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超
江苏金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目前,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住房建设的不断增加,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当中稳步发展,就必须要保证住房建设的质量,这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因此,应该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积极管理施工的工艺,采用了正确的施工工艺,保证了施工的质量。论述了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因素,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策略,以期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在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基础之上,可以提高施工企业中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在管理人员中需要不断加强其管理工作,完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以提高整个项目管理工作的经济效益。
1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风险种类
1.1 组织风险
组织不同决定其组织职能也有很大区别,所以,组织应满足施工企业的运行和发展模式等方面的需求。针对当前组织风险进行分析,应组建有目的性的工程组织机构,制订相应的工作流程,而组织管理不健全、针对性不够强的组织结构会在一定范围影响项目风险预控策略的实施。
1.2 合同风险
施工项目合同是确保各方利益的主要书面文件,在进行合同管理工作时,常会出现合同风险,其对建筑项目效益影响非常大,所以,参建的单位要提升对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特别是对施工合同进行管理时,要及时对合同风险进行规避。同时,在合同制订过程中,一旦合同选择和定价的方法不同,就会有不同的风险。合同的双方需要对于整个合同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汇编。结合自身的利益,每个参与者与施工的企业也需要明确自己的基本责任,因为一旦责任不明确,不完整的补偿条款与程序也会导致合同的风险。
2 建筑施工管理暴露出的问题点
2.1 缺乏科学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
管理制度就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对于建筑的企业来说,科学完善的制度管理制度可以激发起员工的士气,使全体的员工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大局的意识,促进了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例如,施工的技术交底制度也是施工企业的基本管理制度。但是,在制度执行阶段,施工企业却另外形成了一套施工现场以“人”的主观意识为主的“个性化”交底制度,在开展技术交底的工作之时,总工程师的总指挥作用弱化,涉及到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步骤、施工场地布置、材料规格、数量、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等技术交底内容,只是以偏概全的一带而过,导致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问题与漏洞频出,给建筑工程质量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2.2 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综合素养亟待提升
对于一些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施工单位常常采取分包的方式,将部分的工程或者分项的工程分包给其他具有同类资质的施工企业,而这些的企业为了加快其施工的进度,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往往通过社会上的劳动力中介等一些不正规的,不具备经营资质的中介机构,雇佣大量的临时施工人员,这些人员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水平有限,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人为失误,而影响工程质量。另外,对于管理人员人员来说,从年龄结构、学历水平、专业学识等方面参差不齐,在实际工作当中,部分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得到满足,而忽略了施工企业的整体利益,在工程上大量使用一些假冒伪劣或者价格低廉的残次材料,进而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2.3 现场监督管理意识淡薄
监督管理工作贯穿于建筑项目施工全过程,从前期施工准备阶段到后期竣工验收阶段,都需要质量监管人员时时以工程进度、施工工艺、作业人员以及施工质量等要素进行跟踪检查与监督,以及时查找出工程质量缺陷或者存在的问题点,将质量与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降到最低点。但是,一些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人为违规现象视而不见,导致小问题逐渐积累成为大问题与大事故,进而给施工企业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
3 建筑施工管理优化
3.1 进一步完善信息风险管理
在工程的项目完成之前,通常会签订有关的合约。为了确保合同当中没有相关的问题,有必要在签订合同之时获得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并且加以整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施工的企业必须要顺应时代的潮流,进一步推进了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通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并且全面实施风险的管理,在企业风险的管理过程当中积极学习相关的技术经验。不断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管理水平。
3.2 优化施工技术管理模式,构建科学管理体系
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成本管理工作人员既承担管理角色,又承担作业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为更好提高管理水平,应优化管理模式,将其分为管理和作业两部分。严格要求材料的人员选择其成品,原材料,半成品等供应商,并且严格执行质量的验收和管理的制度,选择设计施工的单位和建设部门推荐的优质品牌产品。所有的材料(材料)按照合同规定的牌号,数量,规格,产地,技术的参数来进行采购。在采购之前,制造商应该提供材料设备的原产地证明,出厂的检验报告和产品的合格证。工程应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业主确认之后方可采购。同时,还应根据房屋建筑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构建正确管理体系,保障作业、管理顺利进行。
3.3 加强相关合同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合同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建筑企业要提升合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聘请专业管理人员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此外,还应提高建筑企业管理人员法律意识,当合同出现法律问题时,及时交给相关法律人员以减少法律风险,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3.4 注重建筑工程质量,做好技术资料管理
房屋建筑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档案进行整理、分析。档案管理应确保档案完整,从房屋建筑准备阶段到竣工阶段都要进行材料收集,并严格按照相应要求进行管理,管理人员要重视本职工作,充分意识到该项工作对整个房屋建筑施工的重要性。其中,为减少设计的变更,应该做好在房屋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中的造价管理工作,减少成本投入,获取更多经济收益。一旦出现项目工程风险且不能规避时,相关人员需要妥善转移风险,施工企业也应了解科学转移风险的方式,可借助法律维护其自身的权益。在转移风险过程中,总承包商还可选择综合能力和素质比较好的分包商。另外,其中比较有效的一种转移方式也就是签订保险的合同,使得工程项目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一旦出现风险,可进行合理有效的索赔,从而降低风险损失。
4 结语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专业性强,管理流程繁琐复杂,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个人综合素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借鉴成功的管理经验,通过自主学习与经验积累,能够酝酿出更多的新点子、新创意、新想法,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坚实保障。总之,企业要在风险控制在管理方面投入了一定的物力、人力与财力等资源,这样才可以确保在整个工程项目中的顺利实施。因此,需要将任何风险控制到最低状态,针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最优化的配置,可以实现企业的最大化经济利益。此外,一旦项目的风险管理不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风险控制管理工作,并严格落实到位,才可以确保企业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彬.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智能城市,2020,6(06):95-96.
[2]谢万超.浅谈房屋建筑施工及工程节能技术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6):154-155.
[3]蒋有健.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提高质量措施[J].居舍,2020(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