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张祎怡
[导读] 高中作为学生生理、心理及思维逐渐成熟状态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作为创新思维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之一,逆向思维的培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将对高中物理教学中逆向思维培养的现状及策略进行具体论述。

张祎怡   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  628200
【摘要】高中作为学生生理、心理及思维逐渐成熟状态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作为创新思维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之一,逆向思维的培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将对高中物理教学中逆向思维培养的现状及策略进行具体论述。
【关键词】逆向思维;高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16-01

        高中生物理逆向思维的培养对提高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成绩和物理综合素养具有很大的意义,而如何正确地培养学生的物理逆向思维则是一个难题。本文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高中物理教学中逆向思维培养的现状及策略进行具体论述。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
        物理学科是充满创新性及思考性的学科之一,它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当下高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成绩、轻思维的现象。大部分教师仍将提高学生物理成绩、满足应试教育需求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一直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这种以分数定优劣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它使高中物理教学形成一种固定的、死板的教学模式。渐渐地,高中物理教学失去了其灵活性及创新性,更加趋向于以物理答题及物理实验过程为中心的理论性教学。虽然近些年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高中教学发生了一定的变革,但是大部分教师仍然固守传统教学理念,对于学生逆向思维培养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进程十分缓慢。
        在当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关于逆向思维的培养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物理课堂中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机会及时间。在物理课堂的有限时长内,基本被教师用理论知识的讲述堆满,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思考。即使部分教师能够在概念学习及习题讲解中融入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但仍然无法满足逆向思维整体性及全面性培养的需求。事实上,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具有大量能够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课题,例如:“力学特性”“磁场”“电场”,只要教师善加利用,将会取得较好的逆向思维培养结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物理教师并不具备此种意识及能力,这也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理论教学中的逆向思维培养
        高中生对于物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中生对物理理论的了解还不是很透彻,也不能很熟练地掌握运用,所以这要求老师对物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很熟练的掌握,在课堂教学时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物理难点,先让学生清楚地理解,在此基础上去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老师可以用逆向思维去引导学生,老师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在不知不覺中影响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老师用逆向思维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用逆向思维独立思考问题,争取能做到举一反三,久而久之,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物理中的逆向思维。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多方面思考,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再对比课文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做到学习一个知识点的同时回顾多个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举例说明,匀减速运动中的某些问题,用常规方法步骤多,难以解答,但用逆向思维解答,就会顺利许多。
        (二)实验教学中的逆向思维培养
        物理教学过程中不能没有实验,让学生去物理实验室进行物理实验不仅能够串联起学过的物理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进行物理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欲望,要求小组合作完成物理实验任务,意在提升学生对实验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时,老师需要提前让学生知道实验结果,然后再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探讨,探讨实验具体该怎样进行,实验中有哪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在日常的物理实验教学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个反向结果,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去证明这是错误的结果,使学生对于物理实验和物理理论知识具有更清晰的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完成相关实验之后,就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事物探究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三)习题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
        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习题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物理知识,达到真正记住知识的效果。老师在进行物理习题教学时,可以通过适当的逆向思维运用,将逆向思维与习题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在进行具体的习题讲解时,老师要打破传统的习题讲解模式,不能仅仅是告诉学生这道习题的思路和解法,老师要在已有的习题基础上,挖掘出更多的问题。老师可以再设置一个与习题问题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看看是否有更加快捷的解题方法,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例如: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的物体,在最后三个相等的运动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比是1∶3∶5,但是用逆时间的话,就得到答案5∶3∶1。这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总而言之,传统教学中的定向思维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逆向思维的出现让学生摆脱定向思维模式,跳出条条框框,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物理知识教学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结合起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塑造创新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杜兆年.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02):67-68.
[2]伍云天.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19(07):125.
[3]刘涛.刍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
[4]余柳琼.高中物理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J].才智,2014(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