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龙小方
[导读]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低年级识字就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才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

龙小方   四川省宜宾市人民路小学校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低年级识字就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才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
【关键词】基础学科;识字教学;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02-01

        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多识字,让识字成为学生快乐旅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识字教学“高耗低效”现状,真正实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目标.识字教学一直都是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汉字从字形结构以及读音方面就有着很多差异,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每天都要认读将近十个左右的生字,的确存在着难度。
        作为低年段的教师,怎样引导低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对汉字学习有浓厚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资源 在生活中和游戏中识字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小学生识字并不是从零开始的,孩子入学前都学过一些字。这些字是幼儿园老师或爸妈教的,用什么办法教的呢?
        字与画对应,以画教字是主要的方式。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和儿童早期识字经验相联系,又进一步深入,在一入学时学习“字与画”单元,把汉字象形及由画演变为字的特点和过程溶入 100 个左右常用字的学习,保护了孩子主动识字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使识字教学和生活巧妙的结合起来,产生亲切敢,提高识字的效率。在课堂上,除了教学生学会课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好重视引领学生在多彩的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用剪贴报的形式,交流,识记课文里没有的生字。常常开展识字的比赛。于是,广告纸、路标、商品盒等等也逐渐成为学生识字的教材。
        教育家卡罗林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学生更是喜欢游戏。所以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尽可能通过游戏让他们的“眼 耳 脑 手 口”一起并用,如开展“摘苹果”、“我和生字宝宝做朋友”、“找偏旁朋友”等活动。
        二、有形必有依据,针对字形结构比较明确的生字
        我所谓的“字形结构比较明确”就是指那些非独体字,这种字分别有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几种分类。


因为它们的结构明确,当课文中出现这样的生字时,我会采取激 发学生探索的兴趣的方法提问:这个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够记住它?刚开始的时候,我先做了示范,比如:学习“日月明”中的“明”,我会告诉学生我有一个好方法能记住“明”,日加月,明明明,这就是加一加的方法,在我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们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每当在读准生字的字音后,我都会适时地提问: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够记住这个字?有了这种方法,几乎全班每一个孩子都能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生字,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需要学生先分清这个 生字是什么结构,应该怎么加,是哪两个部分相加。随着他们学习时间的推移,他们越来越多的学会了几乎所有的笔画和部首,这时,让我惊喜的发现,他们对于“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够记住它?”这个问题回答再也不仅仅局限于加一加的方法那么简单,有一次,一个学生说到把“情”拿掉竖心旁,加上三点水就是“清水的清”时,我立即给予表扬和奖励,不仅如此,我适时的教学了另外几种好的记字方法,如:换部首的方法,减一减的方法等等。
        三、写字教学应给学生怎样的自主空间
        1、让学生说每个字的识字方法;2、要学生说出容易写错的字。3、多讲少写。从以上几个现象发现教师教学的目的都在于多认字,但识字的教学,是要识写结合。在课堂中许多教师往往“重说轻写”或“只说不写”舍不得将时间用在“写”上,课堂上真正进行有效指导写字的时间实在是少之又少。而要学生说出容易写错的字,于是学生就按教师的指令绞尽脑汁地去想有没有会写错的字,于是本来不会写错的字也硬要想出个错处,最后把所要认的字“越描越黑”,“千疮百孔”。看似学生的热烈发言、自由,其实离写字越行越远。这样不仅花费了很多时间,而且会引发歧义达不到提高识字的效率。
        四、遵循认知规律,激发学生浓厚的识字兴趣
        一是把识字融入学生生活。有些家庭对孩子的语言环境特别重视,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在家里贴一些识字挂图,让孩子时常看看读读,这种由经常性的行为培养起来的习惯效果很好。如家长把家中的床、柜子、镜、书等物品贴上字条,然后要求孩子看、认,时间长了,这种实物与字的关系密切起来,孩子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这些字,如果家长空闲时间多一些的,可以和孩子一起走上大街,看一些广告牌、商店名称上的字让孩子认认,引导孩子去理解,从而加深孩子的认知印象。
        二是使识字尽可能日常化。如儿童熟悉的语音(口语)及生活中常见的儿童熟知用语,
        以此为载体使识字尽量生活化,日常化,多做一些口头用语卡片、人物称呼卡片、实物卡片等。在初次上课时,学生相互不认识,可叫学生用卡片写上自己的名字,进行自我介绍,可将自己的名字用纸写好贴在衣服或课桌上,让学生学着发本子等。这样一来,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许多生字。这种方式既学了字,又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了解,是一种非常实用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是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贴近学生实际,讲求方法要领。对于低年级段的教师来说,过多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有时会适得其反。因此,必须讲究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等要素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首先,要注意突出重点,避免平均用力。一篇课文中的生字有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对学生易错的字,要先进行强调,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对学生特别容易出错的字,教师可用彩笔标出。其次,要注重随文识字。学生听读、跟读课文时要训练指读,然后让学生将生字按课文的顺序对号入座找到字音所对的字形,手指那个字,眼睛看那个字,做到手、眼、脑、口综合运用,使学生对生字有个初步的感知。
        总之,新课标里对低年级识字数量要求增多,难度大,要想让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以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境界。作为一名教低年级的教师,我要在这样的基础上总结更多的经验,找出更多适合孩子们的方法,让孩子们插上腾飞的翅膀,在识字的知识王国里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梁迎新;识字效果不佳的原因与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5 年 02 期
[2]吴志宏;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之策略[J];宁夏教育;2010 年 04 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