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斯雅
湖南常德市第七中学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发展,目前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的重点,立德树人也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目标。但是目前高中学校德育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和解决,可能会导致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对目前高中德育管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全面的提升高中德育管理质量,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也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阐释对相关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德育管理;管理队伍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在进行着不断地改革,而且目前更加重视素质教育的落实。但是当前高中德育管理工作落实的还不到位,很多的管理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分析目前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就针对德育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找到解决对策。
一、高中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德育评价过于理想化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因为没有真正的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所以教师在落实德育工作的时候设定的目标和落实的评价都相对比较的理想化。很多教师设定的德育目标要求较高,甚至超过了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同时受到了政治思想变化的影响,德育目标自然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那么也会导致德育评价的理想化。那么这样就会难以实现也会让人觉得无法遵守,而且会造成很多不良的后果。如果缺乏一定的评价措施还有可能造成按照成绩去判定品德这样的现象。很多的高中教师把教学中成绩考核作为了重要的标准,所以就会出现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这样的情况。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所缺失
目前高中开展的一些德育课程还是存在着灌输的现象,教师习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样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道德显然不是教师教就能够学会的,而是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丰富经验。所以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并不是我们去规范学生就能够形成的,而是学生的一种自我构建,虽然学生一开始可能对一些道德现象认识比较的淡薄,但是他们的主体地位不可变更。
(三)学校和家庭之间缺乏合作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两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和手段。但是很多家长在教育方面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觉得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事情,需要教师负责。所以在家庭中开展德育教育很少。另外学校在落实德育教育的时候也没有完全认识到家长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学校都是在学生德育出现了问题后才选择求助家长,希望能够通过家长的力量改变学生,而且传统德育教育过于重视理论教育,采用灌输的方式,这样也使得学生失去了主动性。
二、高中德育管理质量提升对策
(一)调整德育定位和内容,注重条理性
当前高中德育工作主要是培养现代化人格的高中生,提升高中生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落实高中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结合高中生的特点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制定出具有条理性和层次分明的德育内容。要能够创新丰富道德行为练习,鼓励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体验活动中,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其中涉及到了理想教育、道德规则教育还有道德原则教育等内容,要认识到层层刺进的重要性,逐步去深化高中生对于道德素质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和别人进行友好的相处,能够正常的进行交际,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实现学生的自律自强。
(二)改变德育方法途径,促进多元化
在落实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德育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以往开展德育教育的方式相对比较的陈旧,所以导致学生的积极性较低,无法主动投入到德育课堂学习中。为此学校应该丰富德育方法和途径,让德育课程能够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使得学生主动投入到德育的学习中。首先教师可以开展主题教育的方式。学校可以开设讲座或者一些主题活动。比如和德育相关的知识竞答、故事大赛、角色扮演等等,通过丰富的主题活动能够有效地宣传德育思想,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如何帮助培养学生,让学生做到善良友爱和身心宽广。同时应该把课程教学和主题活动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更好的感悟德育内容,便于学生接受德育思想。除此以外就是教师要注意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渗透。目前高中生的年龄相对较小,正处于成长叛逆期,具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在情绪上面比较容易出现波动,所以容易和教师还有学校发生一些矛盾,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文明雅致的校园环境来培养高素质的高中生。
(三)提升德育管理队伍质量,改革创新工作模式
为了能够进一步解决高中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肯定需要解决管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目前高中德育管理队伍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管理教师缺乏专业的知识和德育教育技巧和方法,自身的德育意识不高,这些严重影响了他们德育工作的开展。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对高中德育管理队伍的管理,进行有效的培训,提升这些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再有就是要能够对德育工作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我们只有通过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教育的方式,才能有效的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学生,才能确保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满足高中生德育教育的需要。随着目前我国科技不断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借助现代化手段落实,学校可以把社会发生的热点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呈现给学生,做好宣传工作,让德育教育能够彰显出时代的特点,有效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另外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和关心学生,要学会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可以成为德育学习的主人,制定符合学生的德育工作计划,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让学生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构建系统化的德育保障机制
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着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那么德育保障体系应该注重教育者的素质还有德育内容和实践等等方面的内容。首先肯定需要提升德育工作者专业素质水平,只有让德育教育工作者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才能够利用德育理论让自己的实践活动变得更加的系统化,进一步创新德育教育的方法,落实更好的德育教育的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另外学校肯定需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的专业化培训,制定系统和全面的培训计划,加强这些德育教师和学生沟通的能力还有专业能力,培养教师辅导学生心理的能力,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问题,结合德育工作者丰富的专业化知识,以高效、专业的德育教师队伍开展高中德育工作,保证整体高中德育队伍的专业化素质,保障对高中生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就是要健全德育制度和规章制度,只有建立有效的制度,才能保证德育教育工作有章可循,才能确保工作顺利的开展和落实。这样可以进一步规范教师的辅导和教育行为,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人格,借助规范制度更好的建设班级文化,打造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开展落实德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关心、重视高中生的日常生活情况,改善高中德育工作以往的陈旧模式,对现有的德育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优化学校的德育管理队伍,对德育管理者进行专业化的培养指导,有效的提高学校对高中生的德育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韦志敬.浅谈高中德育管理的“三管齐抓”[J].文学教育(中).2016,(12).123.
[2] 孙飞.高中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魅力中国.2018,(9).17.
[3] 何丽娟.论高中德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5,(1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