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威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二中学 138000
摘要: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不仅仅要关注于理论知识,更需要关注于核心素质的培养,在这种要求下,创新思维对于学生而言就更为重要了。许多初中数学课堂,一味传授理论知识与解题思路,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使学生难以进行自我突破。这种传统模式,大多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维能力 ;意义 ;策略
引言
数学科目作为初中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标准,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有主见、有思想的人。目前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部门和学校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中,都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学习,提升其探究学习能力,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最为强烈,有着极强的探索欲望,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期。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其形成正确思维模式,促进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其要求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维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质量与效率。作为教师,应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策略
(一)充分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兴趣
学生们都很好奇学生们想知道未知的东西。如果这未知恰好是他们感兴趣的,又恰好能理解并提高成绩,我认为学生不会拒绝学习数学。因此,在教学中多与学生沟通,充分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诉求,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师最应该做的事情。毫无疑问数学很有趣为了使数学课有趣,教师可以把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据悉,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对自己有用、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教室的例子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还要使理论成为现实,激发对所学内容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学)教学联系实际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思考数学,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女婿运动。
(二)注重自主探究,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时间是教师进行理论教学的主要时间,也是学生掌握和学习知识的主要时间。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的实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从而促进我们数学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同时促进学生化学知识与实验能力的提高。
(三)善于联系实际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生活思考数学问题,进而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随机事件”为例,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鼓励学生思考或例举生活中存在的随机事件,如:随意翻开某本书,左边页码是奇数还是偶数?抛掷一枚硬币,落地的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等等,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列举真正的例子来阐述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发生的特点,即: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思考问题: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一定大于0吗?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有可能是7吗?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有可能是3吗?让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回答和验证,感知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趣味性,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四)注重课前预习,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课前我们首先可以进行一些演示性的数学实验,来向学生展示出教材中的数学现象,通过这些直观的数学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欲望。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趣味性,以及进行预习的重要性。例如:要求学生课前通过预习所讲数学知识的原理,能解决什么问题,归纳了那些概念和规律等。同时要求学生通过预习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归纳出自己不懂或不能理解的数学问题,并把这些不懂的数学问题进行记录,便于学生上课时向老师提问。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五)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思维培养
学生是教学主体,放任老师在讲课上讲话,只要学生的两只耳朵闭上,教学也没有效果。(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学)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判断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要想让学生参与教室,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所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现实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参与。提问不仅有助于教师快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测试学生的应变思维能力,实现对学生的锻炼。例如,当教师判定三角形的电灯时,教师可以反向询问学生的历史高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电灯三角形的理解。
(六)注重课后自主练习,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课后对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很难做到对知识的强化练习,这就需要教师把课外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让学生在课外时间消化和吸收已学知识,促进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解题步骤进行详细讲授,并在讲授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重难点知识,让学生明白解题的重点。教师还需要给学生够充足的练习时间,同时要求学生把自己不懂的部分记录下来,并及时向老师询问或者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来解决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练习,可以设置一些需要学生查阅书籍或资料才能完成的作业,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兴趣。
结束语
简而言之,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但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且是新课改发展的主流趋势。作为教师,一定要对此重视起来,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宏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77-178.
[2]韩佩韦.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亚太教育,2019(11):106.
[3]赵秋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28):56.
[4]王玉东.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6):31-32.
[5]黎健飞.初中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