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质量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彭南京
[导读]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彭南京
        湖南省华容县第一中学  414200
        摘要:随着社会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拥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是社会对新时代人才提出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如何构建 高质量 高中 信息技术课堂
引言
        在高中教育阶段,做好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是最基本的教学工作目标。然而,从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其与高效课堂仍有差距,这与学科教学环境、学生学习态度及教师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关联。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状态下,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学生所必备的素养,为此教师必须要进一步做好教学创新改革,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以实现对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
一、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开展探究教学,提升学习体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改掉传统教育模式的习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并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乐趣。例如在进行《开发多媒体软件》一课的教学时,我在综合分析学生的实际行为能力和他们在《开发数据库软件》学习中的表现基础上,将他们分成了若干小组,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进行多媒体软件的开发,看哪个小组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开发出完整度最高的多媒体软件,学生的探究学习表现纳入平时成绩,由此做到借助竞赛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促进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但很多时候他们无法独立完成教学目标。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会在他们进行软件开发时,来回地进行巡视,一方面对他们的合作探究过程予以观察,另一方面在他们出现困难时及时给予正确指导,确保他们的软件开发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最终做到在完成软件开发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从而真正构建起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高效课堂。
三、融入生活,实践应用
        以《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为例,如果单纯的以理论讲述为主,学生对大数据技术的抽象概念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大数据技术生活化,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设定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并熟练掌握大数据的实际应用价值。

比如教师首先在大屏幕上面敲出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关键词,像学生的日常习惯、身体特征、知识能力、兴趣爱好、性格情绪等,然后对应每一个关键词列举出相关数据,日常习惯包括吃早饭时间、上学时间、午睡时间、社会活动等,身体特征包括脸部特征、身体机能、胖瘦高矮等,知识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兴趣爱好包括文艺爱好、体育爱好等,性格情绪包括学生性格是否外向、脾气是否暴躁等。这时,教师可以将这些信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显示各个分支节点的数据,学生通过观看大屏幕能够获取与学生相关联的各种数据信息,而这些信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借助于大数据技术海量存储以及分析、筛选功能,能够建立一个庞大的学生日常生活中活动轨迹的数据库。学生通过数据库,可以制订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且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由此可见,多媒体设备与信息技术生活化应用的结合,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按照差异化管理原则,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第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为每一组的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任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第三,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合作过程进行合理控制,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点拨,确保合作学习的质量。
五、开展分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学生受成长环境、教育环境、性格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为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然后结合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六、强化计算机老师的教学魅力
        计算机老师作为信息技术课堂的组织者,他们个人的行为修养对高中生有着重要影响。计算机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魅力,要做到身正为范,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信息化素养,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存在追求的欲望。老师要利用自己的技术措施给学生展示一个全新、梦幻的信息世界,在计算机教学中对他们其中潜移默化、感染、熏陶的作用,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打造高质量的信息化课堂,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及实践水平。例如,老师可以在计算机课堂上,利用人脸合成技术给每个学生展示其精彩之处,提高计算机老师个人人格魅力。
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学生应当夯实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同时,教师在以教材为纲,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的前提下,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与先进的信息技术零距离接触,为个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靳宝华.如何构建高质量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170.
[2]黄丽.高中信息课堂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89.
[3]何新军.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