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下微信公众号在学校宣传工作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李先卫
[导读] 近年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设置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正得到学校、家长、学生、校友等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正在被充分挖掘。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学校微信公众号作为官方“发声筒”,精心策划、反应迅速,及时发布疫情防控工作信息,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逐渐成为后疫情时代学校宣传工作中的主流媒介。

李先卫    湖北省鄂南高级中学  湖北  咸宁  437100
【摘要】近年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设置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正得到学校、家长、学生、校友等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正在被充分挖掘。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学校微信公众号作为官方“发声筒”,精心策划、反应迅速,及时发布疫情防控工作信息,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逐渐成为后疫情时代学校宣传工作中的主流媒介。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宣传工作;微信公众号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58-02

        当前,微信公众号如火如荼的发展,为学校宣传工作带了巨大的契机。面对疫情肆虐,学校微信公众号在疫情舆论引导、传播防疫知识、宣传抗疫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将以“湖北省鄂南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号为例,试图探析微信公众号在后疫情时代学校宣传工作中的作用。
        一、微信公众号在学校抗疫宣传工作中的优势
        鼠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从武汉暴发席卷全国。作为武汉南大门的湖北咸宁市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重。地处咸宁市中心,湖北省鄂南高级中学作为咸宁市市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省级重点高中和省级示范高中,拥有在校师生共计3800多人,如何正确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校友及社会各界科学防控疫情、避免恐慌情绪,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如期正常复学复课,成为学校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湖北省鄂南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号通过一系列宣传引导,增强了大众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为学校夺取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双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笔者以湖北省鄂南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为例,截取了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共计6个月的文章作为样本,对微信公众号功能和优势进行剖析和佐证。
        (一)发布数量:自1月26日疫情暴发后,鄂南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号推出第一条推文至7月10日高一高二正常复学,共计发布各类文章74篇,平均每2.2天推出一篇文章。通过柱状图(图1)可以看出,在疫情最为严重的前四个月,发布数量较多。
        图1疫情期间微信公众号发布数量
        (二)浏览数量:浏览数量是衡量一个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鄂南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号总浏览量为147710,总点赞数量为38752次。其中,用户浏览量主要集中在1000—4000次这个区间段,达到了68.9%,浏览量最高的一篇文章为2020年7月1日《鄂南高中2020级自主招生简章》,达到了24034次,其次是疫情期间学校推出的“抗疫先锋——最美鄂高人”系列推文,累计浏览量为12493次。
        图2 疫情期间微信公众号浏览量分布
        (三)呈现方式:随着微信运营方式的成熟和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编辑技术的不断提升,推文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表现形式,如音频、短视频、链接分享、H5技术等,使用户摆脱了纯文字和图片的阅读方式,有了更直观的阅读体验。如2月14日《致敬!抗疫逆行者——鄂南高中校友朱海军》,2月23日推文《谷美桂,鄂南高中学子为您送上诚挚感谢》分别插入了校友朱海军鏖战雷神山医院和云南援助咸宁医生谷美桂感人事迹的两段微视频,鄂南高级中学电子招生宣传册《我们不一样》运用了H5技术,这些举措增强了内容的传播力和感染力,获得了非常高的浏览量和转载量,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
        (四)取得成效:在2020年中共咸宁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前两个季度《全市移动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情况的通报》中,鄂南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号分别排名市直政务微信公众号排行榜第10名、第7名。由此可见,鄂南高级中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在疫情防控和复学工作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学校内外已形成了一定的宣传力和影响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校宣传活动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一、内容丰富,真正做到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图文并茂,适合新生代年轻人的需求,能够更好的将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成果传播出去;二、精准送达,由于学校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主要以教师、学生、家长、校友为主,他们作为“刚性用户”群体主动订阅,保证学校信息动态更新可百分之百直达其手机订阅号;三、扩散度高,用户可随时随地对其感兴趣或认为比较重要的推文进行转载和点赞,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蒲公英式发散”效果;四、便捷性高,基于手机客户端,“云端”获取信息更加便捷、高效、及时。



        二、后疫情时代学校宣传工作的特点
        长期以来,宣传工作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工作,宣传工作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塑造文化、培育新人和树立形象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经历此次疫情大考,笔者认为后疫情时代学校宣传工作将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以人为本,更加关注生命健康教育
        疫情之猛烈,生命之脆弱,“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疫情就是一堂关乎生命健康的教育课。疫情之后,学校宣传工作将更加关注学生的生命健康教育,将医学知识、卫生常识、健康习惯、人文情怀等纳入宣传的范畴,落实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信息交互,更加注重宣传形式创新
        融媒体时代,优质宣传媒介优势互补、全面整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都能成为传播的内容,这与疫情中碎片化阅读、视觉化冲击、虚拟化交往等一系列线上学习方式不谋而合。由此,也对学校宣传工作提出了新挑战,这就要求学校要多措并举,不断更新宣传工作的思路,拓宽教育信息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工作的手段和方式,提升学校宣传工作水平。
        (三)媒体矩阵,更加突出大宣传格局
        在抗击疫情的报道中,微信公众号等诸多新媒体全程跟进,采用地毯式推送,迅速、精准地阻止了负面舆情扩散,稳定了民心,坚定了信心。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学校宣传工作,加强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校园QQ号甚至是抖音号、快手号等新媒体的“聚合联动”,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大宣传格局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已经有很多高校和知名高中开始进行探索和实践。
        三、后疫情时代微信公众号在学校宣传工作中的实施建议
        习近平强调:“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这一论断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学校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更加突出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
        (一)讲好抗疫故事,筑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网”
        立德树人是学校和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后疫情时代,学校应努力用好疫情防控的生动“教材”,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线上”教育引导和育人功能功能,通过讲好身边的抗疫故事、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爱国、爱校意识,引导学生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二)扩大学校影响,按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快捷键”
        疫情之后,教育将步入以学校教育为主、在线教育为辅的“混合式学习”时代。 一方面学校微信公众号可以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强大的优势,教师可以借助此平台发布课件、作业、校本课程、学习资料,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学生对此可以完全接受并理解,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转载和下载,大大提高线上线下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微信公众平台在也可以成为展现学生综合素质的窗口:文艺体育、学科成绩、课外研学、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有关于学生的活动都能够通过微信公众号以不同的形式记录并推送出来。总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学校宣传工作将实现“数字化宣传”,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
        (三)增强宣传效能,做学校治理体系变革“助推器”
        进一步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校宣传工作中的作用,增强学校的宣传效能,有助于提升学校各项工作管理水平,实现“科学治校”的治校理念,助推学校朝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迈进。具体说来,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对接学校学生发展、教师发展、课程管理、后勤保障等多个部门或系统,实现公示公告、政策文件发布,校本课程选课、学生资助、成绩查询、问卷调查、缴纳学费、校园卡充值等多个功能覆盖,也可以加强学校、教师、学生、校友及家长之间的互动,实现双向(如图3)甚至是多项互动,增强办事咨询的能力,更好的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不断提升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图3 闭合式主动互动对话模式
        综上所述,文中所选取的鄂南高级中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只是当前众多高校和中学宣传工作发展中的一个缩影,但它也折射出后疫情时代微信公众号对学校宣传产生的重要作用。在后疫情与“互联网+”重叠效应的影响下,微信公众号在学校宣传工作中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因此,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必将成为大势所趋。当然,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也存在定位模糊、内容同质、人力不足、技术薄弱等很多不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