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天默
信宜市西江中学
【摘要】为建设书香校园,让阅读成为涵养心灵的源泉,让国学经典成为坚毅人格的根基,学校可谓不遗余力,让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都氤氲着书香的气息。用诗书重新唤醒唤醒浮躁的人们,指引师生们从中汲取精神的粮食,用文化洗涤我们的灵魂。“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让我们跟随着央视的脚步,点燃读书激情,营造书香校园。
【关键词】书香校园教育阶梯激情粮食
(引言:书香校园建设涵养心灵,坚毅人格,唤醒全校师生感悟诗书之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断加强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点燃读书激情,营造书香校园。)
2016年2月12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让古代经典诗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2017年2月18日《朗读者第一季》在CCTV-1和CCTV-3联合首播。
随着两个节目火热延续,诗书仿佛又重新唤醒了华夏子弟,唤醒浮躁的人们,指引我们从中汲取精神的粮食,用文化洗涤我们的灵魂。“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让我们跟随着央视的脚步,点燃读书激情,营造书香校园。
一、文化建设,书香校园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为建设书香校园,让阅读成为涵养心灵的源泉,让国学经典成为坚毅人格的根基,学校可谓不遗余力,让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都氤氲着书香的气息。进入学校大门,一条笔直、洁静的小柏油马路便展现在眼前。左侧的花木葱郁中孔子广场的中央矗立圣人孔子的雕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中的名言跃然耳边,置身圣人脚下,仿佛穿越千年,回到孔子的私塾上。文化长廊设立在右侧地理园旁,饭堂楼前。大门正对实验楼大厅,进入楼门厅,雪白墙壁上挂着唐宋八大家的名士风采。实验楼往右,沿着阶梯而上,横梁上、两旁墙壁上张贴着中国古色古香的字画,给我们传颂着古时文化的起源礼乐射艺书数—六艺。门廊下,教学楼旁,一联联名人警句跃入眼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墙边的名人轶事,映入眼帘让同学们应接不暇,让同学们在诗书的天空里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文化的丛林里探索。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择校而居。书香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们从生活中感知诗书的魅力,漫步于校园中,仿佛与千年前古人交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书之美,溢于校园,流入心田。
二、课堂内外,诗书飘香
《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该是145万字以上。其中第三学段(5—6年级),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惜的是现在小学生课程时间安排相对的紧凑,作业偏多,挤占了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时间,很难保证阅读的时间和质量。尤其农村的孩子留守儿童居多,他们基本没有条件去大量阅读名著等课外书籍。书香校园的建设,就是保证孩子们拥有充分的课外时间去阅读。
(一)图书馆相约
图书馆是一个有着魔力的地方,烦躁的心到了图书馆如同白云遇到清风,如春天遇见绿草,如最好的你遇到最美好的诗书。每周两次的图书馆相约,就在这里我们相坐无言,让文字静静流淌在心间,让它变成潺潺细流,而我们如久旱甘露,任其滋润心田。
(二)“亲子阅读”时间
女儿一岁半起,我便开始陪她看绘本,家里的书架上超过一半是她的书籍。每晚睡觉前是陪读时间,从每晚一本到几本,从简单的到复杂的,没有具体计算看了多少本,现在女儿五岁,空闲的时候会习惯自己到书架拿书来看,就算没有妈妈的陪伴,专心阅读半个小时以上。那对于六年级的孩子们,现在再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难不难呢?难!但万事开头难,把他们的习惯养成,后面就会渐入佳境。
在班上设立阅读角,用书籍把书架填满,再呼吁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书籍带来分享,每周至少一节正课和一节晚自修为“亲子阅读”时间。阅读课中,教师或与学生们一起静静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或先如亲子阅读般,共同分享一篇小短文、一本小绘本;或组织阅读交流会。每次阅读课中,仔细观察孩子们,就算平时学习相对懒散的学生也能比较专注的阅读。认真的人儿最可爱,他们平时只是缺少阅读的时间和动机。
有一周我们的分享阅读是曹文轩的《草房子》,有不少小朋友交流的时候,说在里面的小主人公们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桑桑虽是一个淘气的小男孩,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当看到他身患重病,严肃的父亲背着他四处求医,许多同学们都哭了,而最后他化险为夷,让同学们看到生命的珍贵;杜小康从油麻地的“天之骄子”一夜间变为辍学儿童,但是命运的玩笑并没有把他打倒。
他选择勇敢的扛起家庭的重担,子承父业,在学校门口摆小摊,成为小小男子汉。善良的孩子们不仅在书本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更在小主人公的故事里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
虽然是六年级的大小孩,他们最喜欢的还是绘本阅读课,其中《神奇校车》系列为首。在孩子的小脑瓜里,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希望老师父母能够解答他们感兴趣的所有问题。对于自己的身体,我的心为什么会砰砰砰跳个不停,它为什么不累呢?我们的小手小脚为什么会动,谁给它们发的指令?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我们怎么用自己的话给孩子表达清楚呢?共读《神奇校车:在人体中游览》时,同学们的反应特别热烈。复杂的科学问题在这里都变得明了,书中的神奇校车带领孩子们钻进胃里,进入小肠、小肠绒毛的微血管,老师同学们附在红血球上,进入右心房、右心室到肺脏。回到左心房、左心室到大脑;下到脊髓、腿部肌肉;由腿部肌肉内的血管再循环回到心脏、肺脏,并进入鼻腔。最后,借着打一个大喷嚏又回到现实世界。孩子们能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习到没有接触过的人体知识,从一个侧面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怎么运作。
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人心浮躁不安。电视、电脑、手机的信息获取建议方便,可方便的同时也意味着知识如“水过鸭背”,了然无痕。阅读能安抚躁动的心,随着岁月的流逝,知识会变成深入骨髓的养分。这个习惯如能从小学甚至学前开始慢慢养成,对于他们自身的收获将是巨大的。这阅读课如能像清泉般流入他们的心田,滋润着阅读的小树发芽,谁有能说以后这小树不会变成参天大树呢?
(三)读书三到,诗词夺目
南宋教育家朱熹《训学斋规》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课堂是我们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利用好课堂40分钟,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与激情,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我们可设计这样的课堂教学程序:“创设情境—个人学习—小组合作—重点交流—实践活动”。学生积极性与阅读兴趣的双重提高,让整个阅读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伯牙鼓琴》,文意上可知“千金易得,知音难寻”“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由来,“知音”一词因此传诵。引导学生们用心体会何为知音,生活中怎么样的品格之人值得纳为知音。由此还可延伸到列子中《承蜩犹掇》的故事,告诉同学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与孩子们共勉。学习《宇宙生命之谜》一课,由“谜”出发,接着开始解谜,最后由“谜”结束。即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又感到余味无穷,增添了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这篇课文,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还能初步接触了解说明文的结构特点,丰富阅读广度,为以后打下基础。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遗珠,在悠悠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璀璨夺目。而教师就是从中拾取其中最光彩夺目的颗粒,为同学们一一展示。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在古诗意境中,放飞自己的想象,用心感受、用耳倾听、用口吟诵、用笔传承。
除了课本要求背诵古诗词外,每周一诗词。古诗词中以营造唯美动人意境为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的学习,诗人的情感、经历也是学习古诗的必由之路。这样对于诗词的理解才足够立体。
读刘禹锡的《秋词》其一,读懂诗人历经被贬仍激越向上的诗情,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盛赞秋天比那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诗人被贬二十三年,而没有因此意志消沉,反而写出“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豪情名句。《陋室铭》中更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人生境界。读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的第一、二句,借古塔之高,巧妙地表现了自己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的满怀信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明珠耀眼,熠熠生辉。读史明智,由诗及人。让着夺目的光芒指引着同学们在诗书的大道上迈步前行。
三、全校动员,诗书满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的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书香与梦想起飞,教师与同学共读。点燃读书激情,营造书香校园,需要学校全体成员上下一心,多读书养习惯,读好书品真谛,学以致用立成才。开展朗诵比赛、诗词大赛、征文比赛、书法比赛等系列活动。不断加强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人人手不释卷,漫步校园,全校师生就是那道最美的风景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书香校园建设重在不舍,活出我们的特色,亮出我们的风采。书香校园,伴我成长。“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让这激情带着书香盛开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香溢飘远。
参考文献
[1]打造有“品”的书香校园[J].郭琴.教育科学论坛.2019(2)
[2]家校同携手校园添书香——论书香校园建设中家校合作的重要性[J].胡婷婷.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02)
[3]汉风楚韵,诗意流淌——“书香校园掠影”之湘一芙蓉第二中学篇[J].桂引.初中生.2019(4)
[4]文若山泉,与书为伴——“书香校园掠影”之歇马中学篇[J].初中生.2019(4)
[5]农村初中建设书香校园的路径研究[J].顾新.新课程导学.2020(08)
[6]新教育下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创建策略研究[J].金程.当代家庭教育.2020(2)
[7]书香校园建设实践与研究[J].俞伟景.考试与评价.2020(7)
[8]书香校园建设中——我的教育叙事[J].李香.基础教育论坛.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