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交往现状与策略跟进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6期   作者: 谢岳林1 饶丽莉2
[导读]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谢岳林1 饶丽莉2
        1. 衢州市衢江区实验小学  浙江衢州  324000  
         2.衢州市衢江区东港小学  浙江衢州    324000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每一个家庭都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的成长播洒阳光。但现实情况不尽人意,父母外出打工的人数不在少数,因此,隔代教育的现象非常普遍。祖辈们的文化程度以及教育理念的缺失,造成有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缺少独立性,在融入集体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障碍。本文以小慧为例谈谈留守儿童的交往现状与策略跟进。
        一、阵阵凉风袭心房
        这个特殊的女孩叫小慧,她是一个插班生,父母带着弟弟在外省打工,自己则跟随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我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恰逢她转学而来,这小姑娘乍一瞅斯斯文文的,可脾气却相当怪异。这不,刚报到第一天就让我见识了,奶奶拉着她来到我面前的时候,她死活不愿意跟我进班,最后,我叫奶奶先行离开,她出于无奈只好慢慢随我移步进教室。因为有了这个初印象,我对她的关注有增无减。果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渐渐发现她还有很多“怪异”之处:语文课不朗读,数学课不动笔,音乐课不开口,体育课不锻炼;课外,她也是一个人静静地站在教室一角望着嬉笑游戏的孩子,当有小伙伴靠近她或邀请她游戏时,她便惊慌失措地跑走。一周以来,我和孩子们费尽口舌,百般鼓励,也没能让她开口。
        那天下午学校组织学生常规体检。我带领着全班孩子奔赴体检教室,待检查完毕后才发现小慧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座位,仔细一想,刚才体检人多事杂,竟然都没注意到她消失已久。我顿时觉得心里压了一块大石头,忙不迭地给孩子们安排好学习任务后,立即在校园里展开搜寻行动,好在校园不大,隐蔽的地方就那么几处,幸运的是我最终在教学楼后面的一个墙角里觅得了她的身影,彼时,她正一门心思地在泥地里玩耍呢!
        “小慧,老师可找到你了,你是不是在和老师捉迷藏呀?但是,现在是上课时间,我们不能随便玩游戏哦,快跟老师回教室吧!”我笑意盈盈地走过去,试图牵起她的手。没想到,还没等我握紧,那只小手早已离开我的手心,甩给我一个怯生生的眼神后惊慌失措地跑开了。望着那匆匆逃离的小身影,我的心隐隐作痛,此时我真希望能化作一个太阳,照耀这个阳光未曾到达的心房。
        二、缕缕阳光暖心房
(一)现代通讯技术与人际关系发展相结合
        人际关系发展疗法着眼于社交障碍儿童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的发展,强调父母的“引导式参与”,小慧是个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家,这样的家庭环境对这个存在社交障碍倾向的孩子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我寻求家长帮助,让他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家庭、学校通力合作,采取措施,帮助小慧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
        1.适时增加家庭活动
        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础,然而,父母之爱长时间的缺失,让小慧逐渐对“父母”这个词模糊了概念。小慧的爸爸妈妈迫于生计不能回老家,把弟弟带在身边也是为了不让老人的负担过重。

为了让小慧感到爸爸妈妈的爱,以及让她了解爸爸妈妈并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我帮小慧申请了微信,让小慧随时都能和爸爸妈妈进行视频聊天,听着爸爸妈妈陌生而熟悉的声音,看着爸爸妈妈那久违的容颜,哪个孩子不欣喜?
        刚开始小慧和爸爸妈妈的视频聊天并不通畅,通常都是一声不吭呆呆地望着屏幕前的父母。渐渐地,这种跨越空间的陪伴让小慧感受到父母的爱无时无处不在,强化了亲子心理场效应,让她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并无两样,渐渐地唤起她的自信。
        2.有意增强学校物理、心理环境
        我调整了小慧的座位,让其坐在第一排中间的位置,以便教师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安排一位活泼开朗的孩子作为她的同桌,并鼓励同桌经常在她周边游戏。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小慧这个孩子虽不张嘴说话,但会用手说话。于是,家校联系本成了我和她沟通的重要桥梁,她每天的心情日记,我都要写上几句话,很多时候,比她的心情日记都要长。
(二)趣味小游戏和阳光同伴相结合
        游戏是社交障碍儿童最自然的沟通媒介,也是自我表达情绪、想法和行动的工具。如转眼珠的小游戏:
        因为社交障碍的孩子无法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也很少与人进行眼神的沟通和交流,他们总是躲在自己的角落里拒绝与外界沟通和交流。转眼珠的小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找到与人交流的感觉,从而用目光打量周边的事物和人,达到走出自闭的目的。游戏初期,由于小慧非常恐惧和我的单独交流,我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在班级做这项游戏的时候,表演各种各样的转眼珠方式,上翻、下翻、左翻、左翻,一次两次三次,反复地做,直到提起小慧的兴趣,让她感受到期中的乐趣,并愿意学习为止。???
        同伴介入法可以有效提高社交障碍儿童的交往能力,还可以改变社交障碍儿童与普遍儿童的互动方式,帮助社交障碍儿童提早适应社会。因此,我也推荐她和班级里的几个孩子一起玩一款益智又需要几个人一起协作完成的电子游戏,在电子游戏中,让小慧学会与他人交流,与他们合作,在游戏中让她感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三、阵阵温暖驻心房
        经过一段时间的策略跟进,我发现小慧渐渐有了一些变化,尤其是那节语文课上的表现更让我记忆犹新。那天上午的语文课,分小组派代表朗读一首小诗,我特意给小慧留了一个机会。但当轮到她朗读时,她照例木然地站起来,那双清澈的眼睛怯怯地盯着我,迟迟不肯发声读。这时,边上的孩子纷纷催促到:“快点读啊,刚才不是已经有同学读过了嘛!”“别急,谁说小慧不会读啊,她可厉害了,这么简单的问题肯定难不倒她,小慧,是不是?”听了我的话,小慧的脸上泛起了一丝红晕,她努努嘴,欲“读”又止。“小慧有些害羞呢!孩子们,我们给点掌声鼓励一下吧!”孩子们很配合地鼓起掌。掌声中,小慧的脸蛋更红了,她再次努努嘴,却又一次欲“读”又止,孩子们又一次默契地鼓掌鼓励她。如此循环了大约15分钟,小慧终于开口了:“绿遍山原白满川——。”尽管声细如蚊,对我们来说这声音如同天籁之音一般。这一次孩子们自发地为小慧鼓起了热烈的掌,我望着她动情地说:“小慧,你知道吗?这是我听到的最动听了声音了。”四目交接时,我看到那双眼睛里没有了胆怯、没有了害怕,有的只是欣喜……渐渐地,她不再躲避我们的眼神,不再拒绝我们的亲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切活动的基础,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同伴的爱,像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小花,哺育着小花,花儿们吸收阳光雨露,自会开得娇艳欲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