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重庆市聚奎中学校,重庆市江津区 ,402289
摘要:现如今,本国经济实力的大大提升带动了本国教育行业的成长,使得教育行业有了一个全新的成长空间。针对于初中化学来讲,早期的初中化学教授方式和教授手段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学生们,现在的初中化学课堂不仅对于同学们的实践技能和合作意识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样也需要老师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的逻辑技能和思维技能。全文着重探讨了项目式教学与初中化学课堂相融合的核心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初中化学;教学实践
为了提升同学们对于探索科学的兴趣,以及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的思维技能和创新技能,继而使得同学们能够将化学融入生活中,理解初中化学理论知识,明白知识是源于生活的。这也就会要求在初中化学的课堂上,老师不仅需要教授同学们化学知识,同样也要培养和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各种技能,而项目式教学也就应运而生。项目式教学通过将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同学们进行分析和处理,继而提升同学们的各个方面的技能。
1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解构项目任务
在初中化学的教授过程中,由于项目式教学的加入,就会使得初中化学的课堂比一般的课堂更为自由和开放,能够为同学们供给足够的时间去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既能动手进行操作,也能互相沟通和交流,让同学们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分析问题的关键、最终解决问题。针对于初中生来讲,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征,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以及化学基础等都具有差异性,要想项目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发挥最好的效果,这也就需要老师将项目式教学与初中化学的教授完全融入到一起,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不同时间段的项目分成一个一个,最终在整合到初中化学的课堂之上,将课上的教授与课下的练习完美的融合到一起。
将项目式教学与初中化学的教授融合的过程中,通过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项目实行的过程、项目结束后的总结这三个步骤来将项目式教学的成效发挥到最大。在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中,老师通过整理本节课需要教授的内容,基于简单问题的抛出,让同学们进行适当的思考,同时为同学们供给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继而促使同学们完成课前设置的问题,最终诱导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乐趣和学习热情。在项目实行的过程中,老师通过课前设置问题回答的情况来分析同学们的掌握情况,继而将项目学习分成一个一个的小项目,让同学们一个一个的进行学习,与此同时,对于本节课的关键内容,老师同样需要设计问题和相关实践活动,通过动手实践、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等来进一步的掌握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在项目结束之后,老师同样需要带领同学们进行课堂回顾,将重要的知识点从头到尾在过一遍,以及老师也需要进而本节课的总结,进而使得同学们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的更为牢固。
2确立适宜的主题,使学习达到最优效果
对于初中化学的教授与项目式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因为教授内容和学习任务有一定的数量,这也就会使得部分的初中化学课堂并不适用项目式教学,所以,两者在融合的过程中,初中化学老师同样也需要筛选出适合用项目式教学的内容,适合使用项目式教学的化学内容具有符合实际生活、能够培养同学们的思维技能、同学们喜欢以及实际操作性强等特点,进而能够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质进行项目式教学,以及确保初中化学理论知识的框架结构。项目式教学在挑选初中化学教授的内容时,就是需要根据同学们的化学基础来挑选教授的内容,避免因为讲授的知识过难,而使得同学们出现厌学心理。与此同时,项目式教学最为注重化学知识的真实性,也就是老师教授的化学知识要符合实际生活,让同学们明白化学知识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通过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积累出来的。
例如:老师在教授“吸附、过滤等多种多样净化水的方法”这一个知识点时,老师就可以为同学们设置一个简单净水器制作的项目任务,让同学们从中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魅力所在,继而带动同学们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
3划分实验小组,完成项目任务
在初中化学的教授过程中,项目式教学的运用不仅可以促使同学们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同样也能培养同学们合作共赢的精神。分小组来进行沟通、讨论、学习,这是在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上都会运用到的教学手段,让同学们在讨论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将竞争关系潜移默化的转换成为合作关系,让同学们深刻的意识到团结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与此同时,小组之间的相互讨论,更能促使同学们培养和锻炼思维技能、语言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都是同学们之间相互进行沟通、讨论才能学习到的。项目式教学与初中化学的教授相融合,最为关键的做法就是将完整的化学教授过程划分为一个一个详细的项目,进而设置出相应的教学方案,最终通过教学方案来实现初中化学的教授过程,既能使得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同样也能培养和提升同学们处理问题的技能。在项目式教学中,团结合作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让同学们在小组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例如:同学们在学习“二氧化碳”这个知识点时,老师就可以运用项目式教学的方法,通过在课堂开始之前引入上节课的教授内容,即“在上一节课当中,我们对于金刚石、石墨等进行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将学习与之相关的二氧化碳,哪一位同学对二氧化碳有了解的吗?”然后,通过不同学生的回答来引出下一个环节,将不同的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之间共同合作,完成二氧化碳的制作并掌握二氧化碳的来源。
4明确教师定位,进行合理评价
在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明白谁才是学习的主体。在一般的化学教授过程中,当同学们出现化学疑问时,老师就会直接为同学们解答疑问,并没有给同学们留出思考的时间,也没有让同学们通过化学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这也就违背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原则,也使得同学们的思维技能受到了限制。与此同时,老师应该深刻的认识到项目式学习的主体是同学们,而不是老师,老师不能代替同学们学习知识,所以,在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做同学们学习知识的引导者、辅助者,耐心的等待同学们做出决定,进而通过思考的过程来加深对于知识的印象,老师在旁给予同学们足够的关心与帮助,逐渐恢复同学们对于初中化学的自信心,最终提升同学们专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5结束语
言而总之,项目式教学是需要老师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技能的培养相融合,通过初中化学课堂中一个个单独的项目来进一步的展现出来,这对于初中化学老师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所以,也就需要求初中化学老师持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最终将项目式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黄满霞,秦晋,杨燕,傅志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设计——以“我帮稻农选好种”为例[J].化学教学,2020(10):50-55.
[2]周游.应用型本科院校双语课程分层次项目式教学探究——以《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程为例[J].财富时代,2020(09):161-162.
[3]李香艳,江合佩,王朝晖.走向真实情境的项目式学习在高三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利用类价二维实现从石英砂到单质硅的转化[J].化学教与学,2020(10):63-67.
作者简介:李英(1987.03)女,汉族,重庆江津人,大学本科,一线教师,主要从事项目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