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师生关系视野下初中班级民主管理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8月第23期(中)   作者:陈洁
[导读] 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就要从新的发展角度出发,以当前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为基础,通过多样化的管理手段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为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陈洁
        江苏省新沂市行知学校  221400
        摘要: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就要从新的发展角度出发,以当前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为基础,通过多样化的管理手段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为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基于此,以下对新型师生关系视野下初中班级民主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初中班级;民主管理;策略探究
引言
        在我国现代化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当下,越来越多教学工作的开展都开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和管理当中,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时,教师就需要打造民主管理团队,以学生作为团队建设的核心,教师作为引导者及组织者,促使班级管理氛围更加融洽。
一、新形势下的初中班级管理的问题
        (一)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黄金期,在实际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当中,管理者就要转变管理观念,注重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实际的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水平。但从实际班级管理的现状发现,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中没有真正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管理创新的意识,这就必然会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水平的提高。
        (二)对民主化管理模式的认知有误区
        在关于班级民主管理的认知中,一些教师认为就是实施班干部管理。表现在班级管理中,认为班主任工作繁杂,学生有自主管理的能力,因而采取民主选举方式选出班干部,并由班干部完全代为管理班级事务。但从管理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缺乏规范、严格的管理,导致学生中出现抽烟饮酒、逃学逃课、赌博打架及仪容仪表违规等现象。而班干部对此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班风涣散。可见,班级民主化管理不能脱离班主任的有效监督引导。
        (三)管理制度有待优化
        新形势下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优化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要适应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有助于学生在班级中形成规范行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班级管理者由于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管理制度的制定主要是硬性规定,没有从柔性化的角度考量,制定管理制度的时候没有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的管理制度在具体的管理落实方面会存在各种问题,管理制度的应用效果不佳。
二、新型师生关系视野下初中班级民主管理策略
        (一)充分树立班主任威信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民主关系,需要教师首先要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注重从管理能力、师德品格等各方面提升自己,这样才能为学生所尊重和信任,这是实施班级民主管理的基础。其次,要注意结合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沟通方式,以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如,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每堂课课前可将前5分钟交给学生围绕班级管理展开自由演讲,并对演讲进行中肯的点评并提出期望,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表达自我,提出自己关于班级管理的见解。对于优秀的建议给予采纳并运用到班级管理中,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于违反班规的学生,可以改变传统严厉批评的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分析所作所为,并谈谈自己这样做的原因,会给班级管理带来什么影响?并选择何种惩罚方式等,通过这种体现平等与尊重的管理方式更容易体现民主管理的本质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立足制度,明确纪律
        良好的制度可以让班级管理事半功倍,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严谨性,辅助班主任进行管理。

在建设班级民主管理团队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按照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在学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促使班级管理与学校管理更加贴合。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确其在学习及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时需要做好的工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班级教学氛围更有纪律性。例如,班主任可以针对日常卫生管理工作设置卫生管理制度,让班级的日常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更有秩序。卫生管理制度当中需要以卫生值日轮流制度为主,让卫生委员合理安排每天的值日生,在上课之前和下课之后仔细检查班级的卫生情况,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宿舍的卫生管理。为了让卫生管理达到更高的要求,卫生委员需要对这项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将每次的考核结果反馈给班主任,才算是完成管理任务。在立足制度的基础上,学生需要明确纪律,在班级民主管理当中提高自主管理能力,为其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借学校家长多方支持推进班级民主管理
        班级民主化管理虽然围绕学生展开,但却与学校、家长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是一项系统管理工作。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增进与学校及家长的沟通,形成各方协作、学生参与管理的模式。如,教师要在管理中注重融合和谐友爱的德育教育,融合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和谐的民主氛围,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提高参与意识、自我管理意识及管理能力,真正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和谐民主的班级环境。
        (四)民主管理的初级阶段:成立、健全小队
        为了更好地实施民主管理,一开学,我就彻底打乱原有的以学生个子高矮排列的座位格局,转而以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表现重新排了座位,在每六人一组的小队里,既安排了积极上进的、自觉主动的优等生两个人,也有少言的、有一定自我约束力的中等生,还一两名自觉性较差、学有所难的学困生。观察了两周后,再次根据学生的表现微调了个别学生,使得各小队的人员分配相对均匀,搭配相对合理,确定了各个小队的人选———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经过为期两三周的相处,各个小队经过不断磨合过程中彼此相互熟悉;接着,给他们大概一周的时间,让他们民主选举产生小队长,再由队长组织,给自己的小队确立队名,并商定各个小队的口号。至此,八个小队才算是正式成立了。他们分别是:独立队、向日葵队、翱翔队、英才队、进步队、绿叶队、博雅队和金鹰队。在产生小队队长时,也有难以决策的时候,我就让他们相互协商、一一表态,建立平等意识,并最终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选出小队队长,而小队长也要表态,是否愿意为队员们服务,管理协调好小队的各项工作,集中体现了民主和个人的意愿。
        (五)优化班级管理制度
        为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水平,管理者就要从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加强重视,以制度为规范来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推动打下基础。班级管理前管理者制订具体目标和计划,和班级的实际现状相结合,从统筹兼顾的角度出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者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多听取学生的建议,如此便能加强管理制度执行的可行性,管理制度的信服力会更强。优化班级管理制度需要管理者自身有比较扎实的管理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了解班级中学生的状况,以学生为主体建设可行的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就能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
        班级民主管理团队的建设需要以新兴的教学管理手段作为基础,明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实际需求。班主任在构建班级民主管理团队时,要对不同职务的班干部的任务进行合理布置,让其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在管理当中与同学协调。这样才能够促使班级管理工作达到有序性管理的要求,解决班级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杜社生.初中程序化民主班级管理有效路径研究[J].新课程,2020(19):46.
[2]黄小玲.基于民主理念的初中班级管理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6):7.
[3]李宏丽.浅谈初中班级民主化管理[J].西部皮革,2019,41(12):120.
[4]闫景胜.浅谈农村初中班级民主管理模式[J].学周刊,2018(08):165-166.
[5]李世友.如何进行初中班级民主管理[J].新课程(中学),2017(01):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