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Python可视化技术,提高中学编程教学趣味性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蔡丽田
[导读] Python语言是当前最贴近自然的一种通用语言,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蔡丽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第一中学  新疆  五家渠市  831300

        摘要:Python语言是当前最贴近自然的一种通用语言,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Python语言的可视化技术,提升学生对于Python语言的学习兴趣。本文先分析 Python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接着提出在中学编程教学中利用其可视化技术来提升教学趣味性,以此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Python 语言;兴趣;策略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学生为适应智能时代就需要学习与只对应的相关课程。而Python语言是当下广泛认可的一门既面向过程又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语法相对简单、易读,被定义为“优雅、明确、简单”。拥有方法强大、丰富的第三方库,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灵活性,通过和其他的语言相互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好的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Python是最接近人工智能的一门语言。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认识到Python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编程语言的学习中,能够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一、 Python语言所具有的优势
        目前大多数的程序设计语言语法结构相对复杂,入门也比较困难,几乎一半的时间都用于进行程序知识的讲授与启示,对于中学生来说更是生涩难懂。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展程序教学,要能够根据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一种语法相对简单,入门相对容易的程序设计语言。Python的语法比较简单,容易上手,它将复杂的程序用函数库来封装,不用学生去编写,所以不管是对于刚接触程序的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编程基础的学生来说都能够适应。读一段合法的程序就像是读英语课文一样,关键字少,结构清晰,正是Python语言所具有的优势,让学生亲身体验Python语言所具有的魅力,积极主动参与,认识到其价值,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利用可视化技术,提升 Python语言编程教学趣味性策略
        Python编程语言的学习要着重以激发为主,利用其可视化的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课堂教学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自身的引导是远远不够,还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以此更好地调动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完成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采用传输式的方式来讲解语言的相关知识点,必须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性质来设计相关的教学案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充分利用 Python语言的优势和扩展性,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程序所具有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到编程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的问题进行解决的方式方法,并提升学生的解决能力。


        具体来说,Python语言应该是以图形化的方式为主,具体的案例可以给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选取一定的案例,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过于复杂,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将知识点融会贯通,以此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Python语言程序是一个相对便捷简单的绘图库,可以将其作为程序语言设计的一个入门,再对程序设计时要注重其结构,可以绘制不同的图形来进行展开。首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一个等边三角形,进而可以学生讲解有关顺序结构的概念和特点,再绘制三角形的转角问题,可以给学生讲解分支结构的概念。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体验在程序当中绘制不同的三角形,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是要绘制多边形是如何进行处理,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循环结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绘制等边三角形,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了解其中的知识结构代码问题,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在教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制五角星相关函数,并绘制五星红旗,接着让学生了解学习函数的使用,学生编制一些代码,以此强化学生对于编程的兴趣,在这些案例当中没有必要设置具体的目标。还可以绘制规则的四边形、螺旋图形、同心圆等,引导学生修改程序中的参数,观察形状的变化,自己体会编程的奥秘,享受完成程序的成就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来绘制不同的图形,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编程语言的可视化技术来把Python相关的数据类型、运算操作符、变量、循环等知识点细化到每一个小小的任务中去,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将Python语言的全部知识点教授给学生。
        此外,在教育教学中也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案例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学习学兴趣,例如,在教育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历史文化的小故事,让学生根据情境进行编程或者是一些列举与现实比较紧密的案例,可以利用其中的语言知识库来激发学生对于原知识的学习,还可以进行优化,使学生感受到编程语言的趣味性,而且对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是十分有用的。让学生真正在程序语言的学习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强化学生逻辑能力,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从而达到学习编程知识的目的。
        三、Python语言的可视化技术应用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中学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Python语言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python语言所具有的可视化特点,以此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促进学生编程水平的提升。在设计具体案例时,应注重语言学习的实践多元性化、丰富性、趣味性,将学生所掌握的编程知识内化其中,强化学生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全面性。学习永无止境,学习Python不是仅仅是为了让掌握一门编程语言,而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为其适应已经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冬梅,王秀华,王影,陈一夫,汪思德.基于Python的程序设计通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9(02):69-73.
        [2]李学锋,郑毅.基于Python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与教学探索[J].福建电脑,2018,34(12):163-164.
        [3]刘绍翰,杨群.“新工科”背景下Python语言教学案例设计——以“Python语言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8(09):47-49.
        [4]赵霞,张珣,韩忠明,嵩天.Python语言教学中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7(09):6-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