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
四川省南充第十中学附属小学
摘要:本案例从美术课应当怎样通过观察法进行授课,旨在通过让学生直接观察物品的外形而非繁杂的说教,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效率,从室外观察中有对树木花草直观的认识,同时借室外写生活动帮助学生减负增效。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室外写生;减负增效;有效用时
一、问题的提出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枯燥的说教总是会让学生对课堂的教授模式感到厌烦。美术作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美育课程,应当起到让学生在课程中体验美和感悟美的作用。此外,美术课更是一门注重学生减负增效、高效掌握绘画技巧的课程。本案例刚好可以给美术课该如何达成“有效用时、减负增效”提供一个参考。
二、问题的研究
倘使要在课堂中做到“有效用时 减负增效”,就应当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教育界相关学者在关于小学美术教育的研究时,曾提及:“写生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是锻炼学生美术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由此可见,美术课当中的写生教学是美术课的重点。以往的室内美术课往往都是老师在黑板上示范,学生参照老师的示范成品进行创作,即使有实物参照(比如画苹果、画文具盒),但是真正能让学生接触自然,去室外直接参照有生命的树木、花朵进行创作的机会并不多。而写生教育确恰恰是最能够引起学生对美术兴趣,增强学生对实物绘画直观感受的教学方法。所以,美术课要做到减负增效,就应当先从写生教育着手。
三、措施与行动
本堂美术课与绘画实物有关,因此教学重点应当放到教师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让学生不用学习美术课程当中枯燥的理论知识,而能借助室外写生的方式对事物产生直观认识的途径,来将实物绘画有效地实践。
案例展示:
不久前,针对书本上绘画实物的要求,我决定带领同学们到室外对树木、花朵进行观察,以此达到直观体会的目的。这一举措不但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来之不易的室外课程中去,还能让学生在美术课绘画之余贴近自然。
在写生课上,同学们对学习实物绘画的兴趣明显提高了。一个个拿着画笔和美术作业本兴高采烈地围在树木和花草旁边。以往课上不少学生对于实物绘画总是敷衍了事,甚至凭着自己的想象胡画一通。在写生课上,无需老师在黑板上示范,同学们便已经通过自己的观察开始进行创作了。甚至让人惊喜的是,有的同学还通过室外的自然景色,看到了光影之间的关系,拿铅笔勾勒了一片树影出来。美术当中的光影变化,其实根本不需要专门进行讲解,也并不是多么高深晦涩的理论知识。在外出对树木花草进行写生的时候,就有同学能够将光影变化自行运用到绘画中去,不正是“增效减负”的体现吗?
以往,对实物的绘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尤其是只通过坐在室内的想象来进行对蓝天、白云、树木与花朵的描绘,是非常不切实际的。而户外写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有效缓解学生负担,还能提高学生的绘画效率,让学生明白美术都是来源于生活的。
四、成效与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静心沉思,室外写生这种方式虽然能有效节约老师的理论讲解时间,但是在户外写生的教法上,我还可以有其他的新招。比如说让同学组成小组来进行不同实物的绘画,或者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物当中寻找答案,诸如如果要画一棵树,应当突出树的什么特点。
参考文献:
[1] 程露露. 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浅谈小学写生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