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玉珍
云南省宣威市东山镇初级中学中学
摘要:学校校园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学校校园与社会的“围墙”逐渐模糊,。近年来校园伤害事故频繁发生,性质日趋严重,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教育事业出现的这些新情况,向校园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关键词:学生心理与校园安全;避免;事故
校园安全是学生学习的保障,也是学校发展的首要前提。现阶段,不可否认的在校园的安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纰漏,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发生。《道德经》有这样一句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教育是国家的生存之本,但是近年来安全事故不断发生,校园安全问题被大家关注的同时,也给校方带来沉重的压力。
一·学生心理状况的深层意义
学校安全抓好学生心理,能够大幅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那么,学生心理应该如何理解呢?
1.学生心理可以理解为注重日常安全问题之外的,学生自己本身的心理状况。
“你所想既为你所愿”,学生的心理状况健康与否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是否顺利,更加深刻的影响到了学生的安全,进而深入到了校园的安全。
2·伴随着物质生活的高速发展,社会功利心的加重,新时代的“后浪”们存在着被忽略精神方面需求的问题。而学校要完成提高校园安全质量的目标,给予学生正确温暖的精神心理需求是必不可少的。
二·如何抓好学生心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近几年,学校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学生跳楼事件,各类学生伤人杀人事件,每件安全事故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作为教育者,不应等到事故出现后,才去反省和改进;应该防微杜渐,从学生的日常心理心理中的小事做起,注重学生心理,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班级的的安全稳定工作和教育教学的效果,可以说班里的安全稳定工作和教育教学效果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外显,关注并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极其重要:
1.作为教育者,要细致分析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
如今的学生集体,有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影响学生心理的因素,而正处于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重要三观的关键时期,学生们自己往往处理不好会影响到心理状况的事物。如:①校园欺凌霸凌 ②留守儿童来自家庭关爱的缺失 ③早恋产生的不健康因素 青少年学生往往会因为最开始的一个因素而产生对其他事物的影响,愈来愈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因此,教育者应该与学生达成良好的沟通关系,鼓励学生积极与老师沟通。
2.教育者应以身作则,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①针对于校园欺凌霸凌情况,教育者应积极发现并处理其情况及问题,对于施凌者,应当给予正确的教育,让其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可能导致的影响。杜绝“孩子还小,闹着玩玩”的恶性情况,并及时干预和制止欺凌和霸凌的后续发生。必要时使用法律手段使施凌者受到该有的惩罚。对于受凌者,要给予他们人文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拿出细心和耐心来一步步的帮助受凌者愈合所遭受的恶性事件带来的创伤。
②针对于留守儿童,教育者需积极了解留守儿童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情况与对家庭成员的想法。帮助留守儿童和家庭成员保持良好的交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
③早恋是一个长久以来让教育者感到头疼的问题,正因为早恋有利有害,教育者应帮助指引学生多避免早恋带来的危害。
在班级的文化建设中,注重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关注并鼓励学生的积极品质,让学生觉得有尊严;协助学生建立不大不小适中的,合理的目标,让学生有动力,有奔头。
3.增加建设学生心理健康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
学生心理建设管理需要双方的配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除了教育者该做到做好的一系列工作之外,学生还要自觉地配合学校的工作,为了达到双方共同努力的目的,学校应加大安全重要性的宣传。校领导和教师是学校的建设者和组织者,良好的师德师风有助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所以校方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学习,提高教师的认知,杜绝建设学生心理健康以口号的形式存在,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让学生真切亲身的感受到健康心理给人带来的重要作用和它当中的好处。
作为教育者必须清晰认识到现阶段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只有大家提高安全意识,注重细节上的管理,才能有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无小事,工作中的细节更能决定安全,如果人人都能把安全牢记心中,那么安全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新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J】。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