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林
云南省鲁甸县文屏镇中学 657100
摘要:生物学科是引导学生探究世界、认识世界的具有一定的识记和背诵能力的学科。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在生物学科的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以提升学生兴趣为主,从实际教学内容出发,结合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本文以高中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进而提出有关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创新
0引言
高中生物是一门偏向于识记与背诵的学科,其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对于学科课程体系的建立相对复杂,所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学科是一个相对综合性的学科,学科内容的延伸及对整体课程的把握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模式和思维结构的有效变化,因此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创新式生物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按照一定的教学思路展开教学,对于现有的知识体系及整个生物学科内容有效性的把握上,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放在生物学科教学的重点。
1以“学生为本”的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教学有效性分析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一定的教学思路,认清教学形式,在教学内容的相应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教学规范化合理安排教学模式,对于提升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创新教学方式成为整个生物教学课程的主要思路,与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及方法相比较,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教学内容及整体结构更加连续性,且教学的内容更加广泛化。
现阶段,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下,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化,教学方法的选择途径也更多,为了实现整个学科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基础出发,认真总结及反思相应的教学内容,及时反馈相关的教学思路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技术修正。
“以学生为本”的小组合作教育教学理念是健全学科教学结构,提升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整个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生物学科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思维模式也不灵活,所以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在学科教学中集中体现出生生物课程学习的教学特点,促使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善于交流的能力。
2新课改教学背景下生物教学中应用策略分析
2.1基于实践教学,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其学科自身的性质,一般需要借助实验教学探究生命的性质,并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复杂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分解,利用实验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探究。作为教师应注重学生实验课上的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这不仅能够使得教材中的知识理论与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也能够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整体性教育教学思维的有效分析与实践。例如,在生物质的糖类、氨基酸等大分子物质的检测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在实验课堂上将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板书,这样让学生一边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一边熟悉相关教育教学理论。
2.2借助生物学科专业术语,增添课堂趣味
启发式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生物知识体系的建立上需要反复斟酌,而且在语言描述及专业术语的认识上都需要结合深入的语言习惯及内容进行分析,强调整体语言的运用,并且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及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DNA与
RNA之间的异同、RNA的种类及其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实际模型进行分析,也可以利用图片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活跃课堂氛围使得学生更好的认识两者之间的关联及关系,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教学促进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此外,还应结合实验教学,规范生物学科的专业术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教师教学理念,在以实事求是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远,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应时刻关注规范化学习理论。
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整个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的实时的变化,并将其变化的过程进行有效的记录,以此来实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在众多教学方式和方法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从根本出发,以知识结构和知识理念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提升整个学习兴趣及学习内容的把握。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也能够以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对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习的内容及知识体系的把握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氛围及学习目的的形成。
2.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基于此,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深入研究、拓展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并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植物种子的萌发》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并以大豆的种植季节为例,详细讲解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由此将学生代入到生物教材内容中。在问题的提出后,为活跃课堂气氛,扩展学生的思考的角度,教师可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与交流,有利于加强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相关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3结束语
综上,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及进步,生物学科的教学模式也在推陈出新,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整体教学思路及教学效率有所提升,启发式教学不仅体现着新的教育理念的实施,同时也充实了教师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王秀娟.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19,10(07):86-87.
[2]陈从凤.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究[J]. 名师在线,2019(11):31-32.
[3]李大鹏. 高中生物课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9(22):93-94.
[4]巩玉兰. 论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学周刊,2018(19):24-25.
[5]韩檬檬. 如何构建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自主建构学习模式[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