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泫蠲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535000
摘要:在“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带领之下,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平台,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本文就在阐述我国使用的四种主要的多式联运方式的基础之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大陆桥运输、海铁联运、海空联运、陆空联运这四种主要的多式联运方式的优势、劣势以及发展基于与挑战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制定进一步法的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多式联运、SWOT分析
引言:我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起步是从上世纪七十年底开始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之后的二十多年发展过程中,增长率一直处于百分之三十以上,韵苑改语世界平均增长百分之六代百分之八的水平。到2002年时,我国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已经突破了3700万箱,居于世界首位。到2007年,全国港口集装箱的吞吐量已经超过了一亿箱,我国港口集装箱的装卸能力也是位于世界领先地位。除此之挖,我国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内河运输方面也都有了飞跃的发展。我国集装箱铁路运输,在运输管理、经营管理方面也都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中,同时在铁路在国际运输领域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并且成为了我国多式联运领域中最重要的一个运输环节。
1.国际多式联运swot分析
陆桥联运
我国在陆桥运输方面具有十分优越的优势,新亚欧大陆桥是目前世界上运输长度最长的一条大陆桥运输线路,途径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全线总长度高达一万多千米,新亚欧大陆桥对于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而言,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新亚欧大陆的外部环境、优势以及劣势分析内容如下表表1所示:
表1:陆桥联运SWOT分析表
海铁联运
海洋运输与铁路运输的货物货物都是数量大,并且价格低廉的货品,将海洋运输与铁路运输结合之后,可以使海洋运输成本低,与铁路运输效率高的优势得到结合,相比于掐国家的海铁联运而言,我国在该运输方式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2.我国在国际多式联运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之后,我国在多式联运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多式联运的运输总量也在急剧增加,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而言,我国在多式联运方面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长江经济带轨道交通密集,自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中国铁路总公司积极响应,区域铁路发展成效显著,客货运输能力和服务品质大幅提高,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中欧班列是长江经济带区域轨道交通国际化发展的突出亮点。但是在我国长江流域内陆地区的集装箱装卸设的技术水平还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导致集装箱港、站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集装箱运输所使用的工具也比较的落后、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以及内河运输的专业运输车与运输船的储备较少,尤其是长江干线上的集装箱运输船舶,大部分都是用旧船改造的,运输量过小、无法促进运输效率与效益的提升。
通关检查业务过于繁琐
与国际多式联运市场相比而言,我国的运输货物通关业务实在过于的复杂,中转环节过多,通关业务也不叫繁杂,缺乏灵活性。网络信息平台的使用也是十分的落后,从而导致海关之间缺乏必要的有效信息沟通,使得货物的运输受到阻碍,缺乏通畅性。
铁路运输力过于紧张,导致陆桥联运与海铁联运的发展受到阻碍
以陆桥联运为例,新亚欧大陆桥通道上,由于双方货物源头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问题,导致集装箱的使用也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问题,出现了空箱运输的问题,空箱运输不仅会浪费运输的成本,同时,还会导致货物资源的运输受到挤压。其次,新亚欧大陆桥一些港口的实际运输货物量需求以及严重超过了理论设计的货物量,导致车辆运输时间呗演唱,货物运输的速度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信息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导致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受到阻碍的关键原因,从实际的发展状况方面来看,我国在多式联运的发展中对于信息化建设工作并没有引起重视,同时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效率也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与信息化标准相差极大,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我国应该建立起遍及全国甚至是全球的货运信息网络系统,促进国际集装箱的运输发展。
3.我国国际多式联运发展对策
发挥铁路运输在多式联运中的作用
应进步发挥铁路运输在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作用,加强多式联运系统间的协调与配合,确保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在铁路段的畅通,并逐步与国际接轨。根据市场需求及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要求,推广20英尺和40英尺国际标准集装箱,适当应用48英尺和53英尺等大型集装箱,开发符合市场需要的冷藏箱等专用集装箱。
提高联检部门的通关率
联检查验部门的工作任务是做好货物出人境的监督检验,服务对外贸易发展。海关物流监管的要求是细致地审核货物,而单纯从物流业务运用的角度出发,程序越简化越好,两者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可以通过业务流程的改造,新技术的应用等来提高通关效率。
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货物起运到达时间、运输途中的追踪、单据的流转等都需要良好的信息平台支撑。应建立统一的信息机制,如车辆、集装箱定期追踪,信息网络自动更新等,及时把握运输信息,方便客户实时查询,从而提高联运信息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参考国内物流业的做法,可以通过建立国际运输查询信息系统,开放接口,使得货主、运输部门、代理都能够使用,满足客户随时_上网查询货物的要求。同时,信息平台还可用求,推广20英尺和40英尺国际标准集装箱,适当应用48英尺和53英尺等大型集装箱,开发符合市场需要的冷藏箱等专用集装箱。
结束语:多式联运的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物理运输与社会经济存在高效联动关系,长江经济带战略下铁路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使多式联运方式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发挥铁路运输在多式联运中的作用,注重联检部门的通关率的提升,加强物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才能为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艳.以中国平板电脑出口为例谈国际多式联运方案的设计[J].对外经贸实务,2020(09):74-77.
[2]殷明,吴琼,王玉.互联网+多式联运经营人发展模式创新优化[J].港口科技,2020(08):47-52.
[3]刘玲.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规则分析[J].中国海商法研究,2020,31(02):83-88.
[4]戴钰桀,保鲁昆,孙延浩.“一带一路”下国际多式联运SWOT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7,39(04):58-63.
作者简介:叶泫蠲 (1988)女,汉族,广西荔浦 ,经济学学士学位, 专职教师,讲师、经济师,国际贸易实务,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课题名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际多式联运之海铁联运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8KY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