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陈启忠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陈启忠
[导读] 学习数学既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理性分析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高中数学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是单纯从学生的考试成绩入手,由考试成绩判断其学习的好坏。教师对学生的考察方法应逐步向核心素养的培养转移,教师应对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进行深刻反思,积极寻求正确且适用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国家核心素养对学生素质方面教育的要求。

陈启忠    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
【摘要】学习数学既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理性分析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高中数学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是单纯从学生的考试成绩入手,由考试成绩判断其学习的好坏。教师对学生的考察方法应逐步向核心素养的培养转移,教师应对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进行深刻反思,积极寻求正确且适用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国家核心素养对学生素质方面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高中数学;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064-01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目的是使教学进入更优化的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使教师成长得更快、更专业。
        二、反思性教学的优势
        2.1能够帮助教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存在一个较为片面的认知.认为一个课堂的结束,就在于自己把规划的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了。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这种想法从某种程度上将学生放置于同样的地位上了,认为所有的学生学习能力都是相似的,接受和适应能力也是相同的,颇具理想主义的意味。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些学生而言十分容易的知识,另一些同学却觉得有困难。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讲解过程中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把知识点告知学生,却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得住教师递过来的知识。而反思性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自己暴露的小问题反思自己是否有些地方存在疏漏,以至于让学生在理解上产生了偏差。通过不断的反思,教师会逐渐摒弃让学生产生偏差的教学方法,实现自身教学素质的跃升。
        2.2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很多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都缺乏反思这一概念,把错了的题目改正了答案就放在了一边,下次遇见,觉得似曾相识,却怎么也想不出来解题的方法。高中数学是千变万化的,公式和原理虽是固定的几个,可是由此延伸出来的题目却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不可能把每一种题目都做过一遍,退一步说,就算学生每一种都做过了,若是学生不了解这些题目背后蕴藏的规律性知识,那么下一次,只是改变一下题目中的一个变量,学生可能又会陷入做题的误区和困惑中了。甚至有些学生一味沉浸在做题中,而不对题目进行归纳总结。反思性教学正好能够解决学生的这种情况,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学会归纳总结题目背后的普适性规律。
        三、反思性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3.1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培训方法等是影响反思性教学是否付诸实践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的因素。为此,要想在高中数学中开展反思性教学,首先要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培训方法进行调整,使他们愿意接受并认可反思性教学方法。


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举办讲座或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思考“为什么这样教”比“教什么”更加重要,从而帮助教师树立更加科学的教学观,为教师主动进行自我反思打下基础。
        3.2引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技巧
        高中数学带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紧靠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想掌握这些复杂的公式原理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技巧,使他们能够在课后的自我练习中反思自己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知识的盲区和思维的薄弱点,从而在日后的巩固练习中有意识的加以改进。反思的方法在复习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只关注笔记和课本知识点,显然无法获得好的复习效果,为了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他们要懂得去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公式,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加深对公式内涵的理解,并能够掌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对高中生来讲,建立一本数学错题本是一个不错的反思性学习的途径,在整理错题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反思自己做题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并能够在总结较多错题的基础上发现自己数学学习的薄弱环节,在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3.3依靠案例进行反思性教学
        尽管教师从事教学行业很多年,却依旧无法保证自己在课堂上的呈现是完美无缺的。多数时候,教师都会在课堂上遇到一些特殊性的情况,这些情况可能是自己还无法妥善处理的,也可能是学生存在的困惑。但无论是哪种,这些特殊情况都是值得被重视的,教师可以将这些情况做成案例写进反思记录中。以此提醒今后的自己,遇到相似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比如,在直线与方程这一知识点中,小组学习的方式会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一些学生心不在焉。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式,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让学生参与配合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
        3.4结合教学实践养成反思习惯
        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反思教学的开展,必须要积极的结合实践内容,督促教师能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首先是课前的反思。数学教师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实际情况出现冲突时,教师就必须对以前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总结。如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掌握不需要再讲解的,哪些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当学生无法理解某一概念时应该怎么办等。这些反思都会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其次,要注重课后的反思。课后反思是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表现优秀和表现不尽人意的地方进行总结的过程,它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来形成自我意识。
        四、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并未得到充分重视的教学方法开始重新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可。这种教学方法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为了促使反思性教学方法落到实处,学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方法,为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反思的要点和优点,不断实现学校数学教育水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赵永强.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的设计方案[J].教书育人,2019(19):66.
[2]谭振枝.高中数学新课改下反思性教学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9,8(33):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