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比翼齐飞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黎俏芬
[导读] 小学时期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在这个阶段来说,对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良好的习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这一科目中,蕴藏了优良的文化品质和良好的知识内涵,这些都时刻的影响着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们可以获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围绕实际生活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使其情操得到更好的陶冶。

黎俏芬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大岗镇大钟教学点  广东  肇庆  526444
【摘要】小学时期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在这个阶段来说,对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良好的习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这一科目中,蕴藏了优良的文化品质和良好的知识内涵,这些都时刻的影响着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们可以获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围绕实际生活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使其情操得到更好的陶冶。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策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85-01

引言
        知识主要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我们利用语文知识进行互相沟通与交流,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二者的有机结合。新课程理念主张生活化教育,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将语文的小课堂变为生活的大课堂,把课堂生活融入社会生活当中。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让教学充满了人文气息。语文的课堂并不是老师无限的灌输知识,这是学生们了解生活以及深入生活的一种途径。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样能够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培养。
        2、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生活化语文教学主要是把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原始的东西进行了还原,对它所覆盖的知识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并且有效的发挥了优质的生活资源,潜移默化地把学生们的能力以及素质有效的提升了上去,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生活化教学就是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让生活成为个人内在知识和书本知识的终结。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主要是说把实际生活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在不断实践中与自然沟通,从而更好地认知教材里的知识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增强他们的想象力,把学生们的生活热情培养起来。
        三、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1.教学与生活有机的结合
        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创设和生活有密切关联的情景模式。因为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经常把课堂气氛营造得特别紧张严肃,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学生经常感到课堂枯燥乏味,未能很好地吸收知识,造成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成绩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氛围,让课堂教学和生活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为学生讲解《坐井观天》这篇文章之后,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青蛙听到小鸟把外面的世界说得既精彩又有趣,它多么想从井里跳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呀!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后,将会有怎样的举动,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教师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把自己所想象到的说出来,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尽管大部分的小学时期的语文课本知识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可是还是有小部分的课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抽象的学习内容直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程度,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就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再现生活,把学生从抽象的课本中脱离出来,让学生可以如临其境地体会到语文知识。
        比如让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介绍对课文的理解,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出有关文章的图文资料,比如有关文章的视频。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文章内容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意识到文章与自己的生活并不远,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
        3.趣味教学融入日常生活
        小学生还处于认知与学习阶段,在教学中教师将趣味教学当作导向,融入生活化的策略。趣味教学氛围物质与文化两方面。所以,教师在现实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教材内容为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尊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趣味化的教学让学生可以互相探究、合作。与此同时,教师在利用趣味教学法时,要重视自身情感、行为以及言语之间的变化,多采用指向性的语言展开提问与引导,随时围绕教材内容,重视学生学习的需求。
        例如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这节课时,教师依靠目前有的教学资源与设备,在网络上搜寻下载好有关的视频或者音频,比如"瀑布的视频"。而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闭上眼睛,通过感官来感受到瀑布的美。结束体验环节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发言的机会,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之后教师要为学生介绍文章作者的历史背景、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利用这种趣味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加深对古诗词的印象。
        4.合理的利用好生活资源
        生活中,大部分资源能帮助教师展开教学,为学生成长、学习以及实践活动带来帮助,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利用起来。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去,查找参考资料;此外,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到博物馆当中体会到历史的变迁。在教室当中设置好图书角,大家各自分享出自己所喜爱的图书,让学生能够阅读到不同类型的书籍;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资料或者让学生预先在网络上查找有关教学的信息。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来掌握知识。学生从学校贴近社会,具有多种形式,只要教师充分利用好有益的资源,学生就可以掌握许多课本当中无法呈现的知识。比如,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书籍或者网上找到与圆明园有关的资料,讲课的过程中,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所找的资料,深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资料和背景。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课堂教学融入到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应当深刻的掌握素质教育的观念,将教学生活化的理念融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去,教师应当从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地开拓学生的见识和眼界,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获得更大的启发,从生活当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让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比翼齐飞。顺利的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提高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获得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赖全玉,李春燕.实施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措施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3):197.
[2]刘芳. 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1):40-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