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玲
晋江永和中学
内容摘要: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至今存在着许多问题,曾经哑巴英语的苦恼和如今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农村中学生在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种种困难,既有教师的因素,又有学生自身和环境的因素。文章阐述了农村口语教学的种种困难,提出改进方法,教师努力提高个人的口语水平,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努力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呼吁要开展英语口语考试。
关键词:沮丧; 趋势; 困难; 办法;希望
记得那时刚上大学,在校园里碰上外教,她很热情地打招呼,可简简单单的一句“how are you ?”,我却老半天才生硬地憋出答案,那份尴尬和对自己的失望就别提了。虽然答案了然于心,在纸上写起来呼呼生风,可因为当时中学的英语教育没有口语教学的概念,学与用脱节,自以为英语不错的我在实际应用中屡屡受挫,拙于表达,着实被口语重重撞了一下腰。沮丧之后苦下功夫,一幕幕往事犹如昨日。。。。。。
到如今,身为人师,我不能不特别重视对口语的教学。何况,随着社会发展,世界越来越一体化,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已成为社会的需要。加强英语口语的教学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注重。这不但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要求,也反映了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
但是其实,英语口语教学在当下的农村中小学却很难开展。
首先,农村学校,学生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听英语的机会少,直接影响到说的开展。
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人,只要不是哑巴或聋子,出生几年过后,自然都会说母语,先听后说,说的能力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听的实践基础之上可是,在农村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学生 “听” 英语的机会很少。
广大农村,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偏低。他们没有能力给子女营造英语的生活氛围。而在学校,他们想从老师的日常教学中得到大量的潜移默化的英语语言输入也是比较难的。许多农村教师口语水平偏低,语音语调不太准确,不能流利自如地用英语进行教学,在课堂过多地使用汉语组织教学课堂。也或者说,农村中学,沉重的教学压力面前,考试的指挥棒下,面对从小学上来基本没什么英语基础的一大片学生,要教那么多的内容,许多老师“聪明”地选择了用汉语快速组织教学,同时多教那些常考的语法,而不太注重留时间进行听和说的训练。学校基本不会专门设“口语课”,就算有,有时为了赶课,老师牺牲听力课口语课也是常常有的事。
很多农村的英语老师,从教多年,送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发觉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的习惯,比之刚毕业那会,已然渐少。不得不承认,现在许多农村校的英语老师, 课堂使用的英语仅仅限于少数的常用课堂用语,比如使用些如:“Good!” “Well done!” “Follow me” “Listen carefully!”等这些常见的简单口令。并且我敢保证,这不是个别现象。就我这破水平,自我感觉,都还算是过得去的了。而且出去听课,对比起来,只要是乡下学校,同行们好像大体都差不多。
同时,在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农村中学,还存在电化教材设备比城里差的情况,学生利用各种设备听正规英语的机会也就相对少。所以,在农村,学生语言输入的机会是不多的。
其次,农村中小学英语的口语教学缺乏必要的社会语言环境。
乡下学生,家里父母长辈,基本是用方言或者普通话交流!社会生活中也没有什么使用英语的机会。至于与外籍人士接触,交流,也是很难得的事。就算个别学生有幸遇到,也不存在时常交流的可能,根本练不上多少口语。一般的乡下学校也不可能配备外教。上课,很多老师为赶课,口语操练不多。课后,同学之间,有些老师会鼓励学生互练,但真正全面落实的据调查并不多。
所以,我们的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基本没有多少接触英语的机会。课内学来的一点英语课外也大体用不上,无法在生活中得到巩固。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自然影响了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发展,阻碍了英语口语教学。
再者,大班化教学,是学生得不到足够强度口语训练的又一罪魁。
乡下学生,能得到的有限口语训练来自于课堂。然而,提高口语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形成熟练的固定反应,才会在需要的情境下做出合理的反应。每个学生必须有足够的训练机会。
而我国绝大多数中学班级生数较多,一般在五十人左右,多的甚至达六七十人。
班级人数过多,足量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就难以开展。学生不但开口实践的机会少,练习中存在的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词汇句型语法使用不正确不娴熟等情况,由于班生数过多,老师难以一一发现指导;朗读背诵课后操练等,因生数多,老师在落实督促方面难度增大。而这些基本的东西不熟练,学生会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形成心理障碍,在练习口语时怕说错说不好,怕遭人讥笑。因此学生开口难,熟练表达更难。越怕越不敢说,越不说就越不会说,导致恶性循环。口语的能力更难以提高。
所以,我们农村学校的英语口语教学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大部分学生仍不具备有效的外语交际能力,多年辛苦的英语学习,仍逃不出“哑巴英语”的噩运。一些农村校的成绩很好的学生考上好的大学后英语口语成了弱项。
由此看来,农村英语口语教学顺利开展,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制约的挺难的一件事。
但是,作为一名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意识到口语教学的重要性,为学生负责,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不要让一届又一届的农村学生再走上老一辈“哑巴英语”的老路,拉大和城里孩子、大城市孩子的差距。困难再大,若是有心,做总比不做好,慢慢改进,总有越来越好的一天。
那么,要改变目前农村中学的口语教学现状,应该怎么做呢?针对上面困难,我认为,也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广大教师努力提高个人的口语水平,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时代在发展。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向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便于学生口头模仿,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同时也能提供学生更多听的机会,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多用英语组织教学。对于低年级,一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也听不懂,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图片、模型,配以手势、动作、表情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关键是一定要坚持说下去,只要教师坚持说英语,学生就会逐渐提高听的能力。不懂的句子渐渐听懂了,不熟悉的话语渐渐听熟悉了,不清楚的词语渐渐听清楚了,这样,开口说才有了依据和保证。
二、努力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学生对说英语的兴趣,他们才会自觉去加强自己的口语练习,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事半功倍。既然学生缺乏说英语的社会语言环境,我们英语老师就要在教学中多创设英语语言环境,尽量增加学生的口语练习量。比如,我们可以结合课文进行情境对话、短剧表演、小组对话、复述课文,或者讲故事、学唱歌曲等多样化的活动,不断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培养他们对口语表达的兴趣。
同时,为鼓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在纠正学生口语表达时应注意策略。教师不要过分着急纠正学生在语音、语调、语法上的差错,时时打断学生,这样容易打断学生的思路,影响学生完整地表达。且有的学生本身就觉得自己的英语基础差,语音、语调不标准,怕开口,缺乏自信心,老师过多的纠正会让他们失去口语表达的愿望和兴趣。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轻松、宽松的环境,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容,一个鼓励、期待的眼神,及时的表扬,适时的帮助,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真正感到鼓舞和愉快。
另外,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之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媒体,给自己营造一个课后的英语听说环境,提高自己英语学习和听说时间。现在家庭,基本都有了电脑、手机。然而,很多学生却只懂得用它们来玩游戏。老师应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进行英语的学习。现在有很多优秀的英语学习APP,它们不但给学习者提高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相当有趣。教师应该选择其中适合学生的,推荐并制定方案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养成使用习惯。比如单词APP《百词斩》,除了是一款好的单词软件,它的语音电台,它对单词的演绎都是学生提高口语的好帮手。《英语流利说》、《英语趣配音》则是很好的提高学生语音的软件。教师都可以介绍给学生,并引导帮助他们养成使用习惯。
三、口语考试
没有什么比考试这根指挥棒更起作用的了。如果教育部门把口语考试纳为考试范围,那么老师和学生谁就都自然而然地重视口语了,自然也就有更多的老师对口语教学进行研究,有更多好的口语教学方法产生。这是铁的规律。所以,虽然口语考试较难组织,但我还是要在这里呼吁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消灭更多的“哑巴英语”,造福学生,请不厌其烦,研究出好的口语考试制度来!在所有的英语学习者中,从一开始,就进行口语考试。
总之,老师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着广大的乡下学生,为着我们的天下桃李不再重复“哑巴英语”的悲剧,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