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爱珠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第六中学 533000
摘要:读写结合,已经成为现代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和方向,读写结合的有效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吸收,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多项能力的提升,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所以,如何将读写结合有效的落实到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去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一线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为此,本人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文献资料、经验总结、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就如何将读写结合的策略有效的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参考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应用策略;案例分析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表达。一直以来,初中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甚至厌恶作文,感觉不到习作的快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阅读和写作的分离。只有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为写作积累好词佳句、精彩语段等丰富的语言材料,为写作积淀能量,在写作的过程中才显得得心应手,非常容易。同样,在写作中引导学生主动的去阅读更多的文章,学生阅读分析等多项能力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自然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说,找准读写结合的点,将其有效的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去是十分必要的,有必要对其做更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双向互动,有效迁移,提高效率
读写互动教学是建立在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之上的,以提高学生的读写素质为根本目的。阅读的过程必然是写作过程的蓄势和准备,写作的过程也将成为阅读的经验和实践。有阅读就有表达,有表达必然有阅读。所以,不论是在进行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必须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体验、去表达,这样一来,在阅读中,学生不仅会对文章的字词句有更好的理解,而且对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方法,文章的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样,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去思考、选择、创新、改造,这对学生的阅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收获更好的语文阅读、写作学习效果。而这一方面需要我们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养成在阅读中写作,在写作阅读的良好学习习惯,实现双向互动,做有效的迁移,以促进阅读、写作学习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需要我们找准阅读、写作的衔接点,帮助学生点明方向,以此更好的实现双向互动,促进阅读、写作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我在教学生写一篇主题为“亲情”的作文时,就带领学生仔细学习了《背影》这篇文章,让学生从文章中写到的“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四个背影中来感受细节描写的力量和好处,并让学生借鉴到自己文章的写作中去,让学生学会通过一件具体事件的描写来生动形象的表达一个主题。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了文章的细节性描写方法,而且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也感觉到了自己阅读量的缺乏、表达方式的单一,自然会主动的去阅读更多关于人物描写、事件分析的文章,达到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二、方法多样,激发动机,主体参与
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有效落实,应有价值的充分实现,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充满兴趣,因此在实际展开阅读、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激发,提高学生参与语文阅读、写作的积极性。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阅读中落实群文阅读、小组合作、问题探究、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故事导入等多样化的方法,在写作教学中融入联系生活、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情境创设等多样化的方法,这样一来,不论是阅读的教学还是作文的撰写,学生都能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都有进一步落实的欲望和主动性,此时,再进行读写结合的有效引导和训练,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当然能够收获更好的效果。而这一方面需要我们教师扮演好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对学生多一点鼓励、表扬、诱导、启发,提高其参与阅读、写作的热情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关注方法的落实效果,在此基础上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以达到更好的读写结合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变色龙》这篇文章时,为了充分的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达到更理想的阅读效果。我就设置了情境短剧,在情景剧中,学生通过惟妙惟肖的角色扮演,不仅将奥楚蔑洛夫的专横践扈、赫留金的趋炎附势、观众的冷漠无情形象表现的淋滴尽致,而且也对文章传递的对专横践扈、欺上媚下、见风使蛇的沙皇专制走狗形象的讽刺之情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此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描写手法来写文章,学生都能认真练习,积极参与,达到了不错的练习效果。
又如,我在教学《桃花源记》这一内容时,根据课本内容,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平坦如砥、一望无垠的土地,整整齐齐、炊烟袅袅的屋舍,清澈的池水,茁壮成长的庄稼,青翠茂盛的桑竹,悠然自乐的鱼儿的桃花源土地肥沃、祥和有序、安居乐业、热情好客的美好生活景象,有了这个基础,我再带领学生学习文章的内容,进行仿写和续写,学生都充满了热情,在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达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互动交流,感悟体验,互相提高
互动交流,感悟体验,不仅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也充分的体现着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协同学习的先进思想,唯有互动交流,不断总结,相互引导和启发,才能实现最持久的教育,也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在实际落实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时,一定要注重给予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实现共同成长,达到1+1>2的理想阅读、写作教学效果。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阅读写作知识储备,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不论是阅读的教学还是写作的教学,都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去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表现美,学会观察生活,融入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看到生活与语文阅读、写作的密切联系,而且也能够通过应用生活这个“写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写出更精彩的文章,展开更有效的阅读,达到更好的读写结合学习效果;此外,在进行经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将主动权、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收获更好的阅读、写作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生写一篇主题为“一粒 的种子”的主题作为时,就给了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自己所阅读的文章,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来说一说自己想写什么,在大家的集思广益、共同商量下,有的学生想将好书作为一粒种子,因为书这粒种子能够让人睿智的成长;有的学生想写梦想这粒种子,因为梦想能够使人奋斗和将强;有的学生想将自信比喻成一粒种子,因为种下自信这粒种子,能够让人积极向上,阳光快乐,对自己的一生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总的来说,在共同交流下,学生都能确定比较新颖、有意义的主题,写出了比较精彩的文章。
总的来说,随着素质教学理念的深化,教师在开展语文学科的课堂活动时,不仅要提升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更应培养其综合素养,增强综合能力。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能够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力量,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需要更多教师的共同探索和研究,本文给出的双向互动,有效迁移,提高效率;方法多样,激发动机,主体参与;互动交流,感悟体验,互相提高三个策略是个人认为比较有效、可行、实用的三个策略,当然不够完善和具体,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会继续为之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张刚. 初中语文仿写式读写结合作文教学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32).
[2]王春波. 初中语文群文读写结合实践例谈[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6, 000(004):34-36.
[3]张宏礼. 语文知识的内化外显——浅析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J]. 语文教学之友, 2014, 000(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