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梅洁
[导读] 论文主要分析了EPC模式的概念及工程造价管理的要点和扩展方法,希望可以给相关的研究和运用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梅洁
        身份证号:42112719870****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建筑行业也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在建筑工程项目中,EPC总承包模式也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得到了诸多企业的青睐,特别是在我国的公共建筑工程领域以及一些具有特殊性的过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论文主要分析了EPC模式的概念及工程造价管理的要点和扩展方法,希望可以给相关的研究和运用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EPC模式;工程造价;管理要点;控制方法
        1、EPC模式含义
        “EPC”是“设计、采购、施工”的三个英文单词第一个英文字母的缩写(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EPC总承包模式是指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总承包单位,由总承包单位承揽整个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并对所承包的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全面负责,最终向建设单位提交一个符合合同约定、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并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建设工程承包模式。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必须对造价的影响进行强有力的剖析。只有这样才会从上到下地落实好工程造价的良好控制。在进行分析影响因素的时候,在建筑设计与建筑工程施工这两个环节就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如果建筑设计的方案不能满足工程所需要达到的标准和质量要求,那么就会在后来的建筑施工成本上造成更多的成本浪费。设计过程时要注意到设计变更问题,当设计进行变更时,就会导致工程施工时间的变化,还不利于工程造价上的控制问题。因此,采取EPC模式,总承包单位必须协调好设计与施工之间的关系。
        2、EPC总承包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重视程度不高
        EPC总承包中对成本控制的管理并不是一个人干一个部门的工作,需要全部人员参与进来,每个人都有意识才可以从本源上将这项工作做好。而实际的动工中很多人重视的是进度和生产有关的事件,认为成本控制只是其他部门的工作,导致工作者没有管控意识,无法切实认识到成本控制在整个工程运作的重要性。
        2.2成本控制方式落后
        施工过程的成本管控与控制方法在持续进步,但其信息化的程度不高,使从事工程管控有关工作中有很多阻碍,工作效率不能获得实质性提升。比如不能及时抓到有效信息,让真正的成本投入支出状况没能及时反映出来,导致成本管控不能及时跟进和调节。
        2.3材料成本控制问题
        施工阶段原料是必备的,是组成工程的重点。但实际施工单位为了从中获得利益有偷工减料的行为,使用质量差的材料换取合格原料,并以高价上报,使材料成本不断提高。比如在动工中使用的沙子施工人为从中获利,购买便宜的沙子代替合格沙子,并将其价格抬高,从而使综合本金增高。
        2.4项目有关各方权责不明
        一般的修筑工程中三个主体分别是业主、承包商和监理。三方通过各项合同关联在一起。监理与业主签订合同,而合同一经签订,监理方必须对项目实行监控。另外监理与承包商是监理监控和被监理监控的关系。其中,监理工作者首要原则是保证公平。对各种行为都应负有道德和法规责任。监理人还要对工程进度、质量加以监督,对付款时的决策异常关键。如今建设很多单位对监理人的职权并不熟知,多数业主并不会将所有工程修筑的监理权利给到监理人。反而会把己方人员安排到建设工地中。多数时候,业主只在要变换指令的时候经过自己安排的人传达,而监理起不到任何作用。


        3、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3.1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方法
        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首个环节,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前期的设计方案优劣对于后期的工程造价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整个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对于后期的工程成本、质量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初步设计阶段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时期,相对来说,技术设计阶段的影响小于初级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对于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方案的筛选。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面对项目的不同设计方案,应该择优选择,采用竞标的方式,合理地利用市场竞争的方式,让真正优秀的方案能够脱颖而出,科学、合理地筛选更加符合现实状况的设计方案。优秀的设计方案应该具有明显的优点,诸如设计的周期短、质量高、施工难度较低等方面。2)探讨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在筛选设计方案时,对于方案的可行性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这是方案能否最终被采纳的关键指标,因此应该给予重点关注。在保障项目质量的首要前提下,尽可能地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减少工程造价,尽可能地避免频繁的设计变更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3)构建合理的奖惩体制。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要不断地激励其提出新的、优秀的设计方案,不断地完善优化设计方案和工艺,尽量采用新材料来降低工程造价。对于提出更加有效设计方案的设计人员来说,我们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不断地鼓励其创新,对于造成严重损失、超出工程造价的设计人员,我们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构建合理的奖惩体制,真正做到奖罚分明。
        3.2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阶段,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价格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总造价,所以应加强材料和设备费用管理。在采购各类材料和设备之时,需多方面比选,在同类产品中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并且在材料和设备采购完毕后还要加强维护管理,避免因材料和设备损坏问题而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再者,由于市政工程往往建设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很容易在施工期间出现大幅度价格波动,因此需提前做好市场调查,并制订有效的价格控制预案。在施工阶段,还需依据项目合同约定进行有效的进度款结算,期间需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进度、变更文件等各项资料。另外,施工现场签证管理也是一项重要工作,施工现场签证是由项目总承包商、监理方、施工单位三方共同签订的文件,它对工程造价具有重要影响,必须要严格把关签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3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
        在市政工程的所有项目内容都施工完毕后,即进入竣工结算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同样十分重要。具体来说,在此阶段需要详细整理工程的各类文件资料,对不同类别的文件进行有效归类,并严格审核设计变更是否真实、签证单结算是否真实合法、工程量清单是否准确等,避免文件内容出现错误或疏漏。在整理和归类完各类文件资料后,再依据这些文件内容及合同规定来开展竣工结算工作。在竣工结算中,项目总承包商与建设企业之间应对工程价款的总数目做好协商,以避免后期出现不必要的矛盾和争端。在编制及编写竣工结算书时,要保证文件内容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确保文件编写规范。另外,还需对工程竣工造价情况是否得到真实体现、工程量中不符合实际的签证是否需要重复计算、工程内容是否存在多余情况等进行认真分析和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EPC模式下工程造价的管理要点及控制方法的探讨,可以看到,无论是前期的设计、中期的采购还是后期的施工环节都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降低工程造价。目前,我国的EPC模式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伴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各项规章制度及规范化的政策实施,都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有效开展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才能更好地保障建筑项目的整体品质,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慧琴.探析市政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J].四川水泥,2020(10):218-219.
        [2]陈慧琴.市政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探究[J].江西建材,2020(09):260-261.
        [3]王立鹏.EPC模式下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分析[J].居业,2020(09):132-133.
        [4]李园丽.市政工程中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17):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