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思维训练 薛昌鸿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薛昌鸿
[导读]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工作,重视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提升。

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镇火烽小学 薛昌鸿  444309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工作,重视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小学生基本知识,还要让学生们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充分发挥语文这一工具性学科的作用。本文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思维训练的误区和弊端入手,从全面重视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三个方面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思维训练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造思维
        对于注意力极易分散,但是好奇心重、创新思维活跃的小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比单纯的学会生字词更重要。教师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术创新思维,更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和各自的兴趣爱好,有效改良了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逐步锻炼自我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创造思维训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值得深入探究。
        1.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思维训练的误区和弊端
        1.1学生语文学习浮于表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的语文学习浮于表面。如,在阅读教学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并没有真正的去了解书籍和材料,他们大多只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或者只是对需要学习的和阅读的材料进行走马观花式的阅读。这也就造成了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浮于表面的现象,学生们难以深刻理解书籍、相关阅读文本中所富含的深刻意义,无法真正去了解其中的价值观影响,更难以从阅读文本中锻炼创新思维。
       1.2教师思想存在误区
       很多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创造思维训练时,并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绝大多数老师认为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非常浪费课堂时间,大多为学生确定阅读写作篇目或直接规定好材料主题,让学生在家庭或课堂之下进行自主训练。但是随着新课改的落实,教学理念要不断的更新,同时学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但是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创造思维训练时,缺少合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缺少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思维训练策略
        2.1重视创造思维培养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更加注意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相契合,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这样既有利于加强小学语文课教学的实效性,也符合当前新课改的要求。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把教学重点从知识传授向学生发展转变,确保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内容的同时,了解社会动向,培养情感表达力,形成正向的行为习惯,全面培养创造思维。


如《泉城》一课,从课堂导入入手,揭示课题,并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泉城的图片、视频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认真观察并重新表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有的学生回答说:“图片中主要展示的是济南最有名的泉,叫做“趵突泉”,池里的水非常清澈,里面的游鱼都清晰可见。”通过这种新颖有趣的方式,强化学生课堂参与感,拓展学生创造思维和学习动力。
        2.2明确教学目标
        在阅读教学目标选择和确定的过程中,教师通常需要明确以下目标:探索阅读教学主题策略提出的原理,方法和相关标准,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爱好以及阅读材料的性质来确定相关主题标准,并探索实现目标的更好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具体实践中找到自己的阅读要点和创造思维训练要点,从而为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提供更多的方式方法。如《寻隐者不遇》一课,教学中要求学生感受诗中意境,认真研读诗歌,通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两句来想象峻峭挺拔的山峰,以及山林中云雾迷蒙的景象。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意境的方式帮助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课堂的教学时机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而达到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2.3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很多教师有时仅仅教授课本上的内容,忽视联系实际,课程内容单调乏味,小学生因年龄、心智等原因影响,本就需要教师掌握在课堂上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但是在语文课上往往很枯燥,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语文课的兴趣。所以教师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不同小学生的个性差异,专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例如笔者在教授《坐井观天》一课时,让学生思考“青蛙跳出井口后会发生什么”,众多学生的回答都是在思考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预设,如“惊叹世界太大、太美妙了”等等,但是一名同学给出了不同答案,“当青蛙跳出井口之后,来到池塘边,发现水面漂浮垃圾,水也发出难闻的味道,青蛙非常失望,重新回到了井里”。所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用自己的纯真心灵感知世界,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继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3.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思维,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力,也能够推动学生的养成创造思维的良好习惯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众多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克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思维训练的误区和弊端,全面重视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吴维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科技资讯,2020,18(05):183+185.
[2]高源.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之思考[J].才智,2019(34):146.
[3]赵明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6):99.
[4]韩雪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