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伟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民族中学,四川会东,615200
摘要: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发展能力的内在动因,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对某一学科具有主动的探究欲望,乐于去接受新知识,那么对这一学科的学习也就有了持久的动力,学习也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都是以此来得出的结论,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美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经济及教育教学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民族地区,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很多困难。基于此,本文以区域文化鲜明、少数民族较多的凉山州为例,在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时提出了一些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兴趣;民族地区;课堂教学;兴趣培养
初中物理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主要课程之一,要想学好物理,就要对物理有兴趣。由于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如何提升物理学习兴趣的内容,成为民族地区教学中主要的研讨内容之一。对于区域文化鲜明的民族地区学校,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较差,没有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主动性。而学习物理学科比其他学科更具有一定的难度,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物理课没有兴趣的情况。通过分析现状,本文结合民族地区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兴趣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策略。
一、采用有趣的物理小故事设计教学情景,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并学习
在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课程,对物理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很多教师在这个时候没有注重激发初中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只是为了做题而教学。这对学生在未来的物理学习中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变相诱导学生认为物理就是一个做题的学科。要让学生学好物理,教师先就应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和对物理的兴趣。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并学习。从物理素养的角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除了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外,还要适当拓展一些物理的历史和物理定律的探索过程。如,在初中学习电学和磁学的时候,教师除了多提及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应用之外,还可以多讲讲电磁学的发展历程。历史上,电学和磁学一直是独立的分支学科。从泰勒斯发现木块摩擦过的琥珀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到德国物理学家吉伯首次使用“电”一词来表示这种性质,再到奥斯特发现了变化电流可以产生磁场这一现象,首次将“电与磁”联系了起来,再往后就有了安培、麦克斯韦等物理学家统一电磁场的故事,以及爱迪生和特斯拉关于交流电和直流电的争论。在这个示例中,“电和磁”这几个章节本身是出题比较多的。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讲解基础知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果多讲讲这些伟大的物理学家是如何一步步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并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来探寻真理的,比单纯讲解作业会显得更加真实有趣。这对提高学生对物理整个学科的认知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学习这种科学精神,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善于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在初中任何一门课程当中都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教师们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只是单纯地进行授课,没有考虑到学生们的接受情况,而学生们由于所处的阶段,在课堂上往往不能够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因此教师们很难保证自己的上课质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科技得以飞速发展,而这些科技的应用也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利,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多媒体仅仅是一个途径,我们任课教师如何架起多媒体的有效桥梁作用,把课本知识通过桥梁输送给学生值得进行深入探讨。在网络环境之下,教师应当勇于创新,进行教育方法的改革,培养创新的能力和意识。比如在学习“光的反射”这节实验的时候,对于光路的形成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抽象,借助于多媒体的投影仪设备,我们可以让学生们生动直观地看到光的传播,并且把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的概念及特点掌握清楚。或者在进行教学时将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某些比较生涩的文字,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将一些物理知识点以一种生动、简洁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就初中课程设置看,物理学科的学习难度较大,如若学生学习成绩不佳,久而久之会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放弃的情绪。所以,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必要采取有效手段,增强其学习自信心。首先,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创设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以符合班级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其能够答对问题,树立学习自信。其次,教师提问过程中,如果学生答对,教师给予表扬;如果学生有些许进步,放大其进步的闪光点,给予嘉奖;如果学生答错,教师不应对其批评,而是循循善诱,引导其找出正确的答案。最后,给学生心理暗示,使之有信心解决遇到的物理难题。要在物理教学中增强学生自信心,归根结底就是,教师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成功体验感,进而激发其物理学习热情。
四、制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的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相处,有的教师严厉,有的教师幽默,而有的教师面对调皮的学生则不会有那么多耐心。教师在平时的课上应该怎么跟学生相处,并且还能让学生喜欢上物理呢?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公正、和谐的师生关系。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上这堂课。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多处都会跟教师对着,那么教师就要正确处理这一现象,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教师更多的是需要耐心,在课堂上不管学生怎样调皮,也不能向学生发怒,而是加入到学生中来,让学生觉得教师就像是他们的朋友一样。这样,以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上也能够更加尊重教师,还会与教师交流。所以,教师面对调皮的学生,一定要有耐心,在课堂上不可太过严厉,应以幽默的语言来跟学生交流,跟学生既是朋友,又是师生。另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减少学生学习的压力,而且还能促进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够轻松地去学习,才能对这堂课喜爱,对教师亲近;信任教师,能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对物理的学习才会更加有兴趣。
五、结语
总而言之,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他们学习的原动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更具有特殊性,而教无定法,教师要始终激励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养,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走出一条适合特殊学校学生学习物理之路,使不同的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有不同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助力。
参考文献:
[1]陈丽娟.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华夏教师,2019(30):17.
[2]苏天泽.如何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