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锋
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实验学校 471800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与生活实际也息息相关,生物学也是一门相对复杂、抽象的学科,学生对生物难以理解导致缺乏兴趣。而兴趣是激发学习的动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引导学生的好老师。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对其缺乏兴趣,进一步致使教学质量变差、学生兴趣缺乏。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教学优势,改变教学氛围,利用各种课堂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习,并将教学与生活实际向结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培养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生物;兴趣;氛围;实验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兴趣是最好的帮手,是最好的老师,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以兴趣作为学习的催化剂、内驱动力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变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培养。为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现结合初中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几点策略。
一、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给与学生充足的尊重、鼓励,给予适当的宽容、理解。在课堂中,运用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有层次且环环相扣的讲解,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使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主动探究,激发学习兴趣;给于学生足够的理解、包容、尊重,形成轻松的教学氛围,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如:在讲《开花与结果》这节课时,主动引导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层层解析知识点,引导学生去主动的思考,去一步步的探索、获取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植物模型、样本等教学手段进行讲解,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传粉和受精等过程形象化。最后让学生以四人为小组,利用可拆开的花卉模型与课本对照认识花的结构,掌握相关生物学相关知识。积极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解决有疑问的地方,最后老师负责点评讲解。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理解,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加课程趣味性
初中生物中实验非常重要,但是在初中生物实验课中因为实验材料的有限性、时间的短暂性、微观过程难以观察等原因,导致实验效果差强人意,许多实验没法完美的呈现,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来弥补不足。例如:在植物的生长全过程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进行讲解,将植物生长过程具体化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达到起到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使教学变得高效、有趣,扎实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录制、剪切视频课件从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目的作为出发点,将实验性问题蕴含其中。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学生也愿意主动投入到课程中并迅速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使学生对抽象知识有了的直观认识、理解,并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
三、举办知识竞赛或者辩论赛,激活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好胜心强烈。教师可以加以引导运用,适时举报课堂知识竞赛或者正反辩论赛,增加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新鲜感和兴趣,活跃课堂,也能起到拓展及巩固学到的生物学知识的作用。如:在复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时,举办知识问答或者抢答;在学生对生物的兴趣降低或者学习有所懈怠是时候,可以适时举办举办正反辩论赛。就现在生物学上热点问题,如:“人类对大自然的影响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克隆生物到底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等进行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当一个新观点提出的时候往往就是一轮新的激烈辩论。增加了学生对热点知识的认识,盘活了学生的知识点、拓宽了思维,也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四、与生活接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生物
生物与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留意生物相关知识点并灵活运用。如:通过学习,学生可了解人体构造,明白人体生理结构,身体机能的运作,学生知道该如何去保存身体健康;在学习人体生理卫生时,明白人体器官的位置、功能、以及各种的生理特点,从而进一步培养相关能力的运用;在学习了骨的成分和物理等相关特性,学生知道骨骼的成分和需求,知道如何保持正确的坐、站、行,使其迁移到对仪态的注意;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并写出实验报告,对优秀的学生给与表扬。这样,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巩固,并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对生物学的兴趣。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需给予学生充足的尊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知识,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还需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向结合。达到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达到人才培养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爱霞.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63-63.
[2]钱保声.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生物技术世界,2016(3):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