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中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9期   作者:胡裕
[导读] 安全管理工作离不开安全教育培训,部分电力企业在安全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距离现代化企业安全管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胡裕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上栗县供电分公司, 江西省 萍乡市 337000
        引言:安全管理工作离不开安全教育培训,部分电力企业在安全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距离现代化企业安全管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要想使安全教育培训达到期望的效果,让安全投入有所回报,仍要长期注重开展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注重教育的每个小环节,这样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1导言
        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用电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加强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而我国当前电力生产安全性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本文主要从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当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2中央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相关规定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中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制度,严格落实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和培训考核制度;严格落实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加强企业基层基础工作,搞好对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企业有关经营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依法接受安全生产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国内电力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对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视度
        企业是安全教育培训的主体责任单位,需要接受安全培训教育的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等等。但“难突破”的安全培训现状成为不少电力企业目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不强等。有些甚至以牺牲安全为代价,不重视安全教育培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及知识普片缺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3.2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低效
        导致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低效的主要原因有:第一,针对性不强;部分电力企业的安全教育内容形式化严重。“一锅煮”的教育模式及培训的内容与企业及员工的安全需求距离较大,缺乏针对性。第二,教育内容及形式单一;安全培训方式长期循环一个模板,包括教育方式以及内容,忽视了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第三,安全培训不规范及作假;未落实新上岗人员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及培训学时走过场,有的甚至根本未经过岗前培训及作业交底直接上岗作业;面对安全检查时,临时造假培训记录。第四,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单调;仅通过对员工是否参加培训、考核是否合格来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趋于形式化,根本不能完全检测员工的实际安全素质及技能水平。
        3.3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电力企业从业人员大部分直接从事机械设备安装、操作及维护,长期直接接触危险、有害因素,是电力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直接及主要的受害者。我国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为最基层的员工,这些基层员工伤亡是有其客观原因的。一是受文化程度和素质不高等因素制约,其大多从事相对危险的岗位,如登高、电焊、电工、机械加工等作业;二是新招收的工人未经必要的安全教育,上岗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对明显不足的安全培训没有反抗,仓促上岗,熟练程度不高。甚至出现员工未持特种作业证,无证上岗现象。


        4针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4.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安全意识
        安全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而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的基础及手段,也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一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制订长期、系统的教育培训规划,按规划逐步实施。二要在教育培训形式上求活。要改变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场景模拟、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答疑辩论、研讨交流、职工上讲台等方式,形成“教与学互动、课堂内外并举”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使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在形式上活起来。三要在教育培训效果上求实。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干部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考核制度,量化责任、硬化考核、强化激励三个环节,提高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4.2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强过程管理
        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规范管理,规范作业程序和人的行为。一要通过标准化建设,规范管理制度和职责,规范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工作流程。二要通过标准化建设,实施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用明细的作业指导书强制规定作业程序和要求,用清晰的管理手册强行规范作业标准和行为。三要通过标准化建设,从细节开始加强全方位的过程管理,规范整个过程的管理和行为。
        4.3加强设备管理和更新改造
        设备的健康水平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直接关系电网的安全运行。一是应用红外测温及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确保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二是加强设备隐患的排查整治和隐患的管理,对未消除的设备隐患要加强监测和跟踪,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三是加强设备的运行和设备检修管理。除加强日常的巡视、检查外,特殊时期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各个时期重要线路通道和变电站的定期巡视、重点检查。要推行电网设备状态评估办法,合理安排设备检修计划,加强设备检修管理。四是加强电网设备等级评估、状态评估和安全性评价,对不符合安全运行的相关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自动化水平和设备完好率、供电可靠性。
        4.4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各项管理落实到位
        监督管理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只有监督管理到位,才能规范人的行为,确保安全生产。一要强化内部监督考核。通过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和问责追责机制,将安全生产的责任层层分解压实,使各个层级每个人员切实感受到责任和压力,才能真正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二要坚持违规有责,有责必究。对于习惯性违章,要对事不对人,要不讲大小和情面用铁的手腕进行问责和处罚,要使违章必罚人人入心入脑,不敢触碰;对于事故,要不姑息和隐瞒,严格按“四不放过”及时从严处理,要使每个人都受到教育和教训,要踏过留痕,严肃追责,切实发挥警示震慑作用。四要切实履行好安全监督职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监督职责到位、基础工作到位,同时要强化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和创新意识;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完善安监职能和高素质的人员配备,将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5结论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当中都增加了用电的需求,而电力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需求,更会影响电力企业的内外形象。要确保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使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必须强化和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建立长效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李青,高岩.电力企业VR安全生产虚拟教育培训平台的应用[J].大众用电,2019,34(11):40-41.
        [2]黄成云.“微电影”课件在电力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中的实践与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14(12):80-81.
        [3]武卫平,沈滨.浅谈电力企业退伍士兵岗前培训[J].中国电力教育,2014(34):24-25.
        [4]闫新枝.电力企业新员工安全教育与培训[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0):26-27.
        [5]周平.提高电力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水平[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3(21):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