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唐兴洪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注重对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通过教授给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借助新媒体技术和引导式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其自身的语文素养。

唐兴洪   四川省犍为县罗城中学  四川  乐山  61441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注重对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通过教授给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借助新媒体技术和引导式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其自身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故事情节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77-01

        小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同样有这类文体的文章,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时要对其加以重视。小说与其它文体有着较大的区别,其情节性、故事性更加强烈,教师如果仍旧使用分段、总结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这这样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有可能让高中生对小说阅读产生一定的厌倦心理。基于此,教师应当结合小说的特征、高中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等,探索恰当的小说阅读教学方法,从而激发高中生的小说阅读兴趣,提升其阅读学习效果。
        一、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教学方式方法单一落后。教师多习惯以情节为基础、结合环境来引导学生去理解人物,这种方式比较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便会陷入到“填鸭式”“满堂灌”的误区当中,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会直接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第二,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多让学生使用教条化的方式去分析小说的结构和要素,却忽略了学生自主性、个体性的发展,压制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三,小说阅读教学脱离现实生活,致使小说阅读偏离了主题,分散了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关注力,最终造成小说阅读失去了原本的教育意义。
        二、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1提问围绕人物铺开,重点提炼人物形象
        小说定有人物,人物定有特性。而人物的特性,通常依赖于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等直接描写,也有通过次要人物与其他事物来间接描写的。在教学期间,教师应当以高中生初读课本为基础,指引其紧扣作者描写人物特性的语句或段落,同时应围绕着人物特性向学生提问。
        以必修三《老人与海》这篇小说为例,教师首先应当指引高中生探讨一些此类型的问题:"作者所写的‘老人’指代的是谁"小说里面的老人与海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在这篇小说里,作者通过《老人与海》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抛出问题后,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探讨。为确保探讨的效率,探讨前应当指引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从而保障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在讨论期间内,教师必须重视指引学生找寻到描写人物的句子,同时尝试提炼这些句子所描写的状态,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特性鲜明的人物画面,从而真正掌握小说的人物特性。



        2理清小说的情节与脉络
        小说实际上就是在讲故事,拥有其独特的故事情节。作者利用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传递自身情感,因此想要准确地把握住小说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做的就是理清其中的故事情节,通过对故事开端部分、发展过程、高潮部分、结局部分的分析,了解整个故事的梗概。部分内容比较复杂的小说,不仅拥有主线情节,还拥有副线情节,两者共同构成完整的故事;部分小说的线索并非都在明处,暗处也有隐藏的线索,需要将二者都理清楚,才能对其情节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因此,在小说阅读教学之时,必须要注意对情节进行分析。
        以莫泊桑的《项链》的教学为例,整篇小说中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着项链展开的,而项链就是该篇小说的线索,小说的开端为借项链,发展为丢项链、赔项链以及为了项链辛苦地还债,高潮和结局则是发现为之付出艰辛劳苦的项链竟然是假货。整篇小说非常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结局又能够发人深省。教师引导高中生厘清整个小说的情节与脉络,使其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构建新颖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观性
        对于高中语文的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小说的故事情节存在较强的故事性,能够更加全面地吸引学生兴趣,然而一些小说内容相对繁杂,语言相对晦涩一些,促使学生不能清晰地掌握小说主旨,不利于学生小说阅读效果的提升。所以教师可以在情境教学法的使用之下,把抽象的小说情节进行具体化呈现,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文本。或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小说进行赏析,鼓励学生在阅读之后表达自己的思想,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逐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学习观念。
        4了解故事情节
        无论是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或者是长篇小说,其中有着其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发展过程。只有在特定的故事背景和故事情节之中去思考其内在逻辑和人物设置,才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让整个故事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了解整个故事发展的脉络,是阅读的第一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小说阅读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并且让学生能够用言语去复述整个故事内容。例如,在《老王》一课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感受文章的整体内容,并且让学生从老王的身上学习其善待他人、真诚勇敢的优秀品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遇见,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安排。我们在生活之中与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物的相识和相知,都是源于遇见。正是因为遇见,人生才存在着更多的可能。那么,在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文章中又会因为遇见而产生怎样动人的故事呢”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整篇文章,并且让学生从中总结出简短的故事概要。在学生准备好之后,教师可以挑选学生起来述说自己的理解和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加完整而清晰地掌握文章的故事内容,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给予小说阅读的教学活动高度重视和思考,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小说阅读教学大纲,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科学的方式构建完整的小说阅读教学体系,如探索阅读技巧,领悟小说内容、构建新颖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观性、创新评价模式,促进新课改的发展等,彰显小说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洵.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小说阅读教学的具体问题[J].课外语文,2018(06).
[2]秦琳.论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改革[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