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舒勇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深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探求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智慧课堂应运而生。语文智慧课堂不仅可以发挥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资源的教学功效,也能满足新时代小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是巩固学生语文基础,提升学生文化涵养的教学捷径。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舒勇   第十四小学  贵州  铜仁  5543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深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探求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智慧课堂应运而生。语文智慧课堂不仅可以发挥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资源的教学功效,也能满足新时代小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是巩固学生语文基础,提升学生文化涵养的教学捷径。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82-01

        引言
        语文本身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它的教育开展,不仅能培育学生的民族语言认知,还能为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奠定文化基础。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展开了多方面的教学创新,加强了对学生这一主体的关注度,并且开始实际考虑学生的语文学习思路和兴趣。由于小学生的认知不是特别丰富,因而对于语文教材上的许多课文都有着较高的探索与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合理构建高效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力,逐步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成效。
        一、语文课堂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方式缺乏多样性
        虽然在教育改革中提出了教师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其中起引导、拔高和总结的作用,但是很多学校和教师为了能完成教学任务和保证升学率,仍然采用的是教师讲授课本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课本知识的教学模式,课堂中很少引用课程导入、情景演绎、小组讨论等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同时,这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语文知识,对预期的语文教学成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受传统教育影响,很多教师还是采用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虽说在教育改革的推进下,国家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部分教师还未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也没有得到及时地转变。
        (三)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受应试教学影响,很多学生都习惯了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家长和学生并不重视语文课程的学习,在加上学生们的升学压力较小,所以学生们就容易忽略语文这门课。语文课程中的古文通常是用古汉语写作,其中会存在着一些较为晦涩难懂的语句,会给学生阅读带来一定困难,阅读困难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意愿。此外,现代科技的发展,造成了学生学习时间呈碎片化发展的趋势,这对学生阅读研究经典作品产生不利影响。



        二、小学语文构建智慧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设备创新教学方式
        信息设备是小学语文构建智慧课堂的关键,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合理加强对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不断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微视频教学本身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通过对这一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不仅能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还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探索兴趣。在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重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教学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用以着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比如,在对《狼牙山五壮士》展开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一些与抗日战争有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内容,并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能在接触这些图片或者视频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语文课文的理解,从而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质量。
        (二)组织合作探究活动,丰富智慧课堂构建形式
        新课标教学指导思想主张教师打造自主化、探究化的语文课堂,这既是发展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有力途径,也为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带来了全新的思想启迪。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多人合作才能迸发更丰富的思维灵感。教师在构建语文智慧课堂过程中引入合作探究模式,不仅可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也能更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组织合作探究互动,为学生创设更多参与课堂、互动学习的机会,丰富智慧课堂的构建形式,将课程改革工作积极践行于实际教学中。
        (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
        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学习问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分别进行侧面引导,促使学生能自主解决。如果是多数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集中讲解,便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认知,避免学生的语文学习流程出现阻碍。比如,在学习《金色的草地》时,这一文章本身较为简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这一课文进行解析探讨,并要求每个小组在讨论完成后选派代表对课文进行讲解,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不足。教师也可以适当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对学生的课文解析形成一定的指导作用。这样的语文智慧课堂本身围绕学生开展,学生能在其中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并形成一定的语文智慧,懂得展开积极的语文实践探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需要结合学情,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个富有探究氛围的、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学习,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具创新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蒲得喜.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策略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23):33-34.
[2]牛翠娟.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策略[J].中国教师,2019(S2):86.
[3]仲玉霞.趣味引领,演绎智慧课堂——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58-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