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写我心 以心看世界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张琪
[导读] 在今年的高考三大主科中,数学命题难度下降,英语也较为简单,而语文的难度和广度得到加强。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张琪  621000 
 
在今年的高考三大主科中,数学命题难度下降,英语也较为简单,而语文的难度和广度得到加强。不难看出,语文新晋“拉分王”,已是板上钉钉。而语文总分150分中,作文就占了60分,作文已经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里谈到,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而今年全国卷3的作文正是体现了此核心功能。
        今年全国全国III卷(丙卷)的作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体现“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立德树人思想是源远流长的,从词源来看,立德与树人是两个独立的术语。立德,即树立德业,《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将立德放在首位。“立德”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践行当代美德,立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个人的德。树人,即培养人才,《管子?权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指培养人才乃长久之计。“立德”与“树人”均指向人的培养,“德”不能自然萌生而需要“立”, “人”不能自发成才而需要“树”.“立德”以“树人”为旨归,“树人”以“立德”为条件,二者辩证统一、互为条件、互相统摄,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贯穿融汇于绵亘几千年的中国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而高中,作为一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之一,往往决定着个人人生未来,作文题要求以“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为主题,即是要求考生(青年)关注个人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关注成长的过程,如何在青年时期最重要的高中阶段走好自己的成长路。从更高的哲学层面来讲,就是思考并回答“我是谁”“我将去向何处”的哲学命题。学生要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层层递进的,我过上我想过的生活后,就应该思考我能为别人做什么,能为整个社会做什么。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小境界走向大境界。
        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中,有一些令人忧思的现象:缺乏克服苦难的精神、人生迷茫甚至严重抑郁、崇尚玩乐,还有重成绩优秀轻全面发展等等,这无疑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种种不利,如何在自省中成长,也应该是青年考生要面对的问题。


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少年,我们不能严格说教,而应该进行引导。表面上看起来孩子只是完成了一个60分的作文,而其实根本目的是引导他去思考人生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去建立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作文,说小了,无非是一道考试题需要“对付”,说大了,它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作为社会的人,个人的成长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个人的人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一代青年人的高中成长阶段,一定程度上就会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高考为教育的关键环节,必须强化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的、奋斗精神,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体现服务选才的功能。
        高考必须坚持服务选才。立足于服务国家、服务高校选才这一基本点,高考要为高校选拔出符合要求的新生。现在的大学喜欢招收怎样的学生呢?必然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全,生活快乐,情感完整,思想丰富,有责任有担当的孩子。责任和担当正是现在部分孩子缺乏的,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立体的人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次3卷作文,隐含社会热点,律动时代脉搏。2019年末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既感受到时代和国家的伟大,也同时感受到沉重的压力。同时当今世界,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在发展中也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如美国对中国科技的打压,疫情期间美国向中国甩锅等等。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要在不断克服困难和打破阻碍中前进,就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自强不息。在作文中,能够传递出有责任感和担当的孩子,就是我们社会需要的人才。
        作家汪曾祺曾说到:“语言不是像橘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的确,什么人说什么话,作文如做人,反过来,你说什么话,作什么文,很可能也代表着你是什么样的人。
    文如其人,相信此次作文能够拿到高分的孩子,在生命情怀和责任担当上也一定可以拿到高分。此次作文能得高分的孩子,在未来也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大厦上最重要最牢靠的那颗螺丝钉。
        三、更好地引导教学。
        高考必须坚持引导教学。作为大规模的利害考试,高考客观上对高中教学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此次作文题的材料组织,情境和任务的设置,就是要求考生在“如何画”的思考与“画好”实践中,综合运用理论的思辨与现实生活实际的辩证统一的思维来作文,引导考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思考生活。
        语文教学应该是教“真语文”,而不是吹浮夸风。真语文是属于生命的。生活即语文,人生即文章。生命性,是真语文的根本特征。真语文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爱,是真语文的能量源泉。思想,是真语文的灵魂。语言,是真语文的服饰。文字,是真语文的风骨。文章,是真语文的体魄。真语文就是爱,就是尊重,就是承认,就是接纳,就是感受,就是体验,就是表达,就是传递,就是感化。爱生命,爱生活,爱工作,爱社会,爱祖国,爱自然……尊重、承认、接纳、感受、体验、表达、传递、感化亦复如是。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行,作为学生语文路上的引路人,我们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我们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做一名有温度,有情怀,有真心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选对路走好路。我手写我心,以心看世界,愿每一个语文教育者都能践行美和爱,传承真文化,引导真思想,做一个真正的美丽引路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