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坚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向群小学 571154
摘要: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小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更不用说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随着科目的略有增加、涉及范围加大、学习的知识面更加深化等问题,学生认知结构相应地会发生变化,而这时正处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时刻,对于语文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很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教育和学生诉求,因此作为教师要具备不断学习的理念,创新语文教学的方法,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学生从中乐于获取语文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熏陶,提升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趣味教学方法
前言:随着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和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小学语文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语文也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小学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就是希望能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从实践应用来说,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对文字的运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小学语文课堂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提升从而充满趣味性。本文探讨通过课外阅读、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应用多样化教学、新颖的作业布置等角度来使语文教学真正充满趣味性。
一、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教学的必要性
学生在小学学习时期很容易具备不听话、没有较强的自控能力等特点,还有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有效集中的时间本来就短还会被其他事物所干扰,因此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就是学生的注意力因素。还有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由教师主导课堂,单一枯燥而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也就会丧失了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更有甚者,学生在内心深处可能会由于教师以往的教学模式而对课堂教学感到厌倦。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影响着学生在以后阶段的学习和成长。如果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进而充满趣味性,不仅提供了学生一个幽默和谐的课堂氛围,还有利于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最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价值
对于语文学科,学生打好基础是有必要的,因为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会散发着一种文人气质、人文情感的培养,小学中第三阶段的同学们已经初具了所需的理解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开展互动交流。在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趣味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最根本的知识基础,通过愉悦教学、趣味学习,老师不但要让教学活动具备乐趣,还要融入于知识学习中去,这样打造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要让语文课堂教学富于愉悦教学气氛中,可以通过合作交流的模式,其在多个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在语文知识教学时,还可以以主题班会的形式灌输学生合作中互相进步的理念,这样学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谐,让小学语文教学转换为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课堂。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方法
1.借助课外阅读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而且易分散,课外读物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比较有吸引力、有意思得多。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是小说、作文文摘、诗歌选等,可以从其中挑选。课外阅读的形式拓宽了学生的选择和阅读视野,这也在潜移默化中充分增加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或许有些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了一些熏陶、积累了一些素材和经验,这也促使学生开启自己的文学写作生涯。也不局限于作文形式,可以改编一些故事来锻炼书面表达能力。这都是在兴趣的基础上开始的,只有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才会越来越感兴趣。
2.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为了让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可以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来构建趣味性课堂。在语文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引领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主动参与的意识,使课堂具有趣味性。例如,在教学《景阳冈》课文时,教师选择一个身形娇小的同学扮演武松,另外选择一个学生扮演老虎,按照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模仿武松打虎的动作,教师播放背景音乐,通过学生的表演集中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听朗读录音,在优美的声音中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之感。接下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在学生观赏视频中西沙群岛的景色,教师讲述西沙群岛的背景。这样学生们具备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能够自觉主动地进入到语文课堂中。
3.实现多样化教学
在当今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新课改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这个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坚持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的教育思想。鉴于此,在新时期的语文教育中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式的方式,从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角度出发,转变教学理念,设计和研究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多元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不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呈现给学生不断的新鲜感和创新活力,以此来让语文课堂教学保持趣味。
4.优化课后作业形式
学生巩固学习成果的形式也就是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安排课后作业时可要重视趣味性这个基本原则,要布置既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又要让学生体会到乐趣的作业,这样学生自主充分发挥能动性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趣味性作业布置得这一原则应该是类型多样化,方式新颖化,锻炼思维和能力的作业。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想象的,动手型的等等,体验到作业内容和完成形式的多姿多彩,学生保持着乐观情绪又有热情和激情,善于思考和实践,感受着完成作业的乐趣,乐于探究和思考,思维能力自然得到发展。
四、结论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保持不断学习、进步的教学态度,不断开发探索课堂教学方式,驱使学生主动求知,发掘出语文学科教学的趣味性,让语文课堂变得多姿多彩、趣味无穷。这样对学生来说才有利于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在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学习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和体验。
参考文献:
[1]谢娜, 刘兆彩.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趣味教学方法研究[J]. 科普童话, 2019, 000(024):P.102-102.
[2]蓝雪华. 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分析[J]. 新课程(上),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