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玲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镇江 212002
摘要: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导致听力教学费时,低效。如果我们能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强化学生的听力训练,就能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本文列举了影响英语听力教学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率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听力教学 影响因素 教学对策
听力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是许多中国学生的难点。尽管学生掌握了基本语法知识及一定的词汇?量,但他们大多数的听力理解能力仍然较低,听说技能远远低于阅读能力。突破这个难关不仅有助于其他单项技能的训练,也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奠定比较好的基础。
一、影响听力教学的因素
1、学生依赖母语的习惯和发音不准。
由于缺乏大量的听力训练,学生往往不能用英语思维。听力理解只能把所听英语翻译成母语后才能进行,其结果必然造成听音者跟不上讲话人的局而,这是其一;其二,由于学生自己不注意英语单词的正确读音,甚至不会发音,那么当听到单词的正确读音时就不能认同,所以,即使有再大的词汇量,听力仍旧不好。
2、在听的过程中,太重视对材料细节信息的捕捉而忽略对文章整体的理解。
由于学生缺乏通篇理解的意识,就无法区别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不能合理地处理细节内容和整体内容,从而影响对听力材料理解的准确性。此外,由于学生不熟悉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特色以及英美人的生活习惯等等,学生在进行听力练习时,常常会利用中国的文化背景去理解西方的语言环境,这就导致了即便听力材料中没有生词,学生也似乎听懂了所有的听力材料,但还是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内涵。这两个方面都导致了听力理解的困难。
3、学生喜欢边看原文边听录音。
科学证明,听力通过听觉神经输入,而阅读通过视觉神经输入。因此,看着原文听录音,往往造成听懂的假象,久而久之会养成一种依赖性,听力水平很难提高。
4、学生的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听音心情过于紧张和注意力不集中两个方面。学生在一般情况下都有一种普遍心理:在听音过程中如能将听到的句子都译成汉语就觉得听懂了。然而,在听音过程中正是由于这一多余环节占用了时间,造成大脑在忙于寻找声音的汉语对应信号时无法处理随后到来的信号,同时,由于慌忙中并未完全理解接收到的信息又导致了遗忘。无法处理的信号不断堆积,致使听者精神紧张,而紧张的情绪又干扰了大脑的有效工作,使学生心情烦躁,甚至丧失信心。
二、相应的对策
1、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要正确处理听觉与视觉的关系。听力训练应尽力排除视觉的参与和干扰,大量的听力训练应在听觉领先的状态下进行。学生在听力训练之前必须预习生词,要知其形义和音。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听前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生动地去获取信息。
2、注重听力技能的训练。
①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由于英语语音中存在弱读、失去爆破、连读等现象,学生在听时会产生一些困难。如果学生要将转瞬即逝的语流转换成中文理解,将影响听力的正常进行,更不利于听力的提高。因此,老师要尽量地用英语解释,辅以图片、体态语等方式,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摆脱母语的干扰。
②培养捕捉要点和重要信息的能力。实际生活中,听者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于感兴趣的信息上,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目的从讲话人发出的多种信息中筛选出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为了使听力训练更接近于实际生活,教学中可给学生创造一种筛取有用信息的环境,让学生人为地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目的,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教材的某些关键部分,而不是每个词或每一句话上。
③培养预测判断的能力。重视听力技巧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和判断能力。预测和判断时可根据标题或题后练习进行,这样在听时就会有未听先知的感觉,听的欲望强烈,同时也感觉听得容易。抓住主题句、关键词非常重要,因为主题句、关键词往往揭示整个语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对语篇的理解。
④培养学生的记存能力。记存能力就是把听到的词、词组记住并迅速加工成意群记存起来的能力。进行这种训练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听懂几个单词,而且要听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把它们作为一个意群、一个整体进行记忆。
3、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增强语感。
精听是听力的基本功,听力训练时,不可看完文字材料再听,更不能边看边听,要反复听,实在听不出的地方可带着问题参看文字资料,然后再听,这样才有利于听力水平的提高。
泛听是对精听的巩固和补充。泛听的材料内容比较广泛,泛听时可不必像精听那样字字听懂,能概括大意便可。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设计出不同的教案,在课堂上进行精听,让学生在课下自己进行泛听或者半精听,多听英文的广播或者新闻,并且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这样精听与泛听相结合,一定会让学生的听力水平有一个飞跃。
4、摆正听与说的关系
英语的听和说是相互联系和促进的,说的同时听觉同样在监听检查自己的语言。因为朗读也是对自己语音语调的认识提高过程。
教师可以在听完一段材料后就该段内容组织学生retell或discuss,使听和说结合起来。这样既可避免听力课的枯燥气氛,又可使学生以说促听,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
5、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
文化差异问题导致学生在听录音材料时,能听懂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但最后不得要领,不理解整篇语段的意思。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注意带领学生扩大知识面,了解欧美国家相关的文化背景,这样一方面能对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也会提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课外,也应注意在这方面进行积累,扩大阅读面和知识面。背景知识的积累对于听力理解的帮助是毋庸置疑的。
学习第二种语言,练习其听力是第一个基本任务。教师和学生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听力这一综合性能力,师生共同努力,不断进取,才能让英语听力教学推陈出新,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守元,苗兴伟.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03,(8).
[2]杨坚定.听力理解策略训练与教师的作用[]]?.外语界,2003,3.
[3]任素贞.策略教学法与外语听力教学[].外语界,2003(2)?: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