小学教师的必然之路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6期   作者:吴利亚
[导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二十年了

        吴利亚
        河北省灵寿县南青同学区护驾疃小学     
        进入二十一世纪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二十年了,在这二十年里,农村的教育得到了极大发展,过去简陋的校舍不见了,随后而起的是高大的教学楼拔地而起,电脑、互联网逐步进入了农村学校,农村小学的硬件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汶川地震后,国家又投资对一些薄弱学校进行了改造,可以说,现在农村最美的房子是学校,这句话已经变成了现实;农村的少年不出门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现象已经成为可能。
        “两免一补”资助政策的实施,农村小学学生营养餐的发放,“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学校在校生的巩固率达到了100%,辍学率降到了0,大大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为农村教育的振兴创造了条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小学尤其是教学点由原来的门庭若市,逐步走向了衰落,好多教学点剩下一两个学生,一些中心小学的学生人数也在逐步下降,这种现象不止是发生在一个乡镇的学校,好多乡镇的学校都在发生,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有这种情况,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发生下去,农村学校的老师就面临失业的危机。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呢?我经过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原因:
        第一、农村小学尤其是教学点条件差,留不住年轻的教师。
  1、教学点,都是地理位置偏僻,人烟稀少的村落或庄落,尤其在一些深山区的农村自然庄,一个自然村包括十几个自然庄,一道山沟,绵延数十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自然庄,人口不多,有三五户或者十来户人家,不靠近大公路,交通不方便,生活不便。
2、教师少,学生少,复式班教学多。农村小学的教学点,一般都是一两个教师任教,教的学生位数不多,但是至少是两个年级的复试教学,有的加上学前班至少是三个年级的复试班了。年级大一点的教师还能够胜任,年轻的教师一看到这种状况,就懵了,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教起,弄得不知所措。
3、年轻教师生活不能自理,一个人不敢在学居住,
        现在的年轻教师,都是二十世纪末出生的,他们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己不会做饭,在家里都是父母做的,自己从小学到大学,吃的是学校的食堂,让自己在学校做饭,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加上学校的偏僻,距离乡村集市远,乡村集市,每隔5天一个集,乡亲们才能购买日常用品,老师也是一样,购买日常用品,生活必须品,也只能等到集日,加上距离中心学校路程较远,不能够在中学校居住,一个人又不敢在学校居住,所以就想着法调离教学点,造成了教学点老师更换的频繁,教学质量下降。
        4、好多农村小学教学点代课教师颇多,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小学教学点基于以上原因,好多年轻外地老师不愿意在哪里任教,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业,学校只好聘用代课教师,而代课教师大多文化水平有限,根本提升不了教育质量。
第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使农村小学学生流向了城市,这一现象正在逐步成为正常现象,并且有逐步增多的趋势。
        从本世纪初,农村富裕的劳动力开始逐步向城市转移,他们在外拼打一段时间后,就把孩子接到了打工所在地上学,使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现在农村好多青年出去打工,挣钱后,在城市里买了房子,然后,把孩子接过去在城里上学。前几年,在村里听说谁谁在城里买了房子,大家很惊奇,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村附近每个村大约有十几家在县城里买房子,然后把孩子接到县城上学,一个村十几个不多,但是对于一个乡镇来说,就很多了。近几年,在统计全乡在外就读学生时,发现,某个乡镇,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在外就读人数高达2000多人;小一点的乡镇也将近1000人左右在外就读。
        第二、城乡结合部的学生正在努力涌向县城。
随着城镇化逐步走向成熟,处于城乡结合部的乡村,都进
行拆迁,过去一排排青砖的房子被一座座高楼代替,加上交通方便,为了孩子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家长使出浑身解数,往县城的中小学校送学生,造成了县城教育资源的紧张。据我所知,我们县城的某小学在校生1-6年级有2500多人,最小的一所小学也有1000多人,1000多人的小学,比农村一个乡镇学区里的学生就多,2500人的小学,比我们县10000人左右的三个乡镇的学生人数总和还要多。
        第三、县城学校大量招聘教师,周围条件好的县区也招聘在职老师,使得下边乡镇的学校教师严重缺编。
由于县城小学学生人数增多,造成了教师资源的短缺,只得
向全县的教师进行招聘,好多老师利用这个机会,跑到了县城;加上周边的富裕区县,招聘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的老师,并且待遇优厚,好多老师向着好的福利待遇去了,致使农村小学严重缺编,据我所知,一个乡镇学区了,总共有八十几个教师,结果一走走了十几个,没办法,不光教学点使用代课教师,就连中心学校也使用代课教师,该开设的音体美课程,老师没了,这些课程只体现在课程表上,实际上根本不上,正常的主要学科也不能上,还什么开全开齐课程。
        第四、教学质量严重下降,这也是导致学生流失的原因之一。
试想一下,学校的代课教师,水平都不高,只是初中毕业,
他们没有高深知识,也没有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怎么去从事教育事业呢?这种恶性循环暂时还不能终结,久而久之,造成了农村小学教育质量低下,长期下去,农村的小学生还有在农村上学的信心吗?假如你是农村的,你不愿意为孩子找一所好的学校吗?
          综上所述,用不了几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学校将逐步走向衰落,农村小学教师即将面临竞聘上岗的残酷竞争,到时候,学生少,老师多,竞聘上岗将是必然趋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