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莎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 402471
摘要: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大背景下,初中英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较之以往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只有实现了有效教学,才真正符合生命成长和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才可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求知、体验与探索的平台。基于此,本文就对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作以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实行新课改之前,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而言,仍以“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主体价值的发挥和能力素养的培养,而且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倡导对话、合作与交流,力图革新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文化,这就要求教师从根本上扭转教学观念,准确把握学生身心发展及英语学科的特点,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与之不相适应的环节进行及时调整,以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有效教学目标地更好达成与实现。
一、确立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试想,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教师教学的前提和指引,就会在极大程度上阻碍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不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及课程标准制定并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时间得到充分利用,进而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教学《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这一单元之前,我结合学生实际及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设计: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地利用过去进行时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询问和表达;能根据图片等提示对过去发生的故事进行复述;能正确地运用听力技巧和策略完成听力任务;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来创造情境对话;通过采访调查、填表,展开采访过程以及作报告等活动方式用过去进行时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询问和表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暴风雨既能带来充沛的雨水灌溉庄稼,也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出门前听气象预报。如此,通过确立三维目标,既理清了上课的思路,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注重兴趣激发,采取灵活导入方式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重要心理动机。而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一个有效的导入环节既可以迅速激活课堂,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特点与新课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自觉投身于课堂学习活动之中。
以《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我并没有在一上课就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而是先在导入环节让学生欣赏了英文歌曲“Let’s travel”,以将学生的思绪迅速聚焦到课堂中来。之后,我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了Mr.Bean去度假的录像,继而引出了本单元话题“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样,通过利用歌曲和录像导入新课,不仅激活了英语教学活力,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新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创设语言情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将学生单纯地视为容纳知识的机器,这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力素养的培养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都是十分不利的。鉴于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大语言情境创设的力度,使学生在对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运用的过程中提高交际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待学生基本学习并掌握了《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一单元的重点单词和句型后,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语言情境,即让学生四人为一组,其中一位学生邀请其他三位学生参加生日派对,这三名学生则要回答“Yes”或“no”,并说明理由。在这一过程中,若组员在表达上有困难,小组成员可以帮助他组织语言,或纠正语法错误。如此,通过创设语言情境,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而且还使学生在对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运用的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英语思维,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四、关注主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受多方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个性特点都不尽相同,仅凭单一的无差别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鉴于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承认并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主体差异,继而在对此加以准确把握的前提下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素养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与发展。
在教学《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这一单元时,为在最大限度上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需要,我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设计了分层教学目标。以单词教学为例,对于英语基础较好、学习能力也较好的学生,我要求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根据音标自主拼读,并掌握单词词义及用法,会用单词进行简单造句等;而针对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我要求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正确拼读,并大致掌握单词的基本词义即可。如此,通过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不仅充分落实了以学定教,而且还释放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有利于切实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五、采取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英语学科向来是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方式,此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内在潜能与价值的发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鉴于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意结合学生实际,积极推动评价方式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首先应积极构建即时性教学评价。即时性教学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师生对话和学生表现,前者通常是以提问的方式进行的,而后者则是通过任务评价进行的。其次,形成性教学评价的构建也是十分重要的,即在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核一并纳入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家长和教师。这样,通过采取多元评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了学生的英语素养,而且还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而言之,为切实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深度把握有效教学的相关要素,继而以三维目标为导向,以兴趣激发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多元评价为手段,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以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力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讨[J].智库时代,2017(11):117+120.
[2]伍厚琼.论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J].亚太教育,2016(27):47.
[3]王建华.浅谈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6(3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