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张鹰
[导读] 教育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一些特殊学校内的学生,他们大多存在着身体障碍或是智力障碍,这就使得他们在学习方面会比正常学生更加困难。而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强、知识点多、且不易理解的重点学科,正常学生在面对数学学习时都会存在困扰,更不要提特殊学校中的学生了,他们在学习数学时所遇到的困难只会更加的苛刻。为了有效提升这些特殊群体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就需要相关教师做好数学

张鹰      湖北省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教育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一些特殊学校内的学生,他们大多存在着身体障碍或是智力障碍,这就使得他们在学习方面会比正常学生更加困难。而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强、知识点多、且不易理解的重点学科,正常学生在面对数学学习时都会存在困扰,更不要提特殊学校中的学生了,他们在学习数学时所遇到的困难只会更加的苛刻。为了有效提升这些特殊群体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就需要相关教师做好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基于此,本文将以智障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探讨特殊教育中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该如何优化。
【关键词】智障儿童;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63-01

        智障儿童主要是指那些智力低于正常人,且伴随有行为障碍与情感发育缓慢的特殊孩子,他们往往会在学习与生活上存在大大小小的难处。智力缺陷将会促使他们的思维与行为等方面发展慢于正常儿童,进而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能力。数学的逻辑思维性强,将其作为培智主要学科,将可以有效提升智障儿童对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理解与运用能力,从而促使他们可以自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加强智障儿童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力度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1、课堂教学生活化,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本身所涉及的内容就相对简单,涉及加减乘除的数字运算和包含最基础的逻辑思维应用题等。而对于智力存在缺陷的儿童来说,需要进一步削减难度,放慢教学进度,且教学目标以培智、启智为目的。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更加注重生活化课堂场景的营造,让学生在温馨的氛围中获得舒适的学习体验。
        首先,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将所学内容生活化,让理论知识“接地气”。这里所讲的生活化,既是指从学生的生活本身出发,让所学的内容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反复的应用到:例如在讲解加减法时,给学生举“分苹果”“买东西”的例子,让学生将加减法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也能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迅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不断巩固知识印象。也是指,所讲述的内容以实用性为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亲切感”,避免理论性的知识内容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叛逆情绪”。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还要营造温馨有爱的课堂氛围。尤其是对于智力存在缺陷的学生来说,其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但情绪反应却容易敏感,两者结合下学生很容易有过激的情绪表现。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自身的语言和动作,时刻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抚,比如温柔的语气,轻柔的肢体动作,清楚地语言表达等,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全程感受到柔和和温馨,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语言情绪理解的偏差,进而产生心理上的误解等。
        2、课堂教学游戏化,构建趣味性课堂
        对于小学生来说,玩是本性,对于智力存在缺陷的儿童来说,表现则更加明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将课堂营造成“游戏场”,让学生在玩中获得知识,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学习驱动力。例如,在讲解数字的分解和合成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分发一些小玩具道具,如动物的毛绒玩具等,让学生给不同总量的小狗分组,在学生玩玩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不同数字的分组形式。其次,在课堂上我们还可以通过情景演绎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集体游戏,在游戏配合中进行学习。如学习加减法时,我们可以模拟买卖场景,让学生拿着画出来的钱去“逛商店”,通过店主和顾客的角色扮演,来实际感受数字的加减关系。即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趣味性,有增加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
        3、课堂教学差异化,注重个性启发
        虽然智力缺陷儿童有共同的身心特点,但在学习方面也会呈现出其他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要做到尊重不同个体,根据其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调整。首先,在上课状态方面,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表现不同。例如,一些学生对于数字运算很感兴趣,但是情绪自控性差,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所以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提醒和引导;而有的学生则是爱表现,且心思敏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保持其学习的活力。其次,从学习进度来看,不同学生在智力方面的缺陷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学习速度相对较快而有的则相对较慢,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针对学生学习的不同进度给他们设置不同的目标,并且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们都能够“吃得饱”,并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4、整合信息技术与培智数学教学,优化数学教学媒体手段
        培智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点是现代教学理论。三者交织成立体的三维关系,在现代教学理论的基石上。现代信息技术带领着培智数学教学向纵深处发展。形成一股强大的教学力晕推进智障儿童数学的学习。
        1)利用多媒体给概念教学开拓丰富的教学资源。
        数学概念是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人脑中的反映。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的基础。数学概念大多数是比较抽象的,而抽象的概念又弱智儿童最难理解内容,所以概念教学要求让学生在大量实物和情景中抽取出数字或图形。在这个由直观到抽象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技术最易发挥它的优势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老师可以在网上的搜索功能找出图片、影视动画或音乐运用到教学软件当中。另外还可以直接上互联网相关专题网站进行辅助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促其形成深刻的数学概念。
        2)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教学难点中的有效作用
        在对智障儿童进行数学培智教学过程中,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力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智障儿童通过计算的学习可以加强对事物数量变化关系对的理解。但受智障儿童自身学习特点的干扰,他们会在学习计算时感到枯燥乏味,对数字符号的学习也是毫无兴趣,这就会形成教学难点。而将计算教学与多媒体课件进行有效的结合,将可以为智障儿童创设学习情境,并通过动画的方式了解各类数字符号与运算技巧,从而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计算方法的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智障儿童具有情感缺陷,其在学习时的情绪会更加的敏感,所以相关教育者在制定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时,需要将这一特殊情况考虑进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给予智障儿童更多的关爱、关心与耐心,并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制定符合他们需求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营造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从而提升智障儿童的数学学习激情,促使数学教学质量得到质地飞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