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程
温州市瓯海区南瓯幼儿园 325016
摘要: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对幼儿园的教学越来越重视,这就对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小班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说教的形式,尊重幼儿的人格,把幼儿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自主的参与活动规则,培养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热情,建立一个和谐、良性的心理氛围,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帮助幼儿更加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策略;区域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阶段的教育对成长和日后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应当尊重幼儿的人格,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日常教学。但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方式方法,不宜说教和强制对待学生,对于活动的参与应当以引导为主,确保幼儿自主自愿的原则,确保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活动,通过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幼儿通过区域活动实现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对区域环境的适应,从而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而且,小班的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对于幼儿园的区域还比较陌生,这个时候教师对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引导,能够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便于幼儿的适应和接受,这样也能够增加区域操作的成效。
一、设置合理科学的区域活动环境
小班的幼儿由于视觉触觉和思想发展的差异,对事物的感知也会存在不同,那么在设置区域活动时,首先,应当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来设置区域活动的外在环境。区域活动的外在环境主要体现在活动物资的摆放、设置上,通过物资的颜色、形状、位置的差异,让幼儿来感知不同,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适用于幼儿教育,因此,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为他们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教师尊重学生,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有效的交往模式,同时,教师要注重自身言行的示范作用,用自己良好的言行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最后,区域活动的开展,应当根据幼儿的特点,注重对幼儿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的开发,以满足幼儿成长的需求,所以园区应当注重对区域材料的选择,使用能够开发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的低结构材料,这样有利于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而且,材料的存放大多是集中和开放的状态,这样材料的安全和卫士问题就需要规范检查,以保证幼儿的,健康,同时,区域材料的选择是为了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区域材料应当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增强幼儿探究的兴趣,对于不同能力的幼儿可以给予不同的材料,注重对幼儿性格和能力的培养,
二、用材料引发幼儿的兴趣
处于小班的幼儿,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行为容易受情绪支配,情绪又极易受外部影响。而且他们更容易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已经使用过的区域教材常常会被幼儿忽略。
那么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可以利用幼儿这一性格特点,充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得活动兴趣特点主要包括,一方面,幼儿对新鲜事物更感兴趣,喜欢尝试新鲜的玩具,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几种不同的玩法,另一方面,幼儿在玩玩具的时候常常会玩一会自己的,就会寻找下一个,或者出现抢夺的现象。小班孩子通过摆弄玩具材料,在操作中获得经验,因此,园区应当即时增添或者更换区域活动材料,保证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热情。
三、以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事业,材料为物质基础,同时也离不开教师语言的引导,积极的语言能够调动幼儿参与的热情,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对幼儿的成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小班的孩子,较为情绪化,老师用形象的语言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更好地利用手中的材料来进行探索发现,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和观察的作用,那么就可以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适时的鼓励,增强学生探索的欲望
四、在区域活动中合理的评价幼儿
区域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点,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学生成长的状态,以便与对学生进行总结评价,在反思总结中,发现问题,更好的帮助学生性格和行为的发展。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切记不能使用成人对错观来直接教育孩子,否定的语言容易使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因此,教师应使用鼓励的话语引导学生。而且,幼儿的性格多种多样,对于敏感内向的孩子,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肯定,对他们的闪光点进行表扬,这样孩子的进步和改变一定是巨大的。那么,区域活动在一种宽松、有趣的范围一下,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就可以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他们独特之处。
五、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区域活动的开展,要想有好的成效,离不开教师的努力,以及良好心理氛围的建设,构建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活动氛围,是幼儿充分体验区域活动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活动中自由的发挥个性,体验其中的快乐。因此,教师有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予学生尊重,鼓励幼儿参与其中,这样幼儿就能够在活动中实现能力的提升。良好心理氛围的构建,幼儿能够在探索的过程中,更好的认识自我,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自主快乐的学习,增长自己的经验。
区域活动的开展,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这一活动中,应当指引学生与同伴交往,与同伴分享,通过动手体验在感受中成长。这区别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不断的观察,不断的反思,再动手操作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有序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微.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之设计与实施方案[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10):139-139.
【2】刘兰芬. 浅谈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 中外交流, 2019, 026(033):192-193.
【3】刘玉彩. 区域教学 快乐无限——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