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花
旺苍县佰章小学 四川省 广元市 628200
摘要:教育其实很简单的,就是先让自己善良起来,丰富起来,健康起来,阳光起来,快乐起来,高贵起来,然后去感染孩子,带动孩子,让孩子也善良、丰富、健康、阳光、快乐、高贵。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策略;资源整合
自称为一名语文教师以来,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阅读的信念始终没变。我像赴一次次的约会一样,一直坚持,从未间断,并且越走越有新感觉。20多年来,我带着自己一届届学生认识阅读、喜欢阅读、追梦阅读。
一、和孩子共读,享童阅乐趣,一往情深深几许
很喜欢冰心奶奶改编的这句小诗“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她将“儿童不解春何处,只见游人多处行”稍一改动,主体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体现了儿童本位。我们教育者,就应该顺着儿童的眼光,走近儿童的世界,感受他们的喜好,这才是教育的春天。我这里还想把它改成“阅读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是人生的拔节期,做好阅读,最终会让学生受益,儿童能最喜欢、最快乐地参与,获得最大程度的生长,就是我们的成功。
2007年,我窃喜新接了一个一年级班,我不正可以在这张张白纸上绘制阅读的蓝图吗?于是开始在班上开始了阅读指导活动。要做好阅读,首先就要让孩子们喜欢阅读。怎么才能让孩子们喜欢上阅读呢?从自己女儿身上,我知道了不太识字的孩子,最喜欢让大人给她讲故事、读童话,很多时候都在父母的读书声中进入了梦乡。
于是,我就找来了一些童话书,利用每节上课前的几分钟、午休时间或者是课间时间,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读安徒生的《豌豆公主》,读金波的《梨子提琴》,读孙幼军的《小猪唏哩呼噜》……孩子们听得非常投入,一双双满含期待的眼睛望着我,那么安静、那么聚精会神。每当那个时候,我也会被那美好的童真童趣深深地感染,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亲眼目睹了那些有趣、惊险的场景,会为孩子们的举动感动,幸福美妙的的愉悦之感无以言说。下来后,孩子们就会围绕在我身边,翻翻我给他们读的书,问怎么不多读几个故事……通过几天的读书、听书,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就和他们商量,不能只听王老师读童话、讲故事,你们想不想讲故事给王老师听呀,孩子们情绪高涨,纷纷表示也想讲故事的愿望,我马上追问,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回去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教,有的说自己看书……我趁机组织召开了家长会,让家长力所能及的为孩子建一个小小的藏书角,每天尽可能地抽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陪孩子阅读,在孩子们临睡觉前给孩子们读点童话或者讲个故事,节假日就和孩子们一起看看绘本,读读童书,不识字的家长就陪着孩子,让孩子读给他们听……在学校,我就把我给孩子们读变成了孩子们当演员,我当观众,利用每节语文课前的5分钟,让孩子们展示,孩子们由开始的胆怯到后来的从容,由开始只能结结巴巴讲几句话,到后来能流畅地讲几分钟,由开始的照着读到后来的脱稿讲……不断有惊喜,不断出感叹,孩子们,真的是潜力无限。同时,在班上开展“故事大王”、手抄报、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开展“好书推荐”“美文欣赏”“开卷有益辩论”“诗词对对碰”等班级读书活动。多措并举,不断强化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力争让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为孩子们一生的成长奠定阅读基础。
二、与课题共生,为阅读探路,采得百花方成蜜
有人说,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也有人说,独行快,众行远。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亲近阅读,享受到阅读的红利,必须有更多的教师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加入到推广阅读的队伍中来。为此,我把学校课题研究的方向定在了阅读上。2008年,先后确立了《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的研究》《校本教研中营造书香班级的研究》两个市级课题,2014年又承研了《小学儿童文学作品群文阅读教学研究》市级课题,2018年承研市级课题《基于学科建设的教研组建设研究》《农村小学基于核心素养的“三课五中心”校本活动课程开发研究》,2019年承研了《群文视角下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叙事研究》。我从课题选题、立项、制定方案开始,学习相关文献,问卷调查,寻找适合我校的方式方法,带着老师们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寻找办法,不断实践,推陈出新,不断探索阅读推广的方法与途径,让学生阅读不断进阶,从兴趣激发到习惯养成,由单篇阅读到多篇阅读、整本书阅读,由注重故事情节到阅读思考、读写结合,从浅阅读逐步过渡到深阅读。探索出了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阅读共同体建设机制。
三、做新教育,让阅读整合,千树万树梨花开
2018年,我校开启了营造书香校园、缔造完美教室、培养卓越口才新教育行动。我们通过学习,发现这几大行动都可以从所做的课题研究中找到一些可操作的策略,更能在对课题成果进行推广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实现共生互长。我们把古诗文诵读“三个一”策略与新教育晨诵整合,除了做好每天早上20分钟的晨诵外,还结合“课前三个一”,低年级(唱一首歌、背一首诗、讲一个故事)、中高年级(唱一首歌、背一首诗、讲一个笑话或发布一条信息),仅仅利用课前预备的时间,既不占用上课时间,又不增加学生负担,同时还可以巩固晨诵成果,集中学生注意力,可谓是一举多得。把营造书香班级与营造书香校园、缔造完美教室整合,以环境打造无声浸润、纳入课程形成常态、丰富活动强力推进、评价激励持久行动等策略保证阅读的常态化、序列化,每期一次星级书香班级、阅读之星、书香教师、书香家庭、语言展演、升旗仪式班级晨诵展示从未间断。把群文阅读与构筑理想课堂有机结合,将探索出的慢读经典、速读文艺书、展开想象读绘本的阅读方法,群文阅读的围绕议题“比、对、读、议、整”的教学策略,充分运用到学科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思考一边阅读的深度阅读品质和高阶思维能力。
四、培育榜样,唤醒梦想与激情,而今迈步从头越
新教育的意义是唤醒,唤醒我们沉睡已久的梦想与激情。也许我们一辈子都默默无闻,但这不妨碍我们把自己每一天琐碎的日子编织成我们生命的童话,导演成我们生命的大片。2018年暑假政治学习,聆听教师发言,我被老师的教育故事深深打动,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教育情怀,萌生了一个念头,于是建议学校开辟了“教师讲坛暨新教育生命叙事”,现已进行了38期,老师们在讲坛中交流读书心得,讲述阅读指导故事,分享教育教学经验,抒发教育情怀,大家彼此感动、相互勉励、相互借鉴,不断焕发教学激情。主持创办了“红笋芽”校刊,为师生提供又一个交流的平台,搭建又一个展示的舞台。把榜样的故事定格留存。和老师们共读,体会满满的阅读幸福。站在教室讲台上的那个人,决定着教育的基本品质。所有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课堂、课程等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教师。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成长就成为无本之木;没有教师的研发,课程就成为无源之水;没有教师的实践,理想课堂就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所以,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最基础的力量。
在新教育行动中,在阅读推广活动中,许多教师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幸福,激发了自己的教育潜能,发掘了一个卓越的自己……教育其实很简单的,就是先让自己善良起来,丰富起来,健康起来,阳光起来,快乐起来,高贵起来,然后去感染孩子,带动孩子,让孩子也善良、丰富、健康、阳光、快乐、高贵。阅读何尝不是这样呢?前路漫漫,我辈更当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①张辉《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2015年5月;
②田晓丽《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河北教育(教学版)》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